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至18日,第一屆全國基礎教育課程教學改革研討會在成都市舉行。研討會由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四川省教育廳主辦,四川省教育科學研究所、錦江區人民政府承辦。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王湛、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副司長申繼亮、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主任田慧生、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團總督學劉東出席會議。來自全國各地的教育專家、知名學者等300余人圍繞如何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和“教育規劃綱要”、落實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進行了深入研討。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副主任劉月霞說,會議旨在引領基礎教育教學改革方向,分享教學改革經驗與成果,研討教學改革中的熱點難點問題,探索深化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學改革的新路徑和新策略。研討會上,申繼亮作了題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進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的報告;田慧生作了題為“走向深度學習”的報告;北京市十一學校校長李希貴以“為每一位學生的學習而設計”為題,介紹了學校構建適合每一位學生個性發展的課程體系的做法;錦江區教育局局長吳海樂以“多元課程,多元發展”為題,介紹了錦江區推進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與實踐。此外,專家們還專題研究了課程改革中如何做好頂層設計和推動基層教師的探索與創新、教學改革的根本任務與基本走向、“深度學習”的實踐策略等基礎教育課程教學改革難點與熱點問題。劉東在會上表示,四川省積極開展省級地方課程的研究與建設,深入推進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化,指導中小學深度開發校本課程資源,以校本課程引領學校特色發展。全省中小學建立起了以校為本的教研制度,共建成五批次共400所“校本研修示范校”;每年評選每個學科不低于20節、共計500余節省級優質課,引領教師深度參與課堂教學改革;推進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舉辦了深受學校和教師歡迎的全省首屆微課大賽;每四年開展1次“省政府教學成果獎”評選表彰,目前已完成五屆,共有1200余項成果獲獎;多項課改成果獲國家級獎勵,首屆國家教學成果基礎教育類獲獎項目我省獲獎數達20項。會議期間,與會代表通過參觀校園、聽取報告、觀摩課堂、參與活動等,了解學校課程建設情況。鹽道街小學的“鹽道”課程、嬌子小學的“君子安雅”課程、七中育才學校以“深度教學,品質課堂”的課堂教學改革、七中育才三圣分校“基于創新學案下的表現性教學研究”實踐研究等,給參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