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不卡视频在线播放,中文字幕亚洲综合小综合在线,亚洲一级大片,免费观看的成年网站不下载

陳寶生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思而思學網

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 陳寶生

同志們:

現在召開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最近一段時間,有兩句話在教育戰線形成了廣泛共識。一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五年,我國教育事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歷史性變化,總體發展水平已進入世界中上行列。二是把學習貫徹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為全戰線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首要政治任務,把實施“奮進之筆”行動,作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2018年工作的主要抓手。基于此,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就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總結工作,分析形勢,謀劃“奮進之筆”,部署教育改革發展穩定各項任務。

下面,我講四點意見。

一、總結工作,認清“奮進之筆”新起點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領導全黨和全國人民開創*的偉大實踐中,始終把教育工作擺在突出位置,系統回答了一系列方向性、全局性、戰略性重大問題,深刻闡述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系統科學完整的教育思想。李克強總理多次主持研究教育工作,明確和部署新任務新要求。會前,總理專門作出批示,肯定教育工作成績,提出明確要求。劉延東副總理明天下午將專門召開座談會,聽取教育部工作匯報,部署下一步工作。這些都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和中央領導同志對教育事業的關心關愛和重視支持。回顧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五年,在以*同志的黨中央正確領導下,在特別是*教育思想指引下,我國教育事業全面發展,成就輝煌,走過了極不平凡的歷程。

一是教育的*更加鮮明。堅持“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服務”,發揮制度優勢,挖掘文化底蘊,堅定教育自信。始終把加強黨的領導作為根本保證,堅持,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全面加強教育系統黨建工作,加強高校學生和教師黨支部建設,推進高校院系、中小學、民辦學校、中外合作辦學黨組織建設全覆蓋。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出臺了《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啟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扎實開展“高校思政課教學質量年”專項工作,打了一場漂亮的思政課質量攻堅戰。系統推進大中小學課程教材建設,把好課程教材政治關思想關質量關,各項工作穩步開展,實現了良好開局。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主導權。發揮巡視利劍作用,配合中央巡視組做好對直屬中管高校巡視工作,完成對部屬非中管高校和直屬單位巡視工作。教育系統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推進,廣大干部師生“四個意識”明顯增強,“四個自信”更加堅定,持續保持穩定局面,成為全社會穩定的“壓艙石”。

二是教育現代化步伐加速。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轉變教育發展方式,教育總體發展水平躍居世界中上行列。2016年,學前教育毛入園率77.4%,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93.4%,高中階段毛入學率87.5%,高等教育毛入學率42.7%。民辦教育規范發展,職業教育和繼續教育體系更加健全,“雙一流”建設穩步推進。五年來,培養輸送6500萬高素質人才,優化了勞動力結構,提升了國家人力資源開發水平。成功加入華盛頓協議,工程教育質量得到發達國家承認。高校獲國家科技三大獎占比穩定在2/3以上,產出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標志性成果。高校進入世界排名前列數量顯著增加,近100個學科進入世界前千分之一。明確“一個不低于,兩個只增不減”,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占GDP比例連續5年保持4%以上,2016年突破3萬億大關。建立健全大中小學師德體系,引導廣大教師爭做“四有好老師”,當好學生“四個引路人”。實施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實現連片特困地區鄉村教師生活補助全覆蓋,鄉村教師“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局面正在形成。教育信息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6萬多個教學點實現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惠及400多萬偏遠農村地區的孩子。

三是人民群眾教育獲得感明顯增強。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加快補齊短板,提升公共教育服務質量,努力滿足人民對更好教育的期盼。推進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推動城鄉學校建設、教師編制、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兩免一補”政策、基本裝備配置統一。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實施義務教育學校建設史上中央財政投資最大的單項工程,覆蓋全國2600多個縣近22萬所學校。全國2379個縣(市、區)通過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督導評估,約占全國總數的81%,11個省份整體通過。加強義務教育控輟保學,強化聯保聯控責任,避免因厭學、貧困、上學不便而輟學。規范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多種方式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著力破解義務教育擇校難題。做好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努力解決“三點半難題”,解除家長后顧之憂。80%以上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公辦學校就讀,實現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后在當地參加升學考試,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不斷健全。出臺學前教育三期行動計劃,加快實現雙普目標。啟動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攻堅計劃,高中階段教育全面加速。實施特殊教育提升計劃,組織編寫特殊教育教材,為盲人考生專門研制高考試卷,盲聾弱智三類殘疾兒童義務教育入學率達90%以上,讓殘疾孩子同樣擁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健全覆蓋各級各類教育的學生資助體系,不讓一個孩子因家庭經濟困難而輟學的目標基本實現。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現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全覆蓋,每年惠及3600萬學生。實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劃,一批有特色、高水平中西部高校加快發展。實施國家農村和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累計招生37萬人,2017年招收10萬人,較2016年增長9.3%,更多農村和貧困地區的學子成功實現了重點大學夢。安排國家支援中西部地區招生協作計劃28.7萬人,錄取率最低省份與全國平均水平差距縮小至4個百分點。出臺便利港澳臺青年學生在內地學習、就業、生活新舉措。啟動援藏援疆萬名教師支教計劃,助推民族地區教育加快發展。實施“農民工學歷與能力提升”計劃,幫助農民工“求學圓夢”。高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連續五年超過77%,為惠民生、保穩定、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四是中國教育世界影響力加快提升。堅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用好國際國內兩種資源,教育對外開放工作全方位推進,成為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的一張亮麗名片。2016年來華留學人員突破44萬,生源地國家和地區總數205個,我國已成為亞洲最大的留學目的國,80%出國留學人員選擇畢業后回國發展、為國服務。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近2600個。海外辦學邁出實質性步伐,已舉辦100多個本科以上境外辦學機構和項目。與188個國家和地區建立教育合作交流關系,與46個重要國際組織開展教育交流,與47個國家和地區簽署學歷學位互認協議。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進行歷史性訪問,我國與教科文組織關系進入歷史最好時期。成功加入《亞太地區承認高等教育資歷公約》,積極參與全球教育治理,中國教育的話語權不斷擴大。推進省部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基本實現主要節點省份簽約全覆蓋。完善中外人文交流頂層設計,建立8個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人文交流同政治互信、經貿合作共同構成*大國外交的重要支柱。525所孔子學院和1113個孔子課堂遍布全球146個國家和地區,全球漢語學習人數達1億人,中華語言文化影響力不斷增強。

