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我們習慣了象牙塔里的日子,以不變應萬變,顯得我們成熟而穩健;不跟風不逐流,被認為是從容淡定。如今,時代穿越風馳電掣,世紀追問撲面而來,當教育再也關不住自家大門的時候,還是索性跳入社會的瀚海。
年末,一部美國大片《星際穿越》風靡中國影院,3個小時跨越多維空間的關于人類生存的探索激發了國人對未來的想象,更是掀起了一股跨界穿越的思維旋風。
這個時代的迅猛變化,正如《星際穿越》的劇烈沖擊,給學校教育帶來從未有過的挑戰,我們再也不能用關門的辦法去隔離學習與生活、無視學校與世界各個角落之間無法抗拒的“連接”。
堅守的困惑,抉擇的艱難,教育,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需要面對如此多的波詭云譎和氣象萬千。
當教育的大門再也關不起來的時候,七嘴八舌論變革,眾說紛紜說創新。
社會不再旁觀。社會對教育變革的訴求,急不可待;社會與教育的交鋒,短兵相接。
教育的大門,再也關不起來了。
房檐滴水,年年照舊。曾幾何時,我們早就習慣了象牙塔里的日子,以不變應萬變,顯得我們成熟而穩健;不跟風不逐流,被認為是從容淡定。從農業經濟、工業革命到數字時代,100年的變遷讓社會天翻地覆,但今天的學校卻與100年前出奇地相似。
“唯一辦事聰明的是裁縫。他每次總要把我的尺寸重新量一番,而其他的人,老拖著舊尺碼不放。”蕭伯納昨日的嘲諷常常讓今天的我們尷尬,如果我們試圖變為那位聰明的裁縫,就必須打開教育的圍墻,去丈量社會的訴求、未來的呼喚和世界的心跳。
風馳電掣的時代穿越,撲面而來的世紀追問,當教育再也關不住自家大門的時候,還是索性跳入社會的瀚海。
“因循二字,從來誤盡英雄。”早在100多年前,俄國著名數學家馬爾科夫就曾諄諄告誡我們:“任何一個進步的體系,也都是開放的,不然,就會喪失其發展的可能性,因而也就會喪失其進步性的特點。”
深呼吸,抬頭望遠,張開我們的臂膀,擁抱那個我們本該擁抱的社會,與之共舞,與之共贏。
2015將是變革之年,需要我們在變與不變中做出堅守與突破的選擇。
撥開“學區制”的霾
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定》,讓“試行學區制”第一次出現在黨的綱領性文件中。
應該說,這為我們今后很長一個時期政府公共教育的發展模式,提供了一個具有方向感和操作性的指南。
然而,在還沒有弄清“學區制”的情況下,許多地區的官員們便開始生吞活剝,他們甚至連三中全會《決定》中的“試行”都給忘記了,立馬在自己的管轄范圍內疾風驟雨般地推行“學區制”。有的組建教育集團,一夜之間,十幾所學校翻牌,讓名校成為托拉斯;有的增加管理層次,在學校和教育主管部門之間,又多了一層“婆婆”;有的則重新劃分教育主管部門中層處室和直屬單位的職能,讓他們分區連片管理學校,如此等等。
嚴格地說,“學區制”是一個特定的概念。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治理結構,它只有成為一個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組織,才能承擔起政府與公民所賦予和期待的責任。責權利相統一,向來是構建任何一個組織或管理層次的首要原則。因而,真正的“學區制”必須“制”字當前,認真厘清每一個學區所擁有的責任,以及履行如此責任所必需的權力。
從這個意義上說,目前以縣、區行政區劃形成的公共教育基本管理單位,基本具備了這樣的“學區制”要素,作為獨立的法人實體,他們的責權利在制度設計上是相對完整的。現在的問題是,由于依附于行政區劃而形成的學區管理單位過大,學校發展難以均衡,就近入學更是無法實施。面對這樣的矛盾,在短期內又不可能完全脫離行政區劃設定學區的情況下,我們應當如何面對?
我們的建議是,從“學區管理”起步,逐漸逼近“學區制”。根據目前各地教育管理體制的現狀,“學區管理”模式應該把握好兩個要素,即模塊化管理和扁平化結構。
所謂模塊化管理,是將行政區劃中的義務教育學校和所屬的就學范圍,按照一定的原則,劃分為若干個組團。條件成熟時,也可將高中學校劃入其中(但目前尚不具備條件,這必須與整個社會轉型的進度同步操作,切不可操之過急)。這樣形成的學區,我們不妨稱之為學區管理模塊,由于權利賦給、財稅體制、資源流動等制度要素在法律法規框架下無法在這樣的“學區”內實現,因而,就萬不可將之“學區制”,更不能賦予相應的行政權力。沒有法人地位的組織自然沒有責任壓力,而沒有明確責任壓力的組織,一旦行政賦予了一定的權力,就很容易迷失權力的價值取向,不僅權力的邊界越來越模糊,尤其值得警惕的是,極可能形成以自我利益為中心的權力,這樣的權力對被管理者來說無疑是更多的災難。
因而,為了便于實現公共教育的發展目標,解決當前義務教育普遍存在的難題,我們完全可以實施“學區管理”,將這樣的一個個模塊化社區作為規劃事業、調配資源、方便就學的管理單位。所有學區的管理主體,仍然是上一級具有法人地位的區域教育行政部門,而不是增加一個新的管理層級。
說到這里,扁平化結構就不言自明了。任何一項改革,都應該以調動育人主體——學校的積極性、激發學校的活力為目標,任何僅僅希望便于管理者掌控的改革都不會得到基層學校、老師、校長的擁護,也就不會具有生命力。因而,目前有些地區所進行的集團化管理、學區制改革,在學校和教育行政部門之間加一些“婆婆”,是逆時代發展之潮流的,也是早在上個世紀就被國務院明令禁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