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藏自治區首屆名校長名師論壇上,索朗(左一)與王浩波(右一)與培養基地導師李更生、俞國娣在一起。 本文作者 供圖
?中國好校長?名校長工作室系列
“中國好校長?名校長工作室系列”,圍繞領航著力,集中反映這些教育家型校長如何通過名校長工作室平臺,發揮種子的作用,實現在領域內和區域內的逐級傳遞和領航。
??編者
王浩波、索朗作為首批教育部?卓越校長領航工程的兩位西藏自治區學員,在參加領航班學習的兩年多時間里,通過不懈努力和卓越追求,不僅實現了自我及所在學校的跨越式發展,而且以校長工作室為龍頭,踐行領航者的使命,帶動著整個西藏自治區的教育改革與發展。
獨行快,眾行遠。7月,校長工作室成立后,王浩波、索朗和工作室校長們一起展翅高飛,開啟了引領西藏教育發展新的征程。
舉辦高峰論壇,引領思想碰撞
2017年5月,在西藏自治區教育廳的支持下,王浩波、索朗校長工作室舉辦了西藏自治區首屆名校長名師論壇。王浩波和索朗角色多元,既是論壇的設計者和策劃者,也是論壇的組織者、服務者,同時,還是論壇的點評人,對論壇發言者的思想、觀點和實踐進行點評和指導,在現場為校長答疑解惑。
論壇圍繞“傳承?變革?創新”這一主題,共同展示、分享西藏自治區名校長名師多年來積淀形成的本土化先進辦學理念、辦學特色、教育教學經驗以及學習、借鑒自治區外學校的先進辦學理念、思想的實踐成果。論壇通過思想的碰撞與交鋒,給全區中小學優秀校長、教師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展示的平臺,為引領、帶動、輻射全區中小學校長教師專業化成長,營造校長傾力投入學校內涵發展和長遠發展、教師積極進取傾心育人的濃厚氛圍,推動自治區教育改革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耙磺卸及才诺媚敲淳袟l、秩序井然,思想的火花在這里碰撞,智慧的花蕾在這里含苞待放,可以看到,西藏教育的明天將迎來快速發展的曙光!痹谡搲拈]幕式上,西藏自治區教育廳師資處處長次旦玉珍高度評價道。
發展城鄉共同體,共創教育新天地
目前,王浩波、索朗校長工作室共有25位成員,這些成員來自西藏不同區域的縣鄉學校。作為工作室的負責人和領航者,王浩波、索朗沒有以導師自居,而是與成員及其所在學校構建起城鄉學校發展共同體,在共同體中互幫、互學、互教,形成一個伙伴關系,成為同行者,一起攜手探索西藏教育的新天地。
拉薩市當雄縣中學地處藏北,海拔要比拉薩高很多,辦學條件艱苦,教學質量相對滯后。自工作室與當雄縣中學結對以后,在了解學校歷史、分析學,F狀和辦學環境后,王浩波認為,這里的教師教學認真、團隊管理用心、干部工作努力,但是學校教學質量一直不好,歸根結底,問題是出在了教育思想的凝練不夠和教育理念的引領不足上。因此,每次下鄉交流,王浩波都會精心準備專題講座,分別從教育思想、理念引領、教法教改等方面對當雄縣中學進行指導和幫扶,在理論引領的同時,實踐課程也從未落下。工作室的團隊與當雄縣中學教師通過同課異構、說課評課、交流探討、資源共享、集體備課、共同參加賽課等方式讓教師在教育實踐中提高教育教學的技能技法。當雄縣中學的教學水平穩步提升,學校面貌也煥然一新。
西藏那曲地區工作環境惡劣是不爭的事實,有一種說法是:“在那曲工作,站在那兒就是一種貢獻。”環境的惡劣沒有減緩工作室主動與那曲索縣中學結對幫扶的步伐。成為“手拉手”學校后,工作室就制訂了嚴格的工作計劃,保證幫扶活動的規范有序。
工作室充分挖掘和利用領航導師以及江浙滬專家資源,通過邀請專家、導師走進工作室學校以及工作室成員校,與工作室成員一起分享專家資源,共同研究、共同提升、同步發展。專家、導師通過隨堂聽課,參與各組教研活動,與學校領導團隊、科任教師交流,及時診斷教育教學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結合工作重點,工作室以研究、解決學校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為指向,促進教師專業素養發展為目標,立足教研,聚焦課堂,改進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效率,不斷提升教師的思想業務素質和教育科研能力,全面提升名校長工作室成員及學校教師的整體素質,努力實現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王浩波、索朗校長工作室在廣泛調研西藏自治區中小學學情和教情的基礎上,選擇當下教育教學中教師最急需解決的問題,發揮工作室主導作用,有針對性地為西藏農牧區學校發展提供系列化主題培訓,同時提高了工作室研修的實效性。