五是教育改革縱深推進。不斷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一批標志性、引領性改革舉措取得明顯成效,教育新體制“四梁八柱”搭建完成,整體進入“全面施工內部裝修”階段。出臺《關于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研制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教育改革頂層設計更加完善。加強中小學志愿服務、勞動教育、研學旅行、職業體驗等實踐環節,深入推進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以大力發展校園足球為引領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幫助學生掌握一兩項終身受益的運動技能。全面啟動自恢復高考以來最系統、最全面的一次改革,31個省份形成實施方案,上海、浙江成功試行新高考。分類招考成為高職院校招生主渠道,2017年比例超過50%。加快推進中考改革,推行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實施綜合素質評價,更好發揮素質教育導向作用。健全督導體系,督政、督學、評估監測三大功能不斷加強,建立省級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機制。修訂完成《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辦教育促進法》《殘疾人教育條例》,依法治教穩步推進。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以大學章程為基礎,學術委員會、教職工代表大會、高校理事會相配套的現代大學制度整體框架基本形成。深化高等教育領域“放管服”改革,進一步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回應和解決高校多年來反映的一些深層次體制機制問題。深化高校科技體制改革,激發科研人員創新創造活力。加大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力度,教育部本級行政審批事項減少近70%。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教育成就是全方位、開創性的,教育變革是深層次、根本性的。從“有學上”到“上好學”,從教育大國邁向教育強國,中國教育進入*。這些成績的取得,是以*同志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全社會真誠關心、積極支持的結果,是教育系統廣大教職員工無私奉獻、不懈奮斗的結果。在此,我代表教育部黨組,向關心支持教育事業的各級黨委政府、各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表示誠摯感謝!向長期以來奮斗在教育一線、為教育事業付出智慧和汗水的廣大教育工作者表示由衷敬意!

二、分析形勢,找準“奮進之筆”主攻方向

黨的十九大對教育工作作出了全面系統的部署。主要內容有六個方面。一是基本戰略,就是進一步明確了教育事業優先發展的戰略。這是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的具體體現,充分表明了黨中央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的堅定決心,向全黨全社會釋放了明確強烈的信號,是各級黨委政府的應盡之責。二是特殊地位,就是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將教育與我國歷史進程、現實國情、*的任務緊密而直接地聯系在一起,更加重視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作用。三是總體目標,就是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這個目標包含客觀水平和主觀感受兩個維度。現代化是客觀的、高水平發展狀態,是對傳統教育的超越;人民滿意是發展教育的宗旨所在,是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具體體現。四是根本任務,就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和接班人。我們辦的是教育,培養的是和接班人,方向永遠是第一位的、決定性的。要從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高度認識和把握這一根本任務。五是發展取向,就是推進教育公平,強調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高度重視農村義務教育,辦好學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網絡教育,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支持和規范社會力量興辦教育,辦好繼續教育,健全學生資助制度。促進公平是國家基本教育政策,任何時候都不能偏離。六是根本要求,就是高質量發展,強調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深化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實現高等教育內涵發展,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大力提高國民素質。

從黨的十九大確定的戰略定位中來看教育的作用,從發展目標中分析教育的現狀,從任務要求中審視教育的發展思路,可以說,當前我國教育正面臨新的形勢和任務,機遇前所未有,挑戰前所未有,許多新情況新問題都需要我們去面對、去解決。在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的新征程中,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及隨之而來的生活需求深刻變化,隨著國家對外開放步伐不斷加快及隨之而來的國際競爭日趨激烈,隨著社會公平正義不斷提升及隨之而來的知識技能重要性不斷提升,解決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將是我們長期要面對的工作主題。

