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也叫年節,過年,過大年,老年,新春等。是所有節日中最隆重、最熱鬧、延續時間最長的傳統節日。春節有許多饒有趣味的風俗和儀式。主要內容是除舊布新、敬神、祭祖、祈求風調雨順、平安幸福。主要習俗有守歲、敬拜神靈、祭祀祖先、貼春聯、掛年畫、放鞭炮、吃團圓飯、給長輩拜年,給孩子壓歲錢等等。
守歲。一年的最后一天即大年三十,叫歲除,也叫除夕。除夕之夜人們要通宵不睡,叫“守歲”,俗稱“熬年”。除夕這天,家家戶戶已把過年用的所有吃食、物品都準備停當;下午要把春聯、神靈的牌位、祖先的神主以及門神、年畫等全部貼掛好;還要到祖墳上燒香、上供、放鞭炮、祈求祖先保佑,請祖先回家過年。傍晚時分,家家設置香案、擺好供品,然后燃放鞭炮,為之“接神”,然后焚香、燒化紙制的元寶、錢幣,向神位跪拜祈福,求祖宗保佑。晚上,一家人圍爐而坐,吃象征團圓的餃子,敘舊話新,憧憬美好的未來。近年在熬年時又增加了觀看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的新內容。
貼春聯。貼春聯是年節必不可少的一項內容。家家戶戶的大門、屋門、廚房,甚至廁所門、畜圈門都要貼上喜慶的大紅春聯。聯語大多是“國泰民安”“五福臨門”“人壽年豐”“迎春接福”“五谷豐登”等吉祥喜慶的話語。如果哪一家門上沒貼春聯,就說明這一家死了人尚未過“三周年”。故不論窮富人家都要貼春聯,俗話說“有錢沒錢貼對過年”就是這個意思。當新春佳節來臨之際,千門萬戶到處是鮮紅的春聯,確實能顯示出一派盎然春意。除下貼春聯還有貼“福”字、門神、年畫。“福”字還要倒貼,取“福”到了之吉語,門神有“驅邪鎮宅”的作用,年畫多為“連年有余”“招財進寶”“長命富貴”“六畜興旺”等內容,滿足人們向往美好、幸福的愿望。
敬神與祭祖。大年初一的一大早,放完“接神”的鞭炮后,就要將供品擺在神靈和祖宗的牌位前的香案上,然后上香、燒化紙制的金銀元寶、跪拜、禱告、祈求神靈及祖先保佑全家人在一年內百事平安順利。供奉的神靈主要有玉皇大帝(老天爺)、灶君、財神、佛祖、鐘馗以及歷代宗親。祭祀是一項很嚴肅的事情,一般由男性家長帶領兒孫虔誠地跪拜之禮,隨著觀念的改變及社會發展,這種誠意和禮儀也逐漸地淡化。
吃餃子。大年初一的第一頓飯必定要吃餃子。餃子的寓意是“元寶”,吃了可以招財進寶。餃子又稱團圓飯,預示著一家人美滿團圓。包餃子時還要在兩個餃子里包上一枚硬幣,誰要吃到,說明誰的運氣好,這年一定會交好運。
拜年。拜年是春節的一項重要內容。大年初一的一大早,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兒孫們,首先要履行給長輩拜年的程序,長輩們要給孩子們“壓歲錢”。家里的男性子弟還要到“五服”(五代)以內的長輩家拜年。從正月初二起,要到親戚家拜年。給親戚們拜年要以血緣關系的遠近依次進行,一般是先從岳父母家拜起,然后是外祖母、姑母、姨母等,只到拜完為止。對剛結婚的新女婿,岳母家的鄰居還會“耍新女婿”,向新女婿討要喜錢,如不給,還會以脫鞋、脫衣相“要挾”。拜年的期限沒有具體規定,一般都在正月初十前,等所有親戚全部拜完為止。
春節禁忌。春節的忌諱很多,尤其以大年初一這一天為最多,如:不準掃地、不潑污水、不倒垃圾、不丟棄廢物、忌干活、忌吃藥、忌動刀剪、忌打破東西、忌哭聲、忌打罵及呵斥孩子、忌殺生等等,這種禁忌一直到正月初五(俗稱“破五”)以后才開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