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近日,遭“200名村民聯名驅逐”的四川南充艾滋男童坤坤已進入當地某小學就讀。但是,有專家估計,類似坤坤這樣患有艾滋病的14歲以下兒童全國約有8000人左右。如果都進入學校,正常學習和生活,有可能引發多大范圍的家長恐慌?那么,如何保障這部分兒童的受教育權?艾滋病兒童在普通學校就讀是否可行,有哪些風險,具體應如何操作?本期刊發兩篇評論文章,以期對艾滋病兒童上學問題有更深入的理解。
艾滋病兒童入學只是人生開端
艾滋病兒童正常入學,不是理論問題,而是操作問題,不是方向問題,而是分寸問題。
■顧駿
從理論上說,艾滋病兒童入學之難,難在兩種權利的平衡;纪瘧硎芊梢幎ǖ氖芙逃龣嗬绕涫轻t學上已經證明的像坤坤這樣的艾滋病病毒攜帶者,只要治療得早,治療得當,通過長期規范的服藥治療,可以將艾滋病病毒含量逐漸降低,直至檢測不出,到時其傳染性幾乎為零。但是,這一結論提出了兩個問題。
第一,患者可以長期生存,因此他們需要正常的生活。2006年,國務院頒布了《艾滋病防治條例》,其中明確規定“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屬享有的婚姻、就業、就醫、入學等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艾滋病兒童不但需要接受教育,實現自身的發展,而且只有進入普通學校,而不是某種“特殊學!保拍軐崿F當下的正常成長和未來的“正常生活”。
第二,因為可以達到“零傳染性”,艾滋病兒童也應得到正常生活的機會。艾滋病不但具有傳染性,且具有終身難以治愈的特點,所以艾滋病患者能否實現正常生活,不但取決于他們自身的意愿,還取決于他們對他人的影響!傲銈魅拘浴闭f明已不構成對他人的威脅,融入正常社會生活對患者是必要的,對公眾也是可以乃至應該接受的。
然而,艾滋病兒童正常入學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不代表同學及其家長擔心就是多余的,甚至只是“無知的表現”。畢竟目前患童尚在治療的初期階段,體內病毒尚未達到“檢測不出、零傳染性”的程度,客觀上傳染可能性還是存在的。而且,兒童天性好動,同在一個教室之內,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