要清醒看到,我國教育整體大踏步前進,但局部差距依然存在。教育事業快速發展,總體進入世界中上行列,成績有目共睹;但區域、城鄉、校際、人群之間還有較大差距,同樣不容忽視。我國教育發展既有接近世界發達國家水平的地方,也有基礎相當薄弱的地區,圖書、儀器、設備等基本辦學條件參差不齊;既有在世界先進行列占有一席之地的強項,也有刻不容緩、亟待補齊的短板。多層次教育水平同在、多重歷史使命疊加,是我國教育在這一歷史時期的最大實際。

要清醒看到,人民群眾總體受教育機會大幅提升,但個性化、多樣化需求仍未有效滿足。在辦學方向、辦學標準、辦學質量上,應該有統一性要求,這是共性、是底線。在堅持統一性前提下,要少一些“一刀切”的規定,少一些零散的項目評比,營造更加寬松的環境,鼓勵各地有不一樣的探索、不同的發展模式,要通過深化改革、完善體系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這是需求所在、活力所在、規律所在。而目前,這兩方面我們做得都不夠。

要清醒看到,目前我們人才總供給能力顯著增強,但結構性矛盾尚未解決。人才培養類型結構、學科專業結構和知識能力結構還不能完全滿足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的要求,存量升級、增量優化、余量消減的任務還很重,有效的方法還不多,工作的力度還不夠,各項調控政策之間的銜接配套還有待加強。

要清醒看到,人民群眾渴望接受優質教育,但如何遏制片面追求升學沖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問題,仍然沒有很好解決。教育是培養人的,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根本目的。但發展的任何階段、任何時期,都存在適度分流、適當選拔問題。科學的教育觀還未在全社會真正樹立,實際工作中背離教育規律的情況還時有發生。學生的品德養成、體魄健康與知識技能獲得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在德和智、身體和分數、能力和知識、實踐和書本之間,不能有輕重之分,更不能舍本逐末。我們的考試招生制度、考核評價體系、教學組織方式等都還要不斷調整、不斷變革。

要清醒看到,對我們這樣一個發展中的人口大國,既要優化人力資源增量,也要盤活存量,整體提升國民素質還任重道遠。隨著國民教育體系不斷完善,解決學齡人口教育問題,我們已經有了比較成熟的體系、比較管用的辦法。但面向已經走出校門的社會勞動者,面對他們持續自我提升的迫切需求,我們的意識還不強,作用發揮得還不夠,制度體系還不健全。

要清醒看到,高質量發展是根本要求,實際工作中我們的精力、資源、政策還沒有徹底轉到內涵建設上,一些要求還停留在口號和導向上,工作還沒抓到癥結上,基礎性制度還不健全。既要普及,也要提高,這是辦教育的基本原則。如果說過去在大發展階段,解決規模問題是我們的首要任務,有些問題還可以暫時放一放、緩一緩,今后,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實實在在地成為確定思路、制定政策、分配資源的根本要求。

這些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存在,有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基礎,有城鎮化進程加快的時代條件,有人口結構變化的社會背景,也有我們的主觀因素。但不管什么原因,無論什么困難,都需要我們主動面對、積極化解。我們講問題導向,這些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就是最實實在在的問題導向,就是“奮進之筆”的著力點和主攻方向。要通過謀劃實施“奮進之筆”啃下“硬骨頭”,送出更多教育“紅包”,答好人民“關切題”,煥發教育系統新氣象、彰顯新作為。

三、對照目標,明確“奮進之筆”任務書

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是教育系統實施“奮進之筆”的進取之年。教育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按照高質量發展根本要求,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推進教育優先發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化教育改革,推進教育公平,發展素質教育,加快教育現代化,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和接班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教育部已經制定了總體方案,形成了“奮進之筆”任務書,明確了奮進的主攻方向和著力點。總的考慮是瞄準問題、準確定位、強化攻堅、體現協同。瞄準問題,就是要深入把握中央關心、群眾關切、社會關注的問題,抓住主要矛盾,把短板補齊,把漏洞堵住;準確定位,就是把謀劃重點放到各級各類教育發展的實踐和迫切需求中來考慮;強化攻堅,就是聚焦重點領域、階段性目標,強化資源傾斜、政策傾斜、力量傾斜,集中優勢“火力”,確保完成攻堅任務;體現協同,就是突出協作配合,把攻堅舉措加以整合,握緊拳頭,形成合力。

(一)聚焦根本保證,堅持和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領導

按照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時期黨的建設總要求,毫不動搖堅持和加強黨對教育的領導,把2018年作為教育系統黨建質量年,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為加快教育改革發展穩定提供堅強政治、思想和組織保證。