探索運行機制,形成共生模式
王浩波、索朗校長工作室經過兩年多的不斷探索、實踐,工作室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工作機制日趨成熟,逐漸形成以共生共長關系為紐帶的工作室運作模式。
在組織形式上,校長工作室負責人和成員之間形成平等互助、對話協商、同步發展的伙伴關系。校長工作室學校和成員所在的學校共建“跟崗學習,交流提高,互相了解,共結友誼”的教研互動計劃,通過多層次的互動,共同促進雙方校長和教師的成長。
在工作對象上,突出高端引領,即以領航名校長工作室為龍頭,推動整個自治區名校長培養工程的啟動,帶動自治區名校長隊伍的成長;同時,以工作室為平臺,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教學實踐活動,通過城鄉結對、“手拉手”等形式,向薄弱地區學校教師、校長“輸血”,發揮引領作用。
在工作理念上,工作室校長與成員之間交流、研討,以成員所在學校在發展進程中面臨亟待解決的問題為中心展開研究;教師的發展,也是走進成員所在學校的課題,以互相“聽評說課”“同課異構”等多種有針對性的方式,在實踐層面上真實有效地提高成員校教師教學技能水平,幫助成員!霸煅薄
在工作形式上,注重經驗和資源共享。成員走近領航校長、走進名校長所在學校,分享工作室名校長及其學校教師和管理團隊等成員的智慧和經驗;同時,校長工作室帶領學員走進成員所在學校,分享成員的辦學特色和教師的教學經驗。依托領航班專家和導師資源,讓工作室成員一起共同學習。
工作室工作在有序開展,更多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像雪蓮的種子一樣,在看似貧瘠的高原上,積聚力量,開花結果。在工作室引領下,各成員校長的成長也成為雪域高原一道亮麗的風景。
“情系千載雪域,筑夢高原教育,為西藏教育事業的發展努力奮斗。”這是王浩波、索朗校長工作室成立之時許下的諾言。這擲地有聲的承諾,不是一時興起,而是蘊含著扎根高原的教育情懷,體現領航者責任與使命的金石之言。(本文由校長國培計劃??中小學名校長領航班浙江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訓中心培養基地提供)
畫龍點睛:
成為自己辦學 實踐的研究者
劉力
領航工程名校長建立工作室的意義是什么?在我看來,讓更多的年輕校長,尤其是來自偏遠地區或教育薄弱地區的校長,走進名校長工作室,和名校長們一起在實踐中對話、研討、學習和交流,從而帶動更多好校長、好學校的成長與發展,以此踐行領航者的使命,這便是建立名校長工作室的初衷所在。作為雪域高原的兩位領航名校長??王浩波、索朗,不僅成立了自己的校長工作室,還以工作室為支點,撬動了整個西藏自治區名校長隊伍的發展。
王浩波、索朗校長工作室的運作模式和工作機制,體現了“轉化性學習”“研究性實踐”和“個性化指導”的研修特點。
傳統的教師和校長學習注重的是專業性學習,即通過學習、研修實現教師、校長專業知識、專業能力的提升。而轉化性學習有別于增加已有的專業知識和延展固有的專業能力水平的傳統做法,它是深層次的質變性學習,力求轉化人們習以為常的認知參照框架,它不僅改變知識結構,還要產生更加正確的觀點、信念和思維習慣,實現深刻的價值追求。
此外,作為起到領航作用的名校長,不能只是重復性的埋頭苦干,不少校長苦干一生而管理成效不高的原因,就在于對自己的實踐經驗缺乏反思,缺乏批判性分析,缺乏進一步探索的熱情。因此,校長應成為自己管理實踐的研究者,用研究性實踐總結和檢驗學校管理的成效,創造性地推動課程改革與教育創新。校長們對專家的引領、理論的學習以及他人先進管理經驗的考察與借鑒,自己的研究性實踐才是最終的裁決者。
從校長工作室的研修成效來看,實現了在形成性評價基礎上對工作室學員(校長、教師)的個性化指導,從面向全體到面向每一個,從而提高工作室研修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即關注并解決他在實踐中所遇到的問題和希望增強的能力,幫助形成獨特的教育理念和辦學特色。這種研修模式可謂是一個私人定制式的培訓模式,應該成為教師與校長培訓的努力方向。(作者系教育部領航工程浙江基地首席導師,浙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鏈接】
“1+X”實踐傳承本土文化
馮興娟
