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考承諾書”事件錯就錯在沒有主動為學生提供多元發展的空間,武斷地代學生做選擇。假如讓學生自己去選擇未來發展方向,結果將截然不同。
■凌宗偉
在以升學為主要標準衡量學校辦學質量的潛規則下,學校通過各種手段逼迫部分學生放棄高考,以提升學校的高考本科率和升學率,早已不算新聞。但像上海某中學部分高二班級公然要求部分考生簽“棄考承諾書”,申明放棄“加一”學科,轉而參加春季高考或專科自主招生,這種做法倒也鮮見。
該中學受爭議之處,不止在創制出“棄考承諾書”,由學生、家長、學校三方簽字畫押,讓原本偷偷摸摸地剝奪學生高考權利的陰謀變成白紙黑字的“陽謀”,以期達到“契約”的法律效果,讓學生家長不可反悔,更為可怕的是,事情被媒體關注后的言之鑿鑿:少數學生“能力不足”,“態度不端”。
該校校長說:“在高二年級的四個班級中,只有其中一個班共42名同學收到了承諾書,但目前已被我們全部收回!彼瑫r表示,網上對“承諾書”的解讀存在一些誤區,并非要求“年級排名90名后的考生放棄高考”,而是針對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中“加一”學科排名90名以后的學生,以及多次未按要求完成作業的學生。副校長則表示,向學生下發承諾書的初衷,是希望剛剛升入高二年級的學生,端正學習態度,加強對“加一”課程的重視。
這樣的做法和解釋實有違職業操守,讓人大跌眼鏡。不寫“承諾書”也不意味著學習態度不端正,更不等于不重視“加一”課程。讓學生寫”承諾書”放棄參加春季高考,本身就是對學生權利的侵犯。這樣的做法盡管有著冠冕堂皇的理由,但其實是無視教育常識,踐踏學生權益!皸壙汲兄Z書”的背后是“唯升學率”和“唯本科率”的教育觀。從現實的生態和體制來看,升學率、本科率的確是每所高中頭上的緊箍咒。但學校管理者還要想到,君子愛“分”,取之有道。即便追求高本科率、高優分率,也要走提高課堂教學的正道,更何況生學率、本科率絕對不是學校教育的全部。
從學生生長的歷程來看,高中生正處于求知欲旺盛的階段,督促他們學習重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應以鼓勵和引導為主。強制分流不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