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決定黨的建設方向和效果。保證全黨服從中央,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是黨的政治建設的首要任務。要教育引導廣大干部師生牢固樹立“四個意識”,不斷堅定“四個自信”,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堅定執行黨的政治路線,嚴格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確保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在教育系統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政治上的堅定源于理論上的清醒。要用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師生牢記黨的宗旨,挺起共產黨人的精神脊梁,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要把巡視整改作為最嚴肅的政治任務抓緊抓好,深入做好中管高校巡視整改落實工作,深化政治巡視,堅持發現問題、形成震懾不動搖,建立巡視巡察上下聯動監督網,層層壓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推動教育系統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形成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狠抓基層大抓基層。黨的基層組織是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基礎。今年,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實施黨建工作“對標爭先”計劃,把教育系統每一個基層黨組織都建設成為堅強的戰斗堡壘,真正擔負起、擔負好直接教育黨員、管理黨員、監督黨員和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的職責,著力解決一些基層黨組織弱化、虛化、邊緣化問題。按照中央統一部署,在教育系統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認真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要研究制訂黨建工作考核辦法、基層黨組織書記考核細則、黨支部工作規程、高校黨委工作條例等規章制度,不斷完善黨建工作制度體系。推進中小學校黨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建立健全民辦高校黨組織,全面推行黨組織書記選派,加強中外合作辦學黨建工作。一如既往地高度重視離退休干部工作,更加高質量地為他們做好服務,為他們發揮作用創造良好條件。這是我們黨的優良作風,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對照中央出臺的八項規定實施細則,教育部黨組制定了實施辦法。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絲毫不能有歇一歇、松一松、緩一緩的念頭。問題往往出在細節上,出在司空見慣的環節上,要密切關注“四風”新動向,著力發現隱形變異的作風問題,特別要注意整治教育領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堅決反對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加大通報曝光力度,對發現的典型案例不定期通報,持續釋放越往后執紀越嚴的強烈信號。要提高“四種形態”運用水平,讓教育系統黨員干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習慣在受監督和約束的環境中工作生活。鞏固發展反腐敗壓倒性態勢,著力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體制機制。要緊盯“關鍵少數”,圍繞廉政高風險部位,查找管理漏洞和廉政風險點,完善相關制度,提高監督執紀工作精準度。

抓好意識形態工作。充分認識意識形態工作的極端重要性,敢抓敢管、善抓善管,絕不能扭扭捏捏,絕不能有絲毫讓步。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牢牢扭住追責、問責這個關鍵,出了問題嚴肅查處,以儆效尤。落實高校黨委書記思政課建設第一責任人責任,規范課堂教學管理,旗幟鮮明反對和抵制各種錯誤觀點。加強網絡陣地建設,引導師生增強網絡安全意識,遵守網絡行為規范。建立完善高校意識形態風險評估機制,堅決防止社會面風險向教育領域傳導。課程教材是國家事權。要加強課程教材建設和管理,頒布實施大中小學教材建設五年規劃,統籌設計未來五年大中小學教材建設目標、任務和措施。出臺中小學、職業院校、高等院校教材以及引進教材管理辦法,印發中職德育、語文、歷史三科公共基礎課程標準,形成全面覆蓋大中小學教材基本管理制度體系。健全完善教材編寫審查制度,推進國家統編教材統一使用。

(二)聚焦根本任務,系統推進立德樹人

黨的十九大再次強調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這是教育系統堅持和發展核心所在。要把德育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豐富育人載體,創新育人方式,構建長效機制,寫好立德樹人新篇章。

堅定青少年理想信念。要廣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筑牢青少年一代思想根基。深化和中國夢宣傳教育,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積極培育和踐行,加快構建大中小幼一體化德育體系,強化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讓核心價值觀的種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加強法治教育,繼續辦好全國學生“學憲法講憲法”和國家憲法日主題教育活動,建設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

改進和加強思想政治工作。貫徹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去年12月,中宣部、中組部、教育部召開了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談會,對深入貫徹落實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重要講話作出部署,要認真落實好。全面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深入研究和*教育思想,支持高校在教育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等一級學科設立*教育思想研究方向,編寫《*教育思想講義》。深入實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研究制訂學科德育指導綱要,充分發揮各門課程育人功能。開展“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培育建設一批示范區、示范校、示范院系。實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名師支持計劃”,開展“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年”專項工作,持續提升思政課質量。要切實辦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網,在立好辦網之魂、強化能力建設、鞏固壯大陣地、改進傳播方法等方面下功夫,發揮其在提升思政工作質量、構建一體化育人體系方面的重要作用。

大力發展素質教育。切實加強學校體育工作,深入推進體育教學改革,把體質健康和運動技能作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重要指標。制訂學校美育工作基本標準,通過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教育教學質量監測、綜合素質評價等手段,形成倒逼機制,扭轉重智育、輕體育美育的局面。充分發揮實踐育人功能,開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抓好校內外勞動等關鍵環節,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重視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健全完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機制。實施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燎原”計劃,推動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向縱深發展。今年,要在更大范圍、更高層次、更深程度組織“青年紅色筑夢之旅”活動,引導學生深入基層了解國情民情,不斷提高創新創業能力。

加強語言文字工作。要弘揚傳承中華優秀語言文化,加強語言文字規范標準建設,實施好中華經典誦讀、語言文字信息化關鍵技術研究應用、中國語言資源保護、甲骨文研究與應用等重大工程。大力推廣和規范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深入實施普及攻堅工程,全面落實“推普脫貧攻堅行動計劃”,積極推進普通話基本普及縣域驗收。加強網絡語言治理,引導學生和全社會文明用語。

