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初期,流行男子穿側面開襟的長袍,婦女穿旗袍,但很快,穿衣打扮與革命緊密聯系在一起,干部服、列寧裝作為新的時尚服飾,在短期內傳遍了全國。”不久前的一天,北京師范大學圖書館東側的一棟教學樓內,來自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勵耘實驗班學生張可心,結合同學在視頻中扮演的角色對每件服飾進行解析。
這是一堂藝術教育課,還是一堂歷史課?如果不接著聽這堂課,很多人不會想到,這其實是一堂思政課。
“如今,當我們重新回憶起那些代表著一個個時代的服飾詞語時,除了苦澀、辛酸、親切、甜蜜,還有不盡的感慨,同時也看到了一個更加開放、包容的中國。”張可心代表她所在的小組說。
這時,一直站在講臺下面聽講的任課教師熊曉琳走上講臺,說:“建國以來,服飾潮流的每一次變化,都折射出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進步與變革。這組同學給我們帶來的精彩梳理,讓我們再一次深刻感受到了新中國不同發展階段的社會變化,以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與時俱進。”
這堂熊曉琳任教的“毛澤東思想和概論課”一共有64學時。按照熊曉琳的設計,整個課程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由熊曉琳主講,她會在課堂上以音樂鑒賞和看電影的方式為學生講解歷史,使得這門以往在同學們印象中枯燥乏味的思政課變得生動有趣;第二階段以學生動手實踐為主,熊曉琳輔以點評;到第三階段,熊曉琳將進行梳理,將書本理論與具體實踐結合,讓學生對這門課有既宏觀又具象的理解。
記者所聽的這堂課,正好處在第二階段的中期,學生的實踐成果正開始逐一展示。熊曉琳將全班120人分成12個小組,每節課由幾個小組上臺做主題發言,每組學生需要從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等角度切入,選擇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探究,并最終形成主題發言,向全班講述該領域建國以來的變化。
熊曉琳說,的建設是“五位一體”的,缺一不可,從這樣的細節出發,可以更直觀地感受到整個國家、社會的發展。
“以前我覺得毛澤東思想和概論這門課與我們的專業關系不大,但其實很多同學的發言都比我想象中的有趣得多。”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學生劉自曉告訴記者。
劉自曉與他同組的學生們選擇研究的問題是“留學人數與歸國人數的變化”,他在其中負責數據統計與分析的工作。正是小組研究的這種學習模式,使得劉自曉這個原本對思政課不感興趣的學生也積極參與到了這門課程中來,并在小組研究中運用到自己所學的專業,“獲得了相當大的成就感”。
“熊老師的課,給人感覺授課方式很靈活,不是死記硬背式的教條考試型,而是盡量讓學生多參與多思考,每一堂課都有理論與實踐活動。”張可心說。
這種把教師的專題講解、學生的課堂討論、主題發言有機地結合起來,實現教與學互動的“雙主體”教學模式,是熊曉琳一直推崇和實踐的。
在熊曉琳開始上課之前,她都會鼓勵學生把近期關注的新聞在課上進行分享。熊曉琳說:“新聞分享環節的目的在于鼓勵大家關心身邊每天發生的事,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和分析這些問題。”
熊曉琳還大膽探索,精心設計了視頻、音頻講授法,她收集了70多首歌曲,從《北方風吹來十月的風》到《中國夢》,把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歷史生動地再現出來,讓學生眼前一亮。
“難怪熊老師的課被師兄師姐們稱為北師大最搶手的思政課,在注冊課程時總是第一個被搶完。”學生李靖新弘說,“上熊老師的課,既讓我們感到很放松,也能帶給我們各種啟迪。雖然課還沒上完,但我已感受到,自己的收獲遠遠超過了這門課的教材容量。” (記者 王強 實習生 丁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