對于民族地區而言,尊重學生的差異性,是蘊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的天然要求,這也是王浩波校長工作室最為看重的地方。工作室在設計民族理解、培優補差、均衡發展時考慮到了地域、語言、校情、學情的差異,因此在推動成員校發展時更具針對性。
而在工作室的學習經歷,也讓我對我校目前正在實施的“1+X”綜合實踐課程有了一些想法及思考:“1+X”綜合實踐課程設計之初,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具體實施中,我校將這一教育理念貫穿在了每一類課程、每一門課程當中,共設計了7類50門課程。在設計課程時,學?紤]到學生之間有智能類型的差異,有發展階段的差異,同時也有發展速度、學習方式等因素的差異,要讓每一個孩子找到自己的位置;诖,我校在設計“1+X”綜合實踐課程時的思路是“人人參與,人人發展,人人收獲”,所以盡可能地考慮到課程設置的全面性,盡量滿足全體學生的選班需求。
課程雖然十分豐富,但課程的體系化、科學化以及在實踐中的規范化問題,卻讓課程效果大打折扣。
在工作室的指導下,我校對課程進行規范化調整,科學規劃每一門課程的內容,同時,在課程中凸顯學習與傳承本土文化。學校作為傳承本土文化的主要陣地,課程必將承載文化傳承的功能,以本土文化為資源,開發具有鄉土特色的校本課程,應當是“育”每個學生內心文化情愫的獨特視角。這些考慮無疑為我們課程的開發帶來了新的思路。
目前,我校已成形的“基于藏文化特色的校本課程的研究與開發”的四類校本課程“藏族棋藝”“藏文故事天地”“傳統藏文書法”“藏文經典誦讀”深受學生歡迎。我校教師通過對本土文化的挖掘,編寫出了配套、實用、生動的校本教材,新的校本課程的開發也在籌劃之中。
在為學生鋪好全面發展之路的辦學探索中,我校通過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1+X”綜合實踐課程,在基礎教育階段,努力筑好每一個孩子健康生活一輩子的基石。(作者系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實驗小學校長,王浩波校長工作室成員)
學校發展回歸“人本位”
牟維軍
作為一所農牧區學校,治校過程中的千頭萬緒,常常使我在應對時處于被動狀態。在索朗校長工作室的研修,則給了我靜下心來剖析學校現狀的機會。
通過工作室多名校長的診斷,在厘清學校現存問題后,我們確定了林周縣中學的發展方向應該遵循“規范化?精細化?特色化?自身文化”的原則,最終實現建設幸福鄉村學校的目標。
要讓學生在學校感受到幸福,就必須改變固有的課程理念,將學生放在課程建設的正中央。在新的發展方向下,我校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學校課程三者相加,規范課程體系。根據學校課程資源狀況,設置可供學生選擇、靈活安排的課程,滿足學生多樣化發展的需求。在七、八年級的課程設置中,開設了供學生選擇的14門校本課程,組建了7個興趣班(舞蹈、藏學、音樂、書法、足球、繪畫、藏棋),通過精細化的課程設計,培養學生自主意識、團隊精神、人際交往、合作學習等能力,增強學生的社會意識,提升學生的人文、科學素養。
以前我所理解的文化,僅僅是學校外在環境的“一目了然”和硬件設施的“高、大、上”。在工作室的交流活動中,我逐漸意識到,要全面評價一所學校的發展,離不開對校園主體??人的關注,即要看教師的面貌、學生陽光自信的笑容,更離不開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園文化,沒有文化氣息的學校就如同失去了靈魂一般。
閱讀能為人們提供精神的食糧,書香文化的概念便進入了我的腦海。在重新設計與規劃后,我校將打造“書香校園”作為文化建設的主要思路。學校通過創設優美的書香環境與濃郁的讀書氛圍,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閱讀活動,培養師生強烈的閱讀興趣和良好的讀書習慣,提高師生綜合素質,為教師的專業成長與學生的健康成長奠定堅實的精神基礎。
學校還制訂了可操作性強、富有民族特色的“書香校園”活動方案,通過制定每月工作和常年活動計劃,對書香校園的創建目的、創建任務、創建措施等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同時完善考評機制,確;顒又贫然_展。(作者系西藏自治區拉薩市林周縣中學校長,索朗校長工作室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