(三)聚焦人民群眾關切,不斷完善公共教育服務體系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推進教育公平,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教育公平連著民心,民心連著黨心,促進公平是引領教育發展的首要價值。讓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現在距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還有不到三年時間,時間很緊、任務繁重,各地要聚焦聚焦再聚焦,采取超常規措施,加快補上教育民生短板。

促進學前教育普惠健康發展。要進一步辦好學前教育,在幼有所育上取得新進展。目前,“入園難”問題基本解決,但仍然面臨著普惠性資源不足、教師隊伍素質不高、保障機制不健全、保教質量參差不齊、社會熱點時有發生等問題。近期,圍繞落實關于學前教育重要批示精神,教育部組織開展了大調研,要在大調研基礎上,加強頂層設計,制定符合我國實際的幼教規劃和重大舉措。要以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為抓手,堅持政府主導,不斷擴大普惠性資源總量。要堅持公益普惠,在大力發展公辦園的同時,積極引導和扶持民辦園提供普惠性服務,大力支持農村地區、脫貧攻堅地區、城鄉結合部和兩孩政策新增人口集中地區新建、改擴建幼兒園。要強化體制機制,建立健全“國務院領導、省市統籌、以縣為主”的學前教育管理體制。投入上,要建立生均撥款、收費、資助一體化機制,出臺公辦園生均撥款、普惠性民辦園補助標準,健全資助標準。師資上,要完善編制管理辦法和工資待遇保障機制,提高準入門檻,引導和監督依法配足配齊保教人員。要提高保教質量,完善質量評估體系,落實《幼兒園辦園行為督導評估辦法》,建立辦園行為常態監測機制,確保依法依規辦園。加大力度持續開展“小學化”專項治理,完善教研責任區制度,強化對各類幼兒園特別是薄弱園的專業指導,讓每一個在園兒童接受專業化、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堅決防止幼兒園傷害幼兒事件發生,一經發現必須嚴肅查處。

加快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步伐。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的最新部署,教育工作的任務就是要全面振興鄉村教育。要抓均衡、夯基礎、補短板。強化省級政府統籌,把學校布局與鄉村振興戰略融為一體,持續推進全面改薄工作,重點督查“20項底線”要求和五年規劃任務完成情況,確保今年底校舍建設和設施設備采購任務“過九成”,基本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額。全面加強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大力推進兩類學校建設底部攻堅,力爭2019年秋季開學前辦學條件達到省定標準,讓鄉村小規模學校小而優、小而美。全面普及目標實現后,控輟保學成為重要任務,輟學高發區要“一縣一策”制訂完成控輟保學工作方案,鎖定重點地區和重點學段,實施精準控輟。繼續開展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督導評估認定和監測復查工作,實現全國85%的縣(市、區)達到基本均衡目標,啟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認定工作。要抓優質、促規范、提質量。制定《加強義務教育教學改革的指導意見》,推動規范教育教學秩序,創新教學方法,加強教研隊伍建設,提高教學質量。開展中小學素質教育督導評估和中小學校管理評價,促進學校規范辦學行為,開齊開足開好國家規定課程。大力規范校外教育培訓機構,這件事遲早要做,遲做不如早做,小修不如大修。2018年要出臺促進校外教育培訓機構規范有序發展的意見,探索建立負面清單制度和聯合監管機制,使其成為學校教育的有益補充者,而不是教育秩序的干擾者。這里,我要強調九年義務教育制度是《教育法》和《義務教育法》的明確規定,要嚴格執行。

加大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攻堅力度。黨的十九大將高中階段教育由十八大的“基本普及”調整為“普及”,這意味著絕大多數城鄉新增勞動力都能接受高中階段教育。實施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攻堅計劃,解決落后地區教育資源短缺、大班額比例高、學校運轉困難等突出問題。要推動多樣化、有特色發展,深化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完成高中各科教材修訂,2018年秋季入學高一年級全面實施新修訂的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推行選課走班,豐富課程體系,加強生涯指導教育,有力推進育人方式改革。

加大對困難地區扶持力度。今年將出臺深度貧困地區教育脫貧攻堅實施方案,重點攻克“三區三州”貧困堡壘。進一步加強直屬高校定點扶貧工作,精準對接定點扶貧縣需求,壓實高校扶貧責任。實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劃升級版”,推進中西部高校綜合實力提升工程、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和對口支援西部高校計劃,加強省部共建、部省合作,簽訂部省合建中西部14所高校協議,支持中西部高校著力加強“造血”功能,提高辦學水平。繼續實施支援中西部地區招生協作計劃、農村和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職業教育東西協作行動計劃。科學穩妥推行雙語教育,加快提高民族地區教育發展水平。落實好各類內地民族班招生計劃,開展教學質量監測評價,深入推進新疆、西藏和四省藏區教育發展。今年,要組織開展加快中西部教育發展工作督導評估監測,各地要抓緊制定工作措施,推進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更好保障困難群體受教育權利。對困難群體要從各方面給予特殊的關愛、特殊的扶持。要健全學生資助制度,研究完善義務教育階段“一補”政策、中等職業學校國家獎助政策。加強普通學校隨班就讀,在摸清底數基礎上,落實“一人一案”,做好未入學適齡殘疾兒童教育安置。加快實施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隨遷子女入學辦法,依法保障隨遷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完善家庭、政府、學校盡職盡責、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的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體系,讓隨遷的孩子都能上好學,讓留守的孩子都能茁壯成長。

