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下午,在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致公黨中央副主席嚴以新的見證下,來自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復旦大學附屬中學和西安高新一中3所中學的十幾名學生,將他們精心撰寫的3份“模擬提案”交到曹鴻鳴、徐曉蘭、王元3位全國政協委員的手中,由他們協助提交給即將召開的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
這3份“提案”是在2015年8月第二屆全國青少年模擬政協活動中產生的“最佳提案”,內容分別是《關于進一步開展中小學節儉教育的提案》《關于完善學生社會實踐體制的提案》和《關于加強公共場所母嬰室建設的提案》。在去年的兩會上,首屆全國青少年模擬政協活動中評出的兩份“最佳提案”也由全國政協委員帶上了政協會議,得到了委員們的積極肯定。
吳宛諭是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二年級的學生,她看到周圍的同學們對自己吃穿用的物品很不珍惜,追求名牌、新奇和時髦,造成了不小的浪費,因此在和5個小伙伴撰寫的“提案”中,提出了關于加強中小學的節儉教育的建議。來自復旦大學附屬中學的毛瑞清、孫嘉玥等6名同學則關注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他們基于對企業、社區負責人和師生們的問卷調查和訪談,提出要集合多方資源豐富學生社會實踐內容。與前兩份提案聚焦學生自身成長不同,西安高新一中的6名同學將目光投向了“背奶媽媽”這個群體身上,他們提出,要在公共場所加強母嬰室的建設,提高我國嬰兒的母乳喂養率。
據致公黨中央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張梧華介紹,“全國青少年模擬政協活動”是在致公黨中央的支持下創意發起的,活動以高中生為主體,通過相關知識的教學和模擬實踐,培育和增強青少年的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實踐意識和創新意識,培養和提高青少年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我們希望通過‘模擬政協’活動,讓高中生跳出政治課本,親身感受我國的政治制度,喚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培養他們的制度自信,更多地參與到國家的政治生活中來。”張梧華說。
“‘模擬政協’活動對我們的課堂教學是一個非常珍貴的補充。”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教師孫京菊坦言,在政治課上每次講到政治生活模塊時非常頭疼。同學們覺得人大、政協這些概念非常模糊和遙遠,“‘模擬政協’活動讓這些問題迎刃而解,我們模擬一次政協會議,讓同學們扮演一次政協委員,教師帶著同學們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去做實地調研,去撰寫提案,在這個活動中孩子們自然而然地懂得了政協原來是這樣的組織,是這樣在發揮作用。”
曹鴻鳴、徐曉蘭、王元等委員從“模擬政協”活動一開始就給予了大力支持,從議題的確立、調研方法及過程要求,直到最后形成初步的提案稿,都給予了學生直接指導。“我們將指導學生們繼續修改和完善這幾份建議,最終形成能夠提交政協會議的正式提案。”徐曉蘭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