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強,江蘇省鹽城師范學院經濟法政學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共黨史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在被查出身患惡性腫瘤后,病榻上指導論文,治療中完成書稿,把對工作、對馬克思主義的熱愛延續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
2012年10月29日,《光明日報》頭版頭條刊發《用生命守望馬克思主義陣地——“70后”教授王強的人生追求》,王強同志先進事跡在全國傳播,引起極大反響。教育部和江蘇省委在北京師范大學舉行王強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江蘇在全省高校系統和社科理論界召開王強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10余場。王強的妻子孫衛芳為報告團成員之一。
“在我心里,生命之樹常青”——孫衛芳寫給已逝丈夫王強的167封信
今天,我抑制萬千悲痛,站在報告會的講臺上。你走之后,來采訪的人絡繹不絕……一遍一遍回憶。矛盾和痛苦無時無刻不在纏繞我。作為妻子,我只想悄悄保留和你的所有回憶;可作為同行,我知道,你不是我一個人的。——摘自孫衛芳寫給丈夫的信
第一個清明,窗外下雨了,一如我的心情。前天去看你,站在你的墓前,一遍遍地擦拭著你的照片,眼淚止不住往下流……你依然那樣微笑地看著我,仿佛在說:“不要哭,要堅強,現在什么都要靠你。”——摘自孫衛芳寫給丈夫的信
用生命守望馬克思主義陣地的“70后”教授王強逝世已近三年。夜深人靜的時候,妻子孫衛芳就常常來到書房,坐在丈夫曾挑燈備課、著書寫作的位子上,把想和丈夫說的話一字一字敲下來,再發到丈夫的郵箱。
她說,一次次與丈夫的心靈對白,支撐著她重拾生活的勇氣。
“200多天了,我一刻也沒有停止過對你的思念。白天,我盡量把工作安排得滿些,讓自己累一點、沒有時間去想你,陽光、笑臉、堅強,留給家人和同事。可是夜深人靜時,我滿腦子都是你。”
“我經常夢見你在醫院最后一天的情形。‘老婆,我要喝水,……’說話時的你滿眼歉疚,好像在說:‘你看,我連喝水都要你幫我’。那日晚上,我堅持要和兒子送你去殯儀館,我很清楚,這是我們一家三口最后一次在一起了,從此我們將天各一方。和兒子坐在車上,你靜靜地躺在我身后,我一遍遍地幻想著你能和往常一樣,坐在我身邊,和我聊學科、聊科研。”
郵箱依然自動回復:郵件已收到,我會盡快給您回信。孫衛芳知道,丈夫一定收到了。
“昨天是端午節,一大早我就去看你了。風很大,墓園里只有我一個人,可能是前兩天下雨的緣故,碑前很干凈,照片上一點灰塵也沒有。默默地看著你,一遍遍撫摸著你的臉,即使一句話都不說,你也能聽懂我。還有四天就要高考了,兒子說還想像前兩次一樣,想讓爸爸陪著他,送他進考場……回來時,天上飄起了毛毛雨,不知道是你的淚還是我的淚。我們一起為兒子祈福,加油!”
“昌昌考上大學了,今天是報到的日子,來來往往互送了幾個來回,感覺到了兒子的不舍,但還是控制住眼淚把兒子勸走了。回到空蕩蕩的家,我的心也空落落的,坐在兒子的床邊,不知道今晚如何度過???????”
在孫衛芳寫給丈夫的信里,連續的“?”時常出現,無法抑制的思念、無窮無盡的困惑讓孫衛芳常常這樣詢問丈夫。
“昌昌已經開始新的生活,我也要以校為家,慢慢適應一個人的生活。有一件事我還沒有告訴你,昌昌最后選擇了審計學,是我鼓勵他選擇自己真正感興趣的學科,我想你一定是支持他的。”
在孫衛芳眼里,兒子越來越懂事了,但也因此才更加擔心。
“半學期過去了,昌兒在成長、進步,如愿考入了ACCA專業,順利通過了英語四級考試,性格也比以前開朗了。這學期ACCA的課程將開設,壓力和動力并存,你在天堂一定要為兒子祈福!”
當人們為王強的精神所感染時,孫衛芳超乎常人的堅強也讓身邊的人肅然起敬。身為鹽城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的她,堅持認真工作,用心愛護家庭。人們看到的是一個和王強一樣,對家庭負責、對黨的教育事業無比忠貞、對真理執著求索的“70后”青年馬克思主義者。
“今天有好消息帶給你。賈老師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成果正式出版了!你們經濟法政學院現在的教科研氛圍越來越濃,省教學成果獎、省部級以上社科基金項目、省重點教材和專著……數量都在增加。你的團隊也更加壯大了,年輕的幾個老師都進步很快。聽到這些你一定很開心。你念念不忘的就是這些。”
孫衛芳知道,學科建設是王強生前最為牽掛的事。這份牽掛,成了一批青年馬克思主義學者為之奮斗的方向。
“今天,我又一次來到你的墓前,快三年了,我給你寫了很多信,也常常去師范學院的紀念館里祭奠你。雖然有時只是只言片語,但一直把他們當作我的精神家園,也是一直以來我和你交流和傾訴的唯一方式。快三年了,還是害怕別人和我談及你,害怕有人觸及我永遠的痛。這座城市、這個家,你無處不在……”
“春天來了,綠色多了起來。你也許從未想過,你視之為本分的工作,感染了這么多人。作為你的妻子和同行,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撫養好孩子的同時,繼續完成你未竟的事業。在我心里,生命之樹常青。”
距離王強去世整整972天,孫衛芳寫下第167封信……(記者 鄭晉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