切實加強校園安全。安全是第一位的。要把安全穩定作為最大的政治責任,妥善處理各種風險隱患,以安全穩定的教育生態安億萬心、穩千萬家。要健全機制,落實好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完善防治學生欺凌制度體系。各地要完善校園安全風險防控機制、健全學生意外傷害保險制度和校園周邊治安綜合治理機制,加大對重點場所、重點環節、重點部位隱患排查整治力度。要完善重大安全事故通報機制,及時做好信息研判、議事協調、應急處置和善后恢復工作。重視和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有針對性增加反欺凌、反暴力、反恐怖行為、防范針對未成年人犯罪行為等內容,提高學生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范能力。

(四)聚焦提升貢獻力,大力促進教育內涵發展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大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質量決定興衰,是教育工作的生命線。要以質量為本,把標準建起來,把責任落下去,把機制完善起來,推動教育事業進入提質增效的軌道。

持續推進職業教育質量提升。今年要印發實施職業學校校企合作促進辦法,推進職業教育校企深度合作項目,鼓勵大企業舉辦高質量的職業教育,推進現代學徒制試點,建設一批示范性職業教育集團。要完善具有職業教育特點的教學標準體系,印發新的中職專業目錄和部分公共基礎課程標準、高職專業教學標準,健全專業隨產業發展動態調整機制。實施*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創新職業院校評估,提升職業院校辦學水平和質量。

健全高等教育內涵發展政策機制。要強化分類管理,研究制定高校分類設置標準,探索建立不同類型高校撥款標準、質量評估、人事管理、監測評價等制度,構建有利于各類高校特色發展的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方式。開展地方高校轉型發展總結評估,加快構建配套制度體系,推動高校轉型改革邁向縱深。實施“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版,建設一批“一流本科、一流專業、一流人才”示范引領基地。發布實施普通高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標準,形成周期性評估和常態監測相結合的多方質量保障機制。推動形成就業與招生計劃、人才培養聯動機制,全過程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要推進科教融合,啟動實施高等學校基礎研究珠峰計劃,加強協同創新平臺建設,以高水平科學研究作為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的戰略支柱。“雙一流”建設對我國從高等教育大國向強國的歷史性跨越,對整體提升我國教育水平、強化國家核心競爭力意義重大,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戰略決策。要注重績效管理,研究制定“雙一流”建設績效評價辦法,推動建設高校從凝練學科方向、編制建設方案轉到全面落實。要探索建設一批*標桿大學,發揮其排頭兵、領頭雁作用,成為建設高等教育強國奮進的標桿、學習的樣板。

辦好繼續教育。這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方面,也是提高國民素質的戰略選擇,要從投入上、制度建設上下更大功夫,提高教育體系的包容性、靈活性、可選擇性。要以擴寬知識、提升能力和豐富生活為導向,穩步推進學歷繼續教育改革發展,大力發展非學歷繼續教育,特別是面向在職人員、社區居民、農民工、新型職業農民、退役軍人等重點人群開展教育培訓。要加快發展老年教育,統籌發展城鄉社區教育,推進學習型城市和各類學習型組織建設。健全繼續教育、終身學習制度,建立學分認定轉化積累制度,完善人人皆學、時時可學、處處能學的終身學習體系。

(五)聚焦激發活力,縱深推進教育改革

改革進入“內部裝修”階段,必須在實處、細處、深處發力,抽絲剝繭、層層深入,找準病根、找準對象,對癥下藥、精準突破。要深入落實兩辦印發的《關于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加強對教育改革的統籌謀劃和推進落實。

深化“放管服”改革。教育領域“放管服”改革取得了積極成效,但仍存在一些改革的空白點、盲點、堵點。要真正刀刃向內,堅持問題導向,將改革進行到底。“減法”要繼續。用足用好五部門深化高等教育領域“放管服”改革文件的政策,進一步為高校辦學松綁減負。教師職稱評審權要徹底下放至高校。根據辦學實際需要和精簡效能原則,高校自主確定教學科研、行政職能部門等內設機構的設置和人員配備,賦予直屬高校國有資產管理更大自主權。“加法”要創新。全面部署啟動對省級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工作。大力推進“雙隨機、一公開”,充分利用大數據手段,加大信息公開力度。用好巡視利劍,把權力轉化為師生、基層和群眾的福利。“乘法”要加快。在科技成果轉化、就業創業等方面師生還有不少反映和期待,要優化“互聯網+政務服務”,提高教育領域政務服務信息化水平,提供便捷、快捷的服務。

實施考招改革“拓展深化”攻堅行動。系統總結上海、浙江試點經驗,為后續啟動改革的省份提供借鑒。進一步擴大試點范圍,增加北京、天津、山東、海南4個省份。推進“新高考”考試內容改革,更加突出考察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強和改進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各地要抓緊出臺配套文件,轉變以考試成績為唯一標準評價學生的做法。積極穩妥推進中考改革,做好政策宣傳解讀,抓好改革試點。

