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教師自身語言能力不足嚴重影響教學質量,是長期制約我國基礎教育發展的根本性問題之一。”今天發布的《2016中國基礎外語教育年度報告》指出,較發達地區英語教師入職時的整體語言能力明顯好于欠發達地區,英語教師的語言能力本身極易產生磨蝕,即在缺乏維持機制的情況下會逐漸退化。
對此,資深英語專家劉道義深有感觸。她說,在某地,教研員去聽一位農村小學英語教師的課卻聽不懂,因為這位英語教師的發音不標準。
“如果一名英語教師只看教材和教輔,很少去看其他讀物,他的語言能力就容易退化。我們在外語教師培訓中給學員增加了文學修養、文學閱讀課程,就是為了提高教師語言素養。”《2016中國基礎外語教育年度報告》主編、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楊魯新說。
“現在許多高校的外語研究領域很少涉及中小學,而且相關研究大多是思辨性研究,實證研究、追蹤性研究較少。”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龔亞夫說,“現在流行的外語教學方法很多流行一陣子就銷聲匿跡了,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缺乏實證研究。”
“全球化時代,我們必須培養更多有中國立場和中國情懷的高素質外語人才。而人才培養,基礎教育最關鍵。”北京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韓震說。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陳琳認為,高等教育階段的英語教育和研究,要和基礎教育階段的英語教育和研究融合起來。
在北京外國語大學副教授徐浩看來,提高英語教師語言能力,需要進行頂層設計和整體規劃,在師范生課程設計上加強英語教師語言能力培養,在教師資格考試中增加對英語教師語言能力的考查,在任職后的教師培訓中也要加強相關培訓。他建議,要盡可能為外語教師提供資源,促進其主動提高自身的語言能力,并從制度上加以保障。
本次發布會由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外語與教育研究中心、全國基礎外語教育研究培訓中心主辦,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