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教育委員會:教育新地圖打出綜合改革“組合拳”
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暨數字學校管理辦公室:建設北京數字學校 打造基礎教育公共服務新模式
天津市河西區教育局:共享優質教育資源讓每個孩子享受教育
河北省唐山市教育局:高效課堂建設推動素質教育深度實施
山西省晉中市教育局:推進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
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整體推進校園足球改革
遼寧省鐵嶺市人民政府:傳承創新“孝道文化教育”弘揚核心價值觀
遼寧省大連市教育局:智慧教育云平臺為每個孩子個性化成長服務
遼寧省沈陽市和平區教育局:構建數字化教育體系 打造全天候學習場
吉林省長春市教育局:打造網絡研修平臺 線上線下助力教師成長
黑龍江省雞西市教育局:“養成·體驗·實踐”體系把德育落到實處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創新醫教結合機制 關愛特教兒童成長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構建中小學見習教師規范化培訓制度
江蘇省教育廳:加強省級統籌 以制度建設助推教育現代化
江蘇省蘇州市教育局:“我要”系列研修助推教師自主發展
江蘇省泰州市教育局:“責任課堂”教育生態創造素質教育新范式
江蘇省鎮江市教育局:創新辦園機制 推動學前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教育局:幼教聯盟帶動幼兒園一體化發展
浙江省教育廳:深化高中課程改革把選擇權交給學生
浙江省杭州市教育局:以學校章程建設 推進學校治理現代化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教育局:“學校發展群”推動區域教育均衡發展
浙江省德清縣人民政府:城鄉一體 加快推進區域教育現代化
安徽省三區一縣:校長脫“官帽”教師無“校籍”激發內驅力
山東省教育廳:突破體制機制障礙 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山東省青島市人民政府:簡政放權構建現代教育治理體系
山東省濰坊市教育局:推進管辦評分離建立現代教育治理體系
山東省煙臺市教育局:探索“學校+基地群”的綜合實踐教育體系
山東省章丘市教育體育局:整合三級課程資源 為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
湖南省教育廳:強化省級統籌 推動教育信息化快速發展
湖南省長沙市教育局:“一校一品”百花齊放促區域教育特色發展
廣東省佛山市教育局:教育綜合改革提高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公平
廣東省廣州市南沙區教育局:以國際化為抓手讓學生全程“成長無憂”
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建立多元辦園機制 破解學前教育入園難
重慶市萬盛經濟技術開發區教育局:“四轉”“八精”全域實施“精致教育”改革
重慶市南岸區教育委員會:探索整體推進區域課程領導力建設
四川省成都市教育局:創新構建“兩為主”學前教育發展模式
四川省廣元市教育局:實施“三養”法治模式 全面推進依法治教
四川省閬中市教育和科學技術局:改善鄉村教育生態為農村孩子未來奠基
四川省新津縣教育局:資源配置促進城鄉教育優質均衡
貴州省銅仁市人民政府:貧困地區辦普惠學前教育的山村幼兒園之路
陜西省西安市教育局:“兩改革、兩創新”助力基礎教育均衡發展
甘肅省教育廳:發揮教育在精準扶貧中的先導性作用
甘肅省蘭州市西固區教育局:取消中小學校長行政級別 盤活優質教育資源
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教育局:眾創空間教育平臺將每個學生培養成“創造者”
北京大學:試點本科生“小班課教學”培養創新人才
天津師范大學:立體化心理健康教育格局促學生身心和諧
山西農業大學信息學院:構建獨立學院“三維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
中北大學:教授治校改革基層學術組織
復旦大學:通識教育的改革創新與探索
上海交通大學:“致遠”模式培養基礎學科拔尖學生
上海外國語大學:多語種外文門戶網站群提升國際影響力
揚州大學:“村來村去”探索校地聯合培養人才新模式
寧波大學:依托區域經濟構建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新模式
金華職業技術學院:“校企利益共同體”探索實踐高職合作育人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術優先”改革拔尖創新人才培養
合肥學院:重構能力導向建立應用型人才培養教學體系
福州大學:“紫金模式”:校企共同體辦學培養創新人才
南昌大學:探索地方高校綜合改革 建高水平大學
江西中醫藥大學:“基礎素質”創新與“雙惟模式”實踐
中南大學創新與創業教育辦公室(學生創新創業指導中心):“專業教育+創新創業教育”引導大學生創業
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創新農村小學教師培養補充機制
華南理工大學:協同育人構建基因科學拔尖人才培養新模式
深圳大學:全國地方高校優課聯盟共享優質教育資源
廣西紡織工業學校:校企合作系統化培養壯錦民族技藝人才
海南大學:“一主三輔”實踐教學讓思政課人氣高漲
海南職業技術學院:探索準員工式人才定制培養模式
