每年的陰歷正月十五是中國人很重視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元宵節也叫“上元節”,春燈節,是很多家庭團圓的節日。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加上吃元宵的習俗,這個節日就和團圓兩個字牢牢的聯系起來。元宵節是春節之后的第一個重要節日,不管是南方北方都對這個節日比較重視,舉行很多的活動來慶祝這個節日。
元宵節的由來
有關元宵節來歷的說法多種多樣,有3種說法流傳較廣。
傳說一
宵節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相傳呂后一系在呂后死后害怕大全旁落,密謀叛亂,宗室齊王劉囊聯合開國老臣周勃一起平定了“諸呂之亂”。平亂之后,眾臣擁立劉邦的第二個兒子劉恒登基,稱漢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京城里家家張燈結彩,以示慶祝。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鬧元宵”。
傳說二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是人們慶祝一年中第一次的月圓之夜。據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元宵燃燈放煙火的習俗就是從這個說法來的。
傳說三
元宵節起源于“火把節”,漢代民眾在鄉間田野持火把驅趕蟲獸,希望減輕蟲害,祈禱獲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國西南一些地區的人們還在正月十五用蘆柴或樹枝做成火把,成群結隊高舉火把在田頭或曬谷場跳舞。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參加歌舞者足達數萬,從昏達旦,至晦而罷。當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火把也逐漸變為了彩燈。
傳說四
據文獻記載,元宵節源于佛教正月十五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里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也就形成了元宵賞燈。以后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
元宵節的演變
東漢明帝時期,正月十五日夜晚皇宮和寺廟里點燈敬佛,士族庶民掛燈,形成了元宵賞燈。
自唐朝中期以來,無論是京城或是鄉鎮,處處張掛彩燈,人們還制作巨大的燈輪、燈樹、燈柱等,滿城的火樹銀花, 十分繁華熱鬧。元宵節發展成為了我國全民性的狂歡節。
宋代元宵除了"婦女出游街巷,自夜達旦,男女混淆"的狂歡外,還有官員派發利是、君王與百姓同賞元宵;甚至有恐怖色彩,刑獄機構會利用燈飾、圖像演繹獄戶故事或陳列獄具等。詩人辛棄疾寫道:"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說的就是宋朝燈節花燈無數,煙花如星雨。那時還興起了猜燈謎,即將各種燈謎寫在紙條上,貼在花燈上,猜中的人能得到小小的獎勵。這種娛樂益智的活動受到人們喜愛,廣為流傳。
到了元代大部分假期都被取消,元朝統治者認為生命在于運動,工作就是休息,全年假期只有16天。
明朝的燈節持續的時間更長,自正月初八到十七整整十天,以顯示歌舞升平。
清朝,滿族入主中原,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元宵節清朝雖只有三天,但是燈火璀璨,燈也更加精致奇幻,依然十分吸引人。
現代,日期縮短為五天,一直延續到今天。2015年,代表委員建議元宵節放假。
元宵節的習俗
1、吃元宵
吃“湯圓”是元宵節的一項重要習俗。湯圓,又名“湯團”、“元宵”.吃湯圓的風俗始于宋代,當時的湯圓稱“浮圓子”,亦稱“湯圓子”、“乳糖圓子”、“湯丸”、“湯團”,生意人則美其名日:“元寶”。宋元元初時,湯圓已成為元宵節的應節食品,所以人們又稱它為“元宵”。
如今,北方叫元宵,南方稱湯圓。元宵依餡論,分有餡和無餡兩種,有餡元宵又有咸、甜、葷、素之分;按制作方法分,有手中搓制、元宵機制和竹匾水滾等諸種;按粉制區別,則有糯米面、高梁米面等。
2、猜燈謎
猜燈謎又稱打燈謎,是中國獨有的富有民族風格的一種傳統民俗文娛活動形式,是從古代就開始流傳的元宵節特色活動。每逢農歷正月十五,傳統民間都要掛起彩燈,燃放焰火,后來有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迎合節日氣氛,所以響應的人眾多,而后猜謎逐漸成為元宵節不可缺少的節目。燈謎增添節日氣氛,展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3、賞花燈
看花燈是元宵節傳統節日習俗,古時城里鄉間,到處張燈結彩,盛況空前。屆時,不論皇室貴戚,平民百姓,均可破常規,出游嬉鬧。元宵節賞花燈正好是一個交誼的機會,未婚男女借著賞花燈也順便可以為自己物色對象。燈在臺灣民間具有光明與添丁的涵義,點燃燈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臺語燈與丁諧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節婦女都會刻意在燈下游走,希望“鉆燈腳生卵葩”(就是鉆到燈下游走,好生男孩)。
4、踩高蹺
踩高蹺是民間盛行的一種群眾性技藝表演。高蹺本屬我國古代百戲之一種,早在春秋時已經出現。我國最早介紹高蹺的是《列子·說符》篇:“宋有蘭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見其技。以雙枝長倍其身,屬其脛,并趨并馳,弄七劍迭而躍之,五劍常在空中,元君大驚,立賜金帛!睆奈闹锌芍缭诠拔灏俣嗄,高蹺就已流行。據說踩高蹺這種形式,原來是古代人為了采集樹上的野果為食,給自己的腿上綁兩根長棍而發展起來的一種蹺技活動。
5、舞獅子
舞獅子是中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這一習俗起源于三國時期,南北朝時開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舞獅子"始于魏晉,盛于唐,又稱"獅子舞"、"太平樂",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裝扮成獅子,一人充當獅頭,一人充當獅身和后腳,另一人當引獅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現獅子的溫馴,有抖毛、打滾等動作,武獅表現獅子的兇猛,有騰躍、蹬高、滾彩球等動作。
舞獅又有南北之分。北獅重寫實。一般是兩人舞一頭獅子,雌雄成對出現,有引獅引領;有時一對大獅子會配一對小獅,小獅戲弄大獅,大獅弄兒為樂。北獅表演較為接近雜耍,表演時多以上臺、踩球為主。多為雙獅、群獅表演。
南獅又稱醒獅,重寫意。造型較為威猛,舞動時注重馬步。南獅主要是靠舞者的動作表現出威猛的獅子形態,一般兩人舞一頭。南獅疊臺架凳,布陣掛青,備足鞭炮攻獅子,上世紀90年代開始有上樁表演。表演多為單獅、雙獅、群獅等。南獅有出洞、上山、巡山會獅、采青、入洞等表演方式,其中采青最為常見!扒唷庇小吧敗敝猓笳魃馀d隆,通常是把生菜及利市紅包懸掛起來。獅子在“青”前舞數回,采到“青”后會把生菜吐出,再向觀眾致意。采青有時還會用上特技動作,例如上肩(獅頭站在獅尾肩上)、疊羅漢、上竿(爬上竹竿),或者過梅花樁等等。
古人將獅子當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認為它能驅邪鎮妖、保佑人畜平安。所以人們逐漸形成了在元宵節時及其他重大活動里舞獅子的習俗,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其他習俗
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所以關于元宵節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也不盡相同,除了上述幾項重要民間習俗外還有劃旱船、祭門、祭戶、、逐鼠、送孩兒燈、迎紫姑、走百病等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