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學前教育健康發展”系列評論之一
編者按:在今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提出:“兒童是民族的未來、家庭的希望。”我們要多渠道增加學前教育資源供給,推動學前教育健康快速發展。那么,如何辦“讓家長放心安心”的學前教育,讓幼兒享受到美好的學前生活,要從哪些角度入手,做好相關的政策保障?本報從今天起推出“促進學前教育健康發展”系列評論。
“要多渠道增加學前教育資源供給,運用互聯網等信息化手段,加強對兒童托幼全過程監管,一定要讓家長放心安心。”這是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在“對2018年政府工作的建議”中關于學前教育今年發展任務的定位。
2010年以來,我國學前教育事業發展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變化和進步。但是,擴展學前教育資源,尤其是普惠性教育資源,是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多渠道增加學前教育資源供給”正是要解決這個問題。“運用互聯網等信息化手段,加強對兒童托幼全過程監管,一定要讓家長放心安心”,顯然是對前一階段一系列虐童事件的回應。學前教育的對象是正處于身心發展特殊時期的嬰幼兒,保護他們的生命安全與健康,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成長,是政府與每一個學前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責任。“運用互聯網等信息化手段,加強對兒童托幼全過程監管”,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讓家長放心安心”,但要真正辦出讓人民放心、滿意的學前教育,還要有更多的努力。
現在,家長對于幼兒園的期望,不僅僅是“看護”或提供“托幼服務”,而是對孩子進行學前教育,為孩子今后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要辦好人民滿意的學前教育,真正讓家長放心安心,最根本的是要建設一支“高素質善保教的教師隊伍”。
當前,我國幼兒教師隊伍數量不足、素質不高、待遇偏低,已經成為當前制約我國學前教育健康發展的瓶頸問題。“數量不足”“素質不高”“待遇偏低”,這三個特征多年來相互作用,已經成為環環相扣的因果循環鏈。打破這個循環鏈,才能建設一支“高素質善保教的教師隊伍”。尊重和認同幼兒教師工作的專業性,切實提高幼兒教師待遇,是打破這個循環鏈的癥結。
幼兒園教師是孩子走出家門后遇到的真正意義上的“第一任教師”。幼兒園教師對待孩子的態度、對問題處理的方式方法等等,可能會影響孩子的個性形成與發展,在孩子的成長歷程中留下深刻的印記。一名專業化的幼兒園教師,不僅要會帶著孩子唱歌跳舞做游戲,更重要的是,要能夠從孩子的言行舉止中讀懂孩子的需要、興趣、想法,能夠因人施教;要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從小培養孩子各種良好的習慣;在與伙伴共同活動中,培養孩子友好相處、交往、合作的能力;要能夠利用周圍環境中的事物與現象、玩具和童書等啟迪幼兒的智慧,鼓勵孩子的探索、想象和創造;要能夠管理好班級,培養幼兒在集體中生活、活動的興趣和能力;要能夠科學護理幼兒的生活,及時地發現幼兒在食欲、睡眠、情緒等方面的變化,有針對性地采取適當的措施。一名專業化的幼兒園教師,既要掌握有關幼兒保育方面的知識技能,也要掌握幼兒教育方面的知識技能;既要尊重熱愛幼兒,也要能夠合理要求幼兒。一名專業化的幼兒園教師,要像兒童心理研究者一樣與幼兒相處和交往,也要像教育家一樣去思考教育的方法與策略。
然而,長期以來,幼兒園教師往往被看作帶孩子的“保姆”,入職門檻低;工作的專業性沒有得到社會的尊重與認同,待遇普遍偏低,缺乏職業的社會吸引力;學習成績好的學生不愿意報考學前教育專業或學校,學前教育專業或學校缺乏好的生源;幼兒園也很難留住好老師,教師隊伍流動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