海南省儋州市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加強農村中職生綜合素養提升就業含金量
重慶科技學院:《企業綠色管理》MOOC課程團隊建設與實踐
四川大學:讓每個學生公平享受優質教育
貴州大學:通識教育與大類培養模式改革
西安交通大學:建設西部科技創新港打造國際化智慧學鎮
西安歐亞學院:探索民辦高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
青海衛生職業技術學院:“課證融通、產教融合”培養人才
銀川能源學院:彰顯企業辦學特色 培養創新應用型人才
新教育研究院:新教育實驗探索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第四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典型案例推選活動
(校長案例60個,以姓氏筆畫為序)
刁雅。ㄌ旖蛲鈬Z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開放式教育培養國際型預備人才
馬璽(內蒙古烏蘭察布市興和縣第一中學):“先學后展,以展定教”讓學生回歸課堂
王歡(北京市東城區史家小學):“和諧+無邊界”開創無邊界教育學區模式
王君(遼寧省大連市開發區紅梅小學):“適性課程”為孩子幸福人生奠基
鄧淇(山東省棗莊市第十五中學):“五環節”全程育人提升學生教師素養
左惟(南京農業大學):創新青年干部選拔 建世界一流農業大學
葉傳平(安徽省合肥市南園學校):“德慧終身”促學生自主發展
朱秀林(蘇州大學):完善和創新高端人才隊伍建設機制
任芳(西京學院):創新“一體多翼”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
任學寶(浙江省杭州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高中課改讓學生有選擇權
任保平(貴州省興義市向陽路小學):利用名師工作室推進教育精準扶貧
莊惠芬(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星河小學):兒童創想課程促進學校整體變革與內涵發展
劉國偉(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學):承載教育理想追求育人卓越
劉國華(湖南省長沙市長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以“湘”興校 引領湘菜湘商湘旅產業發展
孫信成(山東省青島市青島商務學校):行企校聯動共建“學+訓+創”人才培養模式
孫睿(山東省青島市第十五中學):全面推行選課走班改革讓學生有得選
李元元(吉林大學):堅持依法治校 探索高校內涵發展道路
李金初(北京市海淀區建華實驗學校):人生中心教育 追尋教育目標的原點與終點
李樹花(天津市南開區南開大學附屬小學):植根本土放眼世界 創建國際化品牌學校
李素香(山東省青島市開發區實驗初中):智慧校園助力教育信息化跨越發展
李曉紅(武漢大學):武漢大學構建三大體系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
李德乾(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實驗小學):基于學生學科素養的國家課程校本化與評價體系
楊剛(重慶市北部新區花朝小學校):讓農民工子女享受高質量素質教育
楊宗凱(華中師范大學):利用教育教學信息化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楊益民(安徽省銅陵市中等職業技術教育中心):中職校部制“和以致用”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
吳啟建(福建省廈門市第二中學):“雙合課堂”連通內外 促學生差異化發展
吳蓉瑾(上海市黃浦區盧灣一中心小學):為學生創造隨時、隨地、隨需的“云課堂”
何勇(廣東省廣州市執信中學):關注師生精神世界 豐富師生教育生活
何通海(浙江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普通高中分層分類選課走班改革
張萬瓊(西南大學附屬中學):搭建個性化發展平臺 培養創新后備人才
張學文(四川省瀘州市天立國際小學):探索“立人教育”“三全三立”評價改革
陳立華(北京市朝陽區實驗小學):“數字化校園”為幸福教育插上雙翼
陳永葆(海南省東方市民族中學):把地方民族文化融入學校內涵發展
陳金龍(新疆呼圖壁縣第一中學):創立學校文化管理體系
陳朝陽(四川省綿陽市旅游學校):“發思解”三步教學法提高職校課堂效率
邵喜珍(河北省石家莊市第二中學):激發學校發展潛能 推動學校穩健發展
武建謀(湖南省長沙市青竹湖湘一外國語學校):把每一個學生放在心上
周大戰(湖南省永州市冷水灘區馬坪學校):陽光生態課堂激發學生求知欲望
周千紅(浙江省寧波市效實中學):促進學生發展的效實課程建設實踐
周進(貴州省貴陽市第一中學):探索校園心理健康教育新路徑
周新源(江蘇省太倉市太倉中等專業學校):一體化教學推進“雙元制”職業教育本土化
鄭志湖(浙江省臺州市天臺中學):以“自覺教育”為特色深化課程改革
鄭瑞芳(中國人民大學附屬小學):立足學生終身發展的畢業課程體系建設與實踐研究
趙豐平(山東省濰坊市271教育集團):“271教育特色課堂”打造多維度教學模式
夏青峰(北京中學):閱歷課程讓孩子們的身體和心靈始終在路上
夏建國(上海工程大學):高等技術教育促地方高校向應用性大學轉型
顧佩華(汕頭大學):結果導向(OBE)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創新
翁永興(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實驗中學):構建全方位立體化的“尚德教育”
