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毅是筆者2006年調查時的訪談對象之一,曾因為沉迷網絡游戲而退學,后來因為看到一個母親在網吧給兒子當眾下跪,幡然醒悟,不僅自己走出了網絡游戲,而且還通過以身說法,勸誡沉迷網絡游戲的學生。
斗轉星移,2015年筆者再用原來的QQ號找到他時,他說自己現在在刑偵大隊工作,當年的網絡生活彎路,對他來說也有所助益,因為現在網絡犯罪越來越多,很多案件,可以通過網絡獲得有幫助的信息,如網絡的聊天記錄、視頻圖像等。“但是,如果不是自己決意走出網絡游戲的陰霾,就不會有今天。”韓毅說。
進入“互聯網+”時代,人類整體的生活與生產模式都在隨著網絡技術的突飛猛進而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網絡對喜歡追逐時尚與新鮮事物的中學生群體有著巨大的吸引力,也對其發展產生著不可估量的影響。
在做全國中學生網絡生活10年跟蹤調查這項研究中,有幾個結果令筆者感慨頗深。一方面是通過對比相隔10年的兩次調查,我們發現,中學生網絡游戲中的語言文明與暴力傾向令人擔憂,這一問題10年來沒有明顯改善。而且,中學生尚處于特殊的成長時期,難以明確區分網絡生活與現實生活兩種情境,因而,比較容易將網絡生活中的語言與行為方式遷移到現實生活中來,所以,對中學生的網絡生活文明與道德引導是當前網絡生活引導的一大重點。
另一方面,學習成為中學生網絡生活的主要內容,這看上去是可喜的變化,是學習化生活與網絡相結合的結果,有可能提高中學生的學習效率,擴展其視野。但是,如果網絡學習與應試傾向相結合,也可能使中學生生活更加單一化和應試化。因為家長一般會限制孩子玩網絡游戲和與網友聊天的時間,但常常會鼓勵孩子花更多時間在網上做練習。
此外,我們需要警惕網絡成為新的教育不平等因素,因為在網絡基礎設施以及網絡學習資源收費的情況下,網絡學習資源自然會成為不方便或者無力支付網絡學習費用的群體學習落后的新因素。(作者:孫彩平,系南京師范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