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對科技著墨頗多,從落實和完善創新激勵政策,到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國家實驗室寫入報告,讓來自高校的代表們為之欣喜、振奮。
作為我國科技創新的主力軍和生力軍,近年來,高校基礎研究和重大原始性創新研究在我國科技創新格局中的位置越來越凸顯。在我國科技創新從“深蹲助跑”向“起跳跨越”的邁進中,高校科技創新也迎來了發展的新機遇。
高校基礎研究期待加大投入
“2017年我國R&D(研究與開發)投入總量達到1.75萬億元,居世界第二位。按照預期,去年R&D支出占GDP比重應該達到2.13%,然而實際只有2.12%。”雖然只差0.01%,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院長李林依然對這個微小的差距“耿耿于懷”。
曾參加科技創新“十三五”規劃審議的李林,清晰記得規劃里提到的一組數據:到2020年,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占GDP比重提升到2.5%。這樣的數據令他感到鼓舞,“但去年R&D指標沒有達到預期,有點遺憾”。
“2.5%的目標還有兩年,不能都把錢留到最后幾年才投資。我們非常著急,希望發令槍馬上響。”全國人大代表、復旦大學腦科學研究院院長馬蘭說。
,我國《“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已將“腦科學和類腦研究”列入“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當年,馬蘭就追著財政部要預算。
國外在類腦研究領域的快速發展,馬蘭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三年間,美國和歐盟不僅進入到腦科學和類腦科學各個細分領域,還把一些中國專家拉去做咨詢。“我們希望加快基礎研究立項,更早參與國際競爭。”馬蘭呼吁。
2050年中國將建成世界科學中心,但如果沒有基礎科研的支撐,則無從談起。不過更讓李林擔心的是,在R&D的大盤子里,切給基礎研究的部分太少了。2017年國家統計局、科技部與財政部聯合發布的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顯示,全國基礎研究經費為822.9億元,占研發總投入的5.2%。此項指標在發達國家通常為15%至25%。
對基礎研究支撐能力的擔憂,也從高校戰線延伸到了產業領域。“我國在家電產業中的技術和生產能力都有突破性進展,但大型中央空調的核心零件由于技術所限仍需要依賴進口。這些基礎突破需要物理學、力學等方面的科學積累。”全國人大代表、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也對基礎研究不足的情況有所擔憂。
盡管如此,李林說:“我國的基礎研究投入主要靠政府,社會參與度低,社會力量與民間資本推動基礎科學研究的潛力尚未被有效激發。”
在上海代表團分組會議審查計劃報告和預算報告時,馬斯克的重型火箭成功上天的案例,點燃了上海團民間資本推動基礎研究的討論。
“馬斯克的重型火箭成功上天,其中重要一條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投入牽引,帶動了其他民間投資。”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C919大型客機總設計師吳光輝院士說,“政府資金要提高配置效率,要在撬動社會資本上花更大功夫研究,拿出具體的政策舉措,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
前段時間,華為集團在法國設立數學研究所,下設四大研究中心,擁有80多名研究人員。這讓很多科研人員看到一扇微微打開的門。“這是借窩下蛋。”李林說,“現在一些優秀企業的基礎研究投入都會占到全部利潤的20%,企業支持的基礎研究,雖然可能沒辦法直接產生經濟效益,但是在基礎研究中的重大突破可以給企業的發展提供不竭的內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