支持和規范社會力量興辦教育。加快《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修訂工作,在落實優惠政策、拓寬投資渠道等方面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高度關注民辦學校師生權益保障等問題,做出指導性規定。全面總結民辦教育發展經驗,召開全國民辦教育工作會議,梳理民辦教育改革發展中的重點難點問題,明確政策措施。

堅定不移以開放促改革。新年來臨之際,給莫斯科大學中國留學生回信,勉勵他們弘揚留學報國光榮傳統,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一代代青年的重托和厚望。教育系統要深刻認識到,重要回信體現出的是一種精神、一種力量、一種信仰,要帶著感情去體驗,帶著感情抓好落實。教育對外開放要積極服務“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在推動沿線國家教育互聯互通,促進各國人民特別是青年一代民心相通方面出實招、見實效,加緊培養我國與沿線國家共同發展急需的各類人才。要拓寬教育對外開放的服務面,回應各級各類學校訴求,在信息、人員、經驗、項目等方面主動牽線搭橋。推進教育對外開放法治化進程,抓緊出臺做好高等學校境外辦學工作的意見,加快制訂來華留學生高等教育標準、高等學校國際學生勤工助學管理辦法,完成《中外合作辦學條例》及其實施辦法修訂工作。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扎實落實中辦國辦《關于加強和改進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若干意見》,加強和改進中外人文交流工作。出臺《關于推進孔子學院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把孔子學院打造成集教育合作、文化交流、學術研究、職業培訓等功能為一體的重要基地。

(六)聚焦高素質專業化,全面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實現高質量發展,關鍵還是靠教師。黨的十九大報告從師德、專業化發展和尊師重教三個方面,對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進行了系統部署。今年,要抓住《全面深化*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出臺的機遇,實施教師隊伍“建設改革”攻堅行動,全面開啟教師隊伍建設的新征程。

健全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實施師德師風建設工程,大力提升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師德涵養。推進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創建活動,組織創作一批反映教師隊伍新形象新面貌、群眾喜聞樂見的影視和文藝作品。強化監督考核,推行師德考核負面清單制度,實行師德“一票否決”。嚴格師德懲處,建立師德失范曝光平臺和定期通報制度,營造風清氣正教育行風。

培養適應未來教育變革的新型教師。啟動實施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加大對師范院校支持力度,建設一批高水平教師教育基地,分級分類開展師范類專業認證。國培計劃要繼續向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民族地區、“三區三州”傾斜,2018年實現832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縣和國家級貧困縣鄉村教師培訓全員覆蓋。

完善教師管理制度。深入推進“縣管校聘”管理改革,使教師由“學校人”轉為“系統人”,推進義務教育校長教師交流輪崗,讓教師資源動起來、活起來。落實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編制向鄉村小規模學校傾斜。深化大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考核評價制度改革與監管,優化崗位設置,激發出教師在各自崗位上教書育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提升教師獲得感、幸福感和榮譽感。完善教師權益保障體系,真正讓教師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打好落實鄉村教師支持計劃攻堅戰,全面落實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和邊遠艱苦地區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推動提標擴面,惠及更多鄉村教師。“質量從尊師來”。要在全社會倡導尊師重教,重提師道尊嚴,厚植尊師文化,弘揚尊師傳統,營造尊師氛圍。

(七)聚焦保障機制,夯實教育事業基礎

辦出高質量、現代化的教育,必須要有科學化、規范化、高效率的保障機制。無論是我們的物質投入、發展手段還是治理方式,都面臨升級換代的任務。

落實教育投入責任。保證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不低于4%,確保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只增不減,確保按在校學生人數平均的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只增不減。還沒有建立普通高中、學前教育生均撥款制度的省份,要抓緊建立,不能再拖。今年要出臺調整優化結構提高經費使用效益的意見,既要優先保障也要優化結構,既要精準投入也要精細管理。要調整優化來源結構,在繼續保證財政投入穩步增長同時,進一步擴大社會投入比重。要調整完善政策目標,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及時調整超越發展階段、違背教育規律的政策目標,不提脫離實際難以實現的目標,不作脫離財力難以兌現的承諾,不搞“寅吃卯糧”的工程。要調整優化支出結構,堅持保基本、兜底線、補短板、促公平、抓關鍵、提質量,更多向農村、邊遠、貧困、民族地區傾斜,向學前教育、義務教育、職業教育傾斜,向基層教師和困難學生傾斜,把錢花在刀刃上。要全面加強監管,加強績效評價,做到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

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啟動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重點實施寬帶衛星聯校試點行動、大教育資源共享計劃、網絡扶智工程,普及推廣網絡學習空間應用,加快發展基于互聯網的教育服務模式。2018年要建成免費開放的基礎數字教育資源,實現民族和邊遠貧困地區州縣級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全覆蓋。全面提升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實現從少數人應用到普遍應用,從課外應用到課堂教學主戰場應用,從展示性應用到日常性教學應用,真正發揮教育信息化的支撐引領作用,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教學。

