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高考移民”,是維護考試公平的重要舉措,除了要把好高考報名資格審核關,加強高中學籍管理也是重要手段。
■汪明
戶口已經遷入內蒙古自治區,卻不能在當地報名參加高考——近日,數百名考生家長因此頻繁到有關部門反映問題,要求允許孩子高考。而內蒙古有關部門查實,這其中絕大多數考生是在內蒙古“空掛學籍”,屬于需治理的“高考移民”對象。(12月21日新華網)
“高考移民”問題由來已久,其根本原因是目前高考錄取中,各省份存在的高考錄取分數差和不同的錄取率。“高考移民”的手段、方式也是五花八門,比如新聞中提到的,把學生戶口遷入到內蒙古某旗縣,然后到其他旗縣辦理假學籍或“空掛學籍”,每逢學業水平考試等重要節點就回來考試,其余時間均在原籍就讀,這是目前“高考移民”的主要操作手法。為了維護考試公平,近年來各地不斷加大對“高考移民”的治理力度,但類似現象仍屢禁不止,需要引起相關部門重視。
《內蒙古自治區普通高校招生報名工作實施辦法》規定:戶籍從區外遷入我區的人員,截至4月1日,須符合以下三個條件方可在其戶籍地報考,并可參與本、專科院校錄取:(1)本人具有我區高中階段學校(含中等職業學校)學籍且連續就讀滿2年;(2)本人取得我區戶籍滿2年;(3)家長在我區擁有合法穩定住所、合法職業且納稅(或按國家規定參加社會保險)均滿2年。很顯然,從外省市遷入內蒙古的學生,要想在當地參加高考,必須滿足上述三個條件。為此,一些家長在“學籍”上鉆起了政策“空子”,而一些高中學校也違反學籍管理的相關規定,為家長大開綠燈。據報道,呼和浩特市教育局日前對當地兩所民辦中學突擊檢查發現,持自治區外身份證號的690名學生中,有590人不在本校實際就讀,其中大多“空掛學籍”。應當承認,“虛假學籍”目前在各地并不鮮見,一人多籍、人籍分離、有人無籍等問題仍然存在,而類似的學籍管理漏洞,在一定程度上對“高考移民”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
治理“高考移民”,還要進一步加強高中學籍管理。2013年教育部出臺了《中小學生學籍管理辦法》,為進一步加強高中學籍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