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彰獎勵是行政部門重要的重要職能和管理手段。長期的實踐證明,適量、精當的表彰獎勵的確會激發基層辦學活力,營造你追我趕的氛圍,但表彰獎勵也像一把“雙刃劍”,一旦過濫過雜、混亂無序就會嚴重影響甚至擾亂基層學校正常辦學節奏和教學秩序。據筆者調研統計,基層學校反映強烈的競賽掛牌命名表彰過多過濫主要表現為“三個多”:一是名目多。示范學校、百強學校、先進學校、特色學校、綠色學校、安全學校等等掛牌、命名和表彰的牌子和獎狀,林林總總、花樣百出,不少學校榮譽墻無法擺放,只能捆捆扎扎或束之高閣或棄之角落。二是來頭多。學校有時候就像唐僧肉,每個部門都要揩點油。據基層反映每年有近20個部門要跟教育聯合開展活動,一旦教育部門抹不開面子,沒有把好關、守好門,針對學校的各項評比表彰活動就紛至沓來,層出不窮。三是利益多。打著教育旗號的各種學會、雜志、報刊,以及帶著“國”字頭的教育培訓機構,以利于入學、提升素質之名,行變相推銷、大肆斂財之實。
近日,欣聞教育部辦公廳即將發布公告,要求全面規范管理面向基礎教育領域開展的競賽掛牌命名表彰等活動。這個公告正當其時,是貫徹十九大精神的務實舉措,為教育系統各類競賽、表彰、評比活動定了向、立了規、瘦了身。在為公告真心點贊的同時,我們還是要呼吁基層教育部門要立足本地教育實際,創新落實公告精神,用實際行動解決所關心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重、“擇校熱”等焦點問題。
首先要堅決貫徹,真規范真管理。對競賽掛牌命名表彰活動的治理,就如同治理文山會海一樣,關鍵在于教育部門的決心、態度和行動。魯迅說,真的猛士,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拿自己開刀、革自己的命,是需要膽識和勇氣的。要對照國家、省級教育部門核準項目,本著遵循教育規律、有利發展素質教育的原則,每年審核面向基礎教育領域的各項競賽表彰評比活動,堅決去除運動式、應景式、跟風式、合作式的命名和掛牌,同時建立清單制度,每年初公示學科類競賽、表彰評比項目,把學校從申請表里、材料堆里、文件盒里解放出來,把校長從迎來送往中解脫出來。
其次要標準治校,嚴規范嚴管理。激勵機制是學校治理重要手段,但絕不是根本手段,更不是唯一手段。去年教育部下發了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江蘇省和泰州市最近幾年也下發了有關辦學和建設的標準。學校標準化建設和管理才是推進教育治理現代化、提高學校辦學質量的核心和關鍵。我們應當把精力更多地放在推動學校對標研判、依標整改上來。特別是要按照標準要求,全面規范義務教育學校招生行為,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招生同步,同時無論公辦還是民辦學校招生堅決不得與“奧數”等學科類競賽獲獎證書、選拔性考試成績掛鉤,徹底斬斷優質民辦學校招生與培訓機構聯手的通道,也徹底斬斷違規機構與學生家長“一個想打,一個要挨”的利益鏈條。
第三要合理引導,巧規范巧管理。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出現了培訓班雖關停了,而家長給孩子“拔高”的需求卻關不住的現象。即使是在三線城市,每逢節假日培訓機構門前也是堵得水泄不通。陳寶生部長強調,當前如何遏制片面追求升學沖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問題,仍然沒有很好解決。應當說,科學的教育觀還未能在全社會真正樹立,家長還不能正確對待合理的分流和選拔。這也是近年來江蘇省大力倡導辦適合的教育的出發點。要將建設家校共同發展委員會作為重點任務來抓,通過舉辦家校共同發展論壇和家長學校,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育兒觀、成才觀,并主動識別、自覺抵制未經審批的校外輔導和競賽活動。從江蘇泰州連續兩年的實踐來看,成效較為明顯。與此同時,倡導“堵疏并舉”“去偽存真”策略,一方面,積極推行學校課后延時服務,逐步完善相關保障配套制度;另一方面,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調動少年宮、文化館等青少年培訓機構參與學校素質教育的積極性,真正滿足孩子個性化發展需求,從源頭上規范和管理違規行為。
當然,規范管理不是簡單做減法。在基層調研中,筆者也發現,基層學校普遍認為對于表彰,教師群體的機會不多、受益面小。說,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涌現出好老師是民族的希望。今年初,*、國務院下發了關于全面深化*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加大教師表彰力度。基層教育部門要抓住這一有利契機,將表彰的杠桿多向教師隊伍傾斜,充分發揮激勵的正向作用。我以為,這一定也是符合教育部規范管理表彰活動的本意和初衷的。(江蘇省泰州市政協副主席、市教育局局長 奚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