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5年工作總結 根據教育部、省教育廳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決策部署和做好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的有關要求,石家莊市教育局積極謀劃,以招生政策制定和招生機制完善為抓手,強化制度規范,壓縮擇校空間,著力破解“擇校熱”、“學區房”等熱點難點問題。 (一)科學、規范制定招生入學政策 通過基層調研、座談研討、專家指導等方式,多次專題研究義務教育招生改革推進工作,并組織相關人員赴成都、西安等地學習先進經驗,科學合理制定我市義務教育招生入學政策。為確保各項政策符合社情民意,多次組織由社會各界參加的座談會、聽證會,充分體現社會公眾對教育民生問題的關注和參與,廣泛征求意見建議。 我市雖不屬于就近入學壓力較大的重點大城市(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副省級省會城市),但按照教育部文件精神,在招生文件中明確規定,嚴格落實“劃片招生、免試就近入學”辦法,每所公辦小學招收的本地戶籍適齡兒童,全部按就近入學方式確定;每所初中招收的本地戶籍適齡兒童、少年,90%以上按就近入學方式確定。從政策方面,最大限度壓縮了擇校空間。 (二)探索創新,著力破解招生難題 一是明確“擇校生”升學預期,引導家長自覺放棄擇校。自起,我市規定小升初擇校生中考時不享受公辦省級示范性高中公助生指標分配到校政策,也不計入該校分配生指標核算基數。同時,我市將省級示范性高中公助生招生計劃的80%都分配到各初中學校。這一做法對于推進升學公平,抑制“擇校熱”起到了很好的積極作用。 二是規范穩定居住條件,著力抑制“學區房”炒作。為有效應對“學區房”過熱現象,我市就適齡學生家庭合法固定住所的認定條件進行了規范。由各學校對適齡兒童(少年)入學時的家庭住址予以登記,該處住址小學每6年、初中每3年只能安排一個家庭的適齡兒童(少年)按招生片區就近入學。從實際情況來看,這一做法對抑制“學區房”炒作問題產生了積極作用。 (三)做好招生片區劃定工作,全面推進陽光招生 在市教育局的指導下,由各區教育局為主城區每一所公辦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合理劃定招生范圍,實現了招生范圍的“無縫隙”、“全覆蓋”。2015年,首次通過主流媒體,向社會公布了主城區義務教育“招生地圖”,使各學校招生片區一目了然,最大限度做到招生工作的公開透明。 (四)切實保障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 為進一步規范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工作,推進教育公平,教育、財政、人社、公安、房管、工商等多部門共同出臺了《關于做好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工作的意見》。這是我市首次單獨就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工作制定規范性文件。根據文件規定,進城務工人員提供符合條件的戶籍證明、居住證、住房證明、務工或經商證明等材料后,其隨遷子女即可由居住地所在縣(市)、區教育局安排入學。其中,非本市戶籍進城務工人員,在本市連續居住3年以上且參加社會保險2年以上的,其隨遷子女與本地戶籍的適齡兒童、少年一樣享有同等公共教育服務。2015年,主城區妥善解決了占新生比例35%,總數2萬多人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問題。 (五)探索實施小升初對口直升改革 2015年,我市在山區教育扶貧工程項目學校率先開展小學對口直升初中改革,確保深山區45個鄉鎮的所有小學畢業生能夠全部升入寄宿制的項目初中,享受優質教育資源。在項目學校先行試點,為下一步在城區實施小升初對口直升改革積累了經驗。 二、工作謀劃 (一)繼續完善招生政策和招生機制 細化落實各項政策,進一步控制擇校生比例,繼續做好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工作,多渠道公布“招生地圖”。出臺民辦初中招生辦法,切實規范民辦初中招生行為,維護全市良好招生秩序。 (二)建立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服務平臺 利用“互聯網+”手段,科學管理招生入學工作,簡化招生報名手續,促進招生入學工作規范運行。 (三)加強政策宣傳引導 開通招生便民服務咨詢熱線,廣泛運用傳統媒體和微信等新媒體,做好招生政策解讀,在招生入學關鍵環節和關鍵時間,積極做好正面宣傳。 (四)建立重點熱點招生片區預警防范機制 制訂招生入學工作預案,成立應急小組,加強會商協調,快速穩妥處置突發事件。加大對招生過程的動態監督和檢查力度,嚴格規范招生秩序,對于違規招生行為,予以嚴肅處理。 (五)試點推行“學區管理制”改革 在主城區,以優質學校帶動薄弱學校,在同學段組建“緊湊型”學區,積極推進學區內人事、教育教學等統一管理,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著力縮小區域內校際間差距,從源頭控制擇校沖動。(石家莊市教育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