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易鑫
青海省海南州農牧區藏族教師扎西東智從教多年,從未到過州里。不久前,在一次陜西師范大學組織的青海省骨干教師國家級培訓項目中,他來到了州里。培訓結束后,他舍不得走,他說:“這樣的課將讓我們農牧區的學校發生顛覆性的改變。”
陜西師大校長程光旭告訴記者,為了改變西北地區基礎教育薄弱的現狀,陜西師大不斷強化西部地區中小學教師培訓工作,專家腳步踏遍大西北的大漠邊疆、田野山村;學校先后與青海、寧夏等西北省區教育廳及西部市政府實施共建教師教育創新試驗區活動,送教下鄉、置換培訓等工作開展得熱火朝天。
“2+2”模式創新本科人才培養
在西北五省區,上至省市重點學校,下至山區、偏遠地區、農牧區中小學,無處沒有陜西師大畢業生的身影。建校70年來,陜西師大先后培養出10萬余名師范生,其中六七萬名師范畢業生就業于西北地區的中小學校。
為了提升師范生的整體素質,陜西師大于2006年在本科生中實施“2+2”教師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學生前兩年接受通識教育,學習內容包括學校層面整體設計的通識模塊課程和學院層面設計的學科基礎模塊課程;后兩年回學院進行專業培養,學習內容包括專業課程模塊、教師教育模塊和實踐教學模塊。
學校專門成立了基礎實驗教學中心、教師專業能力發展中心、教師教育資源中心等平臺。“教師專業能力發展中心的培訓幾乎涵蓋了新任教師所需能力的方方面面,在實習中遇到的很多問題,都在這里找到了答案。教師教育資源中心則是一個接受職后教育和終身學習的平臺,即使到了工作崗位,我們仍能受益。”文學院2016級學生樓永紅說。
“三個中心覆蓋了4500名本科生的基礎學習、專業技能、職后教育,對師范生質量的提高不可或缺。”學校教務處處長李貴安說,“2+2”的育人模式得到了用人單位的普遍認可。
職后培訓助力教師專業成長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