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鄧州市,城東的房價往往比市中心高出幾百元,而眾多房地產廣告中必定有這么一句:“住豪房,上名園。”是什么幼兒園被競相稱為“名園”,甚至影響了周邊的房價?
這所幼兒園就是鄧州市南陽幼師附屬實驗幼兒園,一所辦園僅有7年多的民辦公助園。那么,又是什么原因讓它如此出名呢?三個字:生態化。
理念生態化,在園3年影響孩子30年
“孩子需要什么樣的童年,幼兒園能給孩子什么樣的教育,這是我們時常思考的問題。”南陽幼師附屬實驗幼兒園園長李榮霞說,“陳鶴琴先生指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活動’,蒙臺梭利強調‘讓教育回歸自然、回歸人性’。辦園之初我們就提出‘以生態視野促進幼兒自然發展’的觀點,確立了‘回歸自然,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基于這樣的理念,從園所規劃、文化建設到課程設置、保育教育,南陽幼師附屬實驗幼兒園推出了一系列“生態化”落實措施:開辟了10畝地的小農莊園,開設了12個兒童工作體驗坊,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和體驗教育……李榮霞說:“我們所有的工作就是要將生態化理念深入師幼心靈,通過在園3年的教育影響孩子30年。”
引領家長是該園推廣生態化理念的另一法寶。“生態化育人理念的實施離不開家長的參與,教育一個孩子,需要培訓三代人。”李榮霞說。幼兒園每學期為家長舉辦兩次育兒講座,每月組織一次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沙龍,傳授育兒知識,交流育兒經驗,轉變家長教育理念。“孩子3歲半了,還不會自己吃飯,愁死我了。后來參加幼兒園的講座才知道,是由于孩子動手敏感期沒有抓住,加上爺爺奶奶過于溺愛事事包辦帶來的結果。”該園畢業的小朋友劉金一的媽媽說。
而談到教育家長,李榮霞則有許多感慨:“剛開始組織沙龍,許多家長要么當悶葫蘆,要么一張嘴就是別的園孩子已經會背多少首詩了,咱園怎么什么也不教。后來我們采取措施,只要家長發言就獎勵小禮品,還專門在園內雜志‘愛的教育’開設‘父母聊吧’,發表父母育兒感受和經驗,現在我們的沙龍是真正的溝通聚會。”
保教生態化,自然和體驗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占地10畝的生態動植物園,是這所幼兒園最生動的風景。東側有個果園,零散而有規律地種著柿子樹、桃樹、桔子樹等。樹下散養著小羊、珍珠雞、孔雀等。中間有個小水池,池中長著水草,游著魚蝦。水池南邊則籠養著小兔子、小鴿子。西側是一塊6畝左右的田地,種滿了各種蔬菜和農作物。一年四季,花香果碩,紅的辣椒、紫的茄子,為孩子們呈現了繽紛多彩的生態環境。
“生態園是孩子們重要的活動場所之一,他們全程參與植物的春耕夏播、秋收冬藏,親自喂養、照看小動物,探索大自然的神奇。”該園業務園長李君說,為充分利用這一陣地,幼兒園聘請了兩名專業人員對生態園進行管理,指導教師和幼兒飼養動物、種植農作物。
每個班級可以領養一種小動物,每天有動物管理員帶領幼兒去觀察、照看小動物。每班還可以認領幾棵果樹,植物園開辟了一塊試驗田,孩子們在植物管理員的帶領下,到果園和菜地澆水、施肥、除草。收獲時節,孩子們和老師一起動手采摘,蔬菜送往食堂成為當天的伙食,水果則分至班級讓大家一起分享。
“體驗是孩子自然成長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李君說,“因此,我們把‘社會’搬進幼兒園,讓孩子從‘自然人’轉化為‘社會人’。”寶貝銀行、寶貝廚房、警察局、魔法屋、郵政局……在該園的大廳和長廊里,設置著12個寶貝體驗工作坊。“工作坊中,孩子既可以是工作人員,也可以是消費者,比如到繪本館借閱圖書、到魔法屋觀看魔術、到廚房制作糕點或面點,都是要付點點幣的。同時,工作坊的所有工作人員,小郵差、小警察、管理員,都會收到相應的點點幣作為報酬。”李君說。
近日,記者到幼兒園參與了孩子們的體驗活動,只見寶貝廚房里,孩子們在教師的指導下,包餃子、做烤串、攤煎餅,5個電餅鐺一字排開,??作響,一派熱鬧場面;郵局里,孩子們一邊分撿園長和教師們給各班幼兒寫的“郵件”,一邊分頭送到各個班級……他們盡情地暢游其間,體驗不同的職業角色。
此外,幼兒園每月還會組織一次社會參訪,帶孩子們到棉紡廠、郵政局、超市等場所參觀學習;每周五下午在各班開展家政活動課,組織孩子們學做家務。“剛開始,許多家長甚至教師都不理解為什么要開展這些活動、開設這些課程,認為讓孩子們做飯、參觀郵政局,他們會嗎?懂嗎?隨著活動和課程的推進,孩子們展現出了超強的學習能力,他們的潛力讓心存疑慮的人目瞪口呆。現在大家逐漸意識到,我們開展的一切活動都是為了讓孩子能夠與生活更貼近,在生活中體驗、學習、成長。”李君自豪地說。
成長生態化,實現幼兒園的健康持續發展
“教師流動性大是民辦園發展的突出問題之一,許多園每年教師的流動率超過15%,有的甚至達到30%。但是,南陽幼師附屬實驗幼兒園成立7年來,除個別教師獨自回鄉辦園外,幾乎沒有教師流失,這不能不說是個奇跡。”鄧州市教體局主抓民辦教育工作的副局長石桂麗說。
“讓教師體面而有尊嚴地生活,是幼兒園的一貫追求。”李榮霞說,“首先,要充分認可他們的勞動和付出,我們園教師的工資超過公辦園同類教師的大有人在,只要肯付出,甚至有超出兩三倍的。其次,要真正關心教師,將教師作為學校發展的第一資源,不是索取教師的價值,而是引領他們專業化成長。”
近年來,該園采取“請進來,送出去”的做法,邀請幼教專家進園培訓指導教師,選派近80位骨干教師赴各地名園參觀學習,并與一些幼兒園結成幫扶對子,參與其培訓研討活動。同時,幼兒園放手發動教師開展、開發符合本園兒童和實際的活動與課程,積極嘗試,勇于創新,形成了一套適合孩子發展的園本課程。
“課不會上,大家手把手教我,不知道怎么管孩子,大家貼心地幫我,班級有問題,領導們和我一起解決……在幼兒園,我有一種回到家的感覺。”去年新招聘的教師馬珂說。
“一支獨秀不是春。”在自我發展的同時,該園還充分利用資源優勢,積極發揮輻射引領作用,自從被鄧州市教體局定為全市幼兒園園長、骨干教師培訓基地后,已對全市各鄉鎮的幼兒園園長進行了8期集中培訓。
“生態成長是我們的基本理念,市場需求不旺盛、師資條件達不到,我們堅決不辦分園。接下來,我們要研究的是如何在生態化的管理下,更好地為孩子和家長提供優質服務,讓更多的孩子在愛和自由中自然成長。”李榮霞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