高正起(河南省鄭州市高新區鄭州中學):教育國際化理念下的課堂模式和德育模式探究
高。ㄟ|寧省沈陽市渾南新區東北育才學校):挖掘學生創新潛能 創建符合人性的教育
陶月梅(浙江省紹興市魯迅小學):以魯迅的兒童觀引領小學教育復歸童真
章振樂(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富春第七小學):讓“新勞動教育”滋養孩子童年 梁樑(合肥工業大學):構建面向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一體化教育教學體系
彭戈菲(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大瀝鹽步中心小學):小學生綜合素質在線評價促學生多元發展
彭素花(上海市金山區西林中學):以賞識凝聚人心改變學校
韓洪濤(天津市河西區恩德里小學):開放辦學共建“快樂三點半”打造減負新天地
程紅兵(廣東省深圳市明德實驗學校):學校結構變革走通閉環直達根本
強新志(河北省石家莊市石家莊外國語教育集團):進行辦學模式及體制改革 創辦外語特色學校
竇桂梅(清華大學附屬小學):“小學語文主題教學”培養完整的人
臧其林(江蘇省蘇州市旅游與財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探索職業教育國際化實踐教學模式
第四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典型案例推選活動
(教師案例45個,以姓氏筆畫為序)
王鳳玲(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民族師范附屬小學):用信息技術讓英語課堂教學生活化
王永友(西南大學):科學思維方法的改革讓學生愛上思政課
王君(清華大學附屬中學):開創“青春語文” 帶動一線教師發展
方明(安徽農業大學):“團校企”合作培養現代青年農場主
田飛(湖南工業大學):創新設計實驗室將學生送入世界頂級企業
劉業慶(湖南省常德市安鄉縣深柳中學):“三主”打造優質高效思想品德課堂
劉軍(天津市實驗小學):小學語文情趣態作文提高寫作素養
劉曉燕(湖南省長沙市諾貝爾搖籃小學):幼小無縫銜接給孩子快樂童年
孫雙金(江蘇省南京市北京東路小學):“小學語文情智教學”讓兒童認知“暖”起來
李波(山東省鄒平縣明集鎮初級中學):“同讀同寫,主體發展”推動教師專業成長
李宗明(重慶市九龍坡區教師進修學院):區域教育發展新生態綜合改革提升教育質量
李珮(西南政法大學):校企聯合培養新聞傳播本科創新實務人才
楊友周(四川省達州市宣漢縣芭蕉鎮新農中心校):關愛留守兒童師生共寫“秀娟日記”
楊芳(中南大學):“專業+創業”教育引領創業探索
吳正憲團隊(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團隊研修提高農村教師執教能力
宋道曄(山東省青島市李滄區教育研究發展中心):小學習作教學內容體系構建與主題設計
張火丁(中國戲曲學院):在對外交流中傳播中國國粹藝術
張希彬(天津市靜?h教師進修學校):構建模式群培養高中生化學核心素養
張京華(湖南科技學院):“象牙塔”里的精神守望者
張浩(廣東省中山市紀中三鑫雙語學校):“幸福教室”讓學生在游戲中成長
陳娟(安徽省馬鞍山工業學校):引進德國雙元制讓中職教育本土化
易思蓉(西南交通大學):以信息化手段助推高鐵走向世界
周志英(北京市十一學校):研究學習路徑 服務學生個性發展
鄭祖旺(天津市濱海新區大港油田實驗中學):高中物理四個環節把教學融入生活
趙毅(重慶市梁平職業教育中心):有序教育讓職教學生更搶手
夏連輝(遼寧省撫順市撫順縣高中):“簡聯綱師善五法”點燃學生自主學習熱情
夏昆(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區新都一中):在人文藝術中給學生真善美的教育
徐夏民(江蘇省無錫機電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探索中職行知合一技能教學
高國希(復旦大學):“思修”慕課建設提升學生學習自主性
高金德(山東省臨沂市第二十中學):初中數學“根系化”教學 教是為了不教
唐彩斌(浙江省杭州市時代小學):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融合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海玉峰(寧夏吳忠市利通區盛元小學):創新習作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崔成林(山東省泰安市實驗學校):“思維碰撞”課堂的創建與實踐
崔志鈺(江蘇省南通市海門中等專業學校):微型游戲項目“雙載體”驅動教學
梁棟(天津市武清區楊村第一中學):在高中數學中運用自然式教學法
董志勇(北京大學):經濟學實驗教學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
蔣軍晶(浙江省杭州市天長小學):“群文閱讀”培養小學生“高級”閱讀能力
魯家寶(河南省信陽市羅山縣教育體育局教學研究室):自主探索分層嘗試“三環節”教學模式
曾靜平(北京郵電大學):媒介融合時代的電信傳播學科體系創新
謝讓扎西(四川省阿壩州壤塘縣上杜柯鄉中心校):摸索民族教育發展規律讓藏區孩子學得更好
雷家骕(清華大學):將創業教育融入專業教育
譚蘭霞(湖南省郴州市宜章縣思源實驗學校):“互聯網+”讓農村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薛志軍(山東省青島烹飪職業學校):將大賽融入教學提升學生綜合職業能力
薛法根(江蘇省蘇州市盛澤實驗小學):小學語文組塊教學促進言語智能發展
魏瑞霞(山東省東營市實驗學校):聚合團隊研究力量推動小學數學教學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