全力推進依法治教。中央強調全面依法治國,這既是推進依法治教難得機遇,也是對我們的重大考驗。要加快重點領域教育立法,大力推動《學前教育法》《學位條例》《職業教育法》和《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起草、修訂工作,以良法保發展、促善治。要適應教育管理新變化,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出臺加強教育行政執法體制機制改革意見,切實使教育法律規則硬起來。深入推進依法治校,開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創建活動,推廣一批依法辦學典型,使學校成為踐行法治理念的“首善之區”。鼓勵各地開展全面依法治教實踐區建設,使依法治教落地落實。加大普法力度,切實提高教育部門、學校負責人特別是主要負責人依法治教的意識和能力。建立年度教育案例發布制度和部屬高校重大案件通報制度,以案釋法、以案普法。

四、改進作風,確保“奮進之筆”出實效

形勢和任務已經明確,施工圖已經畫好。接下來是怎么抓、怎么干。工作作風至關重要。要按照時不我待、只爭朝夕、問題導向、狠抓落實的要求,在作風上有一個大變化、大突破、大飛躍。

一要改造我們的學習,增強工作本領。解決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我們的難題還很多,必須改造我們的學習,增強我們的本領。要通過改造學習,學會和掌握戰略思維、創新思維、辯證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通過改造學習,不斷增強學習本領、政治領導本領、改革創新本領、科學發展本領、依法執政本領、群眾工作本領、狠抓落實本領、駕馭風險本領;通過改造學習,做到“信念過硬、政治過硬、責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當前最緊迫的任務,就是要改造形式化的學習,改造脫離實際的學習,改造脫離靈魂的學習,防止學習的“簡單化”“庸俗化”“一般化”。

二要發揚釘釘子精神,務求工作實效。“奮進之筆”是教育戰線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形成奮進、向上、生動、活潑工作新局面,實現工作全面躍升的有力抓手。這里我要強調,上了榜單就要出成果成效、見實效,熱熱鬧鬧一哄而起不行,口惠而實不至更要不得。要求真務實,以真抓的實勁、敢抓的狠勁、善抓的巧勁、常抓的韌勁,讓“奮進之筆”從字面落到地面,讓說法變成做法,讓承諾化成效果。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求工作實效,一個基本要求是問題導向,大興調查研究之風。要把今年作為調查研究年,把調查研究作為基本功,邁開步子、撲下身子,深入基層、深入師生,親自察看、親身體驗,切忌“蜻蜓點水”“走馬觀花”。要把調研重點更多放在事關全局的大事要事上,放在情況復雜、矛盾突出的問題上,放在群眾關心、社會關注的熱點難點上,掌握一手資料,摸清真實情況,研究解決思路。

三要轉變方式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每一位領導干部都要認真反思自己的方式方法,都要努力改進自己的方式方法。該用行政手段的,要加大督查力度,用好監管手段,該督查的督查,該督導的督導,該考核的考核,該公開的公開,該處罰的處罰。要善于掌握和運用經濟方法,工作還是要講績效,經費使用還是要講實效,資源配置還是要講高效。要用法治方法抓治理,牢固樹立法治思維,善于運用法治方式,學會用法治手段處理糾紛、維護權益、規范行為、懲處亂象。涉及疏導人心的工作,要多用思政方法,真正做到群眾心里去,這方面我們現在做得還不好。要用服務方法抓作風,不是制定幾項規定就是抓作風,要接受群眾監督,讓群眾評判。

四要凝聚共同力量,強化工作合力。落實“奮進之筆”,要分清責任,明確分工,誰的問題誰負責,也要相互補臺,填上分工中的“模糊地帶”,不能只在自己的領域內打轉轉,堅持眼睛向外,加強同相關部門之間的協同。在黨的十九大采訪期間我講過,要送出幾個紅包,啃下幾個硬骨頭,這些“紅包”和“骨頭”,每一個都需要從上到下、從內到外一起努力。要有硬著頭皮、厚著臉皮、磨破嘴皮的精神,這是一種情懷、一種作風、一種境界,是我們事業成功的有效法寶。只要事業發展了,群眾滿意了,我們就一定能贏得理解、贏得尊重。

最后,我再強調一下輿論引導工作。要早做預案,輿情工作看似在一時,實則在平時。有些輿情觸發比較快、來得比較急,不早做準備就會陷于被動。要早發現、早應對、早處置,把危機消滅在萌芽狀態,防范在將發未發之時。要頭腦清醒,看清楚是局部問題,還是普遍現象,善于透過現象看本質。要抓最佳窗口期,輿情一旦發酵,就會呈爆發之勢,久久不能退去。錯過了第一時間,就要付出代價,需要很長的過程彌補、花很大的力氣挽回,要在第一節點及時發聲講明真相。要用細節說話,不能含糊其辭沒表態,不能只表態沒行動,更不能大而化之沒細節。要及時把群眾關心的細節問題公布于眾,取消猜疑、打消顧慮。各地各校都要高度重視輿論宣傳工作,推動教育輿論環境不斷優化。

同志們!民族復興,教育先行。我們要緊密*同志的,寫好“奮進之筆”,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