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改革,終于全面鋪開。
去年9月,上海版高考改革新政策及新方案【全文】正式亮相。今年4月24日,上海市教委公布了《上海市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實施辦法(試行)》和《上海市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試行)》。這份上海高考改革的細化配套方案,在經過今年2月份的公開征求意見之后,終于出臺了。
上海為什么選擇了這樣的改革新政策及新方案【全文】?
長久以來,社會對現行高考的意見頗多:一考定終身;唯分數論;忽視對考生綜合素質的評價……但另一方面,如果真的破除單一的總分錄取標準,一些公眾又心存疑慮:這還“公平”嗎?這決定了改革不可能“一步到位”。
而上海、浙江兩地正是被中央賦予了探索改革路徑的重任。在綜合公平性、教育科學性、社會接受程度、高中的教育連續性等基礎上,在有限的改革“可行集”中,上海提出了“兩依據一參考”的重要細化方案——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學生綜合素質評價。
首先,就前者來說,就是除語、數、外仍是高考統考科目外(其中外語最多可以考兩次),學生可在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和生命科學這6門中,自主選報3門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所獲成績再折算入高考總分。
有人或許會說:這不就是調整一兩門高考狀元多少分嗎,算什么改革?不是的。一者,這打破了過去的文理分科的涇渭分明,讓學生自主選擇在6門學科中任選3門科目參加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形成文理交叉。二者,3門自選科目將以等級性考試成績形式呈現在高校面前,打破以往高校只能參考1門“加一”科目的僵局,有助于引導不同高校依據自身辦學特色以及不同學科專業人才培養需要,對學生提出不同的科目要求,撬動“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高校招生改革。
也可能有人認為目前的改革新政策及新方案【全文】“步子邁得太小”,比如,既然改革是為了打破“一考定終身”,為什么外語考試最多只準考兩次,為什么不像托福、GRE那樣放開N次考試?其實,如果不限制考試次數,可能會誘導學生反反復復地考試、“刷分”,反而加重了學生負擔,決策部門其實已進行了反復斟酌。
其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則是改革的另一只手。
上海將建立統一的高中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管理系統,它不是那種主觀性強、內容缺乏“區分度”的學校評語,而是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可驗證的、方便高校招錄時篩選的真實記錄。它包括:學生的品德發展與公民素養(其中包括志愿服務、公益勞動累計時間等等);修習課程與學業成績(除了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和基礎型課程成績,還包括學生的拓展型課程、研究型課程學習經歷,以及通過相關管理部門嚴格審核的榮譽稱號等);身心建康與藝術修養(包括參加體育運動、藝術活動的經歷及表現水平等等);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主要指高中生在學校指導下的調查研究、社會實踐、創造發明等)……
也有人擔心,“綜合評價”是否會成為“造假”的溫床?在綜合素質評價的豐富性和可驗證性之間,改革新政策及新方案【全文】作了仔細權衡,進入信息平臺的都必須是可驗證性高的信息,且有信譽等級制度、公示與舉報投訴制度等監管舉措予以保障。比如,提供公益勞動的社會機構必須經過篩選和資質認定,相關信息才能被錄入到綜合素質評價信息平臺中;再比如,錄入信息管理系統的比賽活動項目和榮譽學生稱號等,有著嚴格的限定。
反過來,又有人會擔心:這樣管得是不是太死,學生的“閃光點”體現不出來?評價體系也做了“兜底保障”,留下“自我介紹”的空間。比如,一個高中生參加了上海馬拉松比賽,但從可核實性來說,這個比賽未必能進系統,怎么辦?就可以由學生主動寫在“自我介紹”中,方便高校招錄時“按圖索驥”。
有了這么一套包含了社會責任、藝術素養等方方面面內容的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就能倒逼學生漸漸擺脫“應試思維”,學會人生規劃、學會自我領導——高中三年,不僅是為了那一個三位數的高考總分。
目前的高考改革新政策及新方案【全文】,談不上完美,但畢竟邁出了這一步。大家不能葉公好龍,也不能吹毛求疵。古人說:“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改革雖不完美,但邁出一步就會有改變,呆在原地永遠不會有進步,只能反復炒“唯分數論”的冷飯。
其實,早報評論員也有親友的孩子,于去年進入高中學習,將成為改革的“第一批吃螃蟹者”;也就是在幾個月之后,他們將參加地理、信息技術等科目的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如果孩子們乃至家長、老師對于改革有那么一點“焦慮”,這可以理解,畢竟大家對之前的游戲規則已經駕輕就熟了。
所以,在這么一個時間節點上,對于經過各方反復討論、兼顧各種因素、已然公開征求意見的改革新政策及新方案【全文】,大家還需拿出樂觀其成的態度,不要輕易斷言“改革不成功”“進步不大”,給孩子們制造輿論壓力。
高考改革,上海邁出了這一步,祝“第一批吃螃蟹”的孩子們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