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快遞包裝的主打材料是紙板箱和塑料袋,大部分只是以廢物方式回收,可能產生的資源浪費和環保問題值得關注。”日前,全國人大代表、浙江農林大學教授徐秋芳告訴記者,隨著快遞業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為快遞包裝垃圾擔憂。
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快遞業務總量已超200億件,同比增長43.3%。按照國家發展規劃,2020年快遞年業務量將達到500億件。“如此龐大的快件數量,必然產生海量的快遞包裝垃圾。”徐秋芳說。
“廢物方式回收并非解決問題的最佳辦法。”徐秋芳說,廢紙再利用率只有80%左右,再生產1噸紙,需要廢紙1200公斤、松香1公斤、硫酸鋁1.7公斤、淀粉167公斤,需要消耗0.133噸標準煤、10至30噸水、10至15度電,還排放廢水、廢氣、二氧化硫等污染物。
徐秋芳呼吁全社會都來關注快遞包裝在資源浪費等方面的問題,關注資源保護,“要盡快出臺快遞包裝行業標準,促進產業提升,推動綠色經濟發展”。
徐秋芳建議,要盡快研究出臺快遞包裝行業標準。在制定行業標準時,要考慮快件包裝盒應采用環保、可實現多次循環使用的輕質高強材料;包裝盒應攜帶智能識別系統,便于自動分揀、實時跟蹤;包裝盒設計為可折疊的結構,便于快遞員回收,還要有內部防震裝置,無須再用填充物。
“智能、可循環快遞包裝盒的推廣,是減少快遞包裝垃圾的有效方式。”徐秋芳建議,要出臺政策鼓勵企業設計和生產環保包裝盒。智能快遞包裝盒的設計和生產需要大量資金投入,且項目前期贏利能力差,社會資本進入意愿不強。她建議由政府給予補貼支持,并引導社會資本進入該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