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理工大學應用科學學院(以下簡稱“學院”)位于歷史文化名城贛州的章江之濱??贛州市客家大道156號,系首批(2003年12月)經國家教育部確認的249所獨立學院之一。
一、歷史沿革
學院于2001年4月由江西理工大學(原南方冶金學院)與江西虹聯實業公司簽訂聯合辦學協議按新機制、新模式創建的獨立學院。2001年8月1日,經江西省教育廳、江西省發展計劃委員會聯合下發批文《關于同意試辦南方冶金學院西點學院的批復》(贛教計字[2001]198號)批準設立,當時取名為南方冶金學院西點學院;于2002年2月9日、2004年5月18日分別更名為南方冶金學院應用科學學院(贛教計字[2002]15號)和江西理工大學應用科學學院(理工發[2004]6號)。于2003年12月國家教育部正式確認為獨立學院(教發函[2003]543號),于2005年初先后以優異成績接受了國家教育部和江西省教育廳對學院辦學條件和教學工作的專項檢查。2007年起,學院開始獨立頒發“江西理工大學應用科學學院”畢業證書;2012年5月,學院獲批學士學位授予單位并于同年起獨立頒發“江西理工大學應用科學學院”學位證書。
二、辦學理念
歷經十六年的探索與發展,學院圍繞“辦一所什么樣的獨立學院,怎樣辦好這所獨立學院”,不懈求索,勇于實踐,發展路徑在探索中逐步清晰,辦學思路在實踐中更加明確。學院以十年院慶為契機,對十年辦學歷程進行了認真的梳理、反思、總結;總結凝練了應科精神、應科經驗、應科風格、應科作風、應科品質。其中:
應科精神:善抓機遇、團結進取、敬業奉獻、志在一流;
應科風格:創新、開放、人文、和諧;
應科品質:“三實”,即基礎扎實、工作踏實、為人誠實;“四會”,即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做事;“四不唯”即不唯古、不唯上、不唯書、不唯洋。
應科經驗:
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三實四會的育人宗旨;
始終堅持艱苦奮斗、敬業奉獻的創業精神;
始終堅持團結進取、務實高效的工作作風;
始終堅持包容并蓄、開明開放的創新理念;
始終堅持質量立校、志在一流的辦學目標;
始終堅持服務至上、崇尚和諧的人文情懷。
應科作風:
解放思想要更加大膽;分析形勢要更加深刻;
總結經驗要更加理性;研究問題要更加深入;
正視差距要更加豁達;統一認識要更加迅速;
瞄準目標要更加具體;提出對策要更加務實;
整體推進要更加穩健;工作生活要更加快樂。
三、辦學定位
1、學院類型:以工科為主、多學科的應用技術型普通本科高校。
2、學科專業: 構建以工為主,經、理、文、管、法、教等多學科相支撐、協調發展、重點突出、結構合理、特色鮮明的學科專業結構。
3、服務面向:立足江西,面向全國,服務地方,服務有色金屬和鋼鐵行業。
4、培養目標:恪守“厚基礎、寬口徑、強技能、拓視野”的原則,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三實、四會、四不唯”應用型人才。
5、發展目標:建設有特色高水平應用技術大學,綜合實力進入全國獨立學院排名前列、成為中國有色及冶金行業的應用型人才培養基地和全國有較大影響的獨立學院。
四、基礎設施
學院擁有校園占地達1100畝,校舍建筑總面積259886平方米,教學及輔助用房、行政用房總面積158962平方米。學院共有教學儀器設備近萬臺套,總值近億元;建成校內專業實驗室100多個;教學用計算機3000多臺;學院圖書館紙質中文圖書館藏總量達到80萬冊,同時與江西理工大學200余萬冊的圖書資源實現了學院共享。中文電子期刊數據庫5個,外文電子期刊數據庫11個,電子圖書數據庫6種,學位論文數據庫4個,綜合數據庫8個,年鑒和數據庫2個,apabi中國報紙資源全文數據庫1個,共計100多萬冊的電子圖書。
五、教學機構
學院現設有建設工程系、機電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經濟管理系、人文科學系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科研部等五系一部。
六、學科與專業
學院目前設有工程造價、交通工程、工程管理、土木工程、測繪工程、礦物加工工程、采礦工程、資源勘查工程、機械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汽車服務工程、建筑電氣與智能化、機械電子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冶金工程、金屬材料工程、自動化、物聯網工程、網絡工程、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電子商務、工商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會計學、市場營銷、資產評估、葡萄牙語、英語、法學、數字媒體藝術、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工業設計、工業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安全工程、信息與計算科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等43個專業。
七、師資隊伍
學院擁有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學院擁有教職工580人,其中,專任教師376人。學院教師中具有副高及以上專業技術資格的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32.9%。專任教師中具有碩士、博士學位的教師318人。
八、教學科研
在教學管理方面,學院根據大學生考研、就業創業、考證、考公務員等不同需求,進行針對性更強的課程教學,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近年來,幾度修訂了人才培養方案,推進分級分類教學改革,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注重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優化公共基礎類課程的設置,積極推進應用型人才培養教育教學改革。,我院積極進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整體優化、系統構建了實踐教學體系,凸顯了因材施教、因需施教,對全院公選課模塊進行拓展,大力引進爾雅通識課,使課程廣度得以延展,為學生個性化選課提供了可能;同時,把創新創業教育納入人才培養體系中,設置了10個學分的創新創業實踐平臺教學。10月,使用面積900m2的院內大學生創業園項目一期建成投入并使用,已有同科造價咨詢建筑設計培訓中心等10個建筑類、電商類企業入駐。二期項目使用面積近1100平方米也將于近期竣工。目前,學院與中軟國際、深圳市訊方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申報的2個“創新創業改革項目”獲教育部立項并已開班育人。
在科研工作方面,學院堅持以研帶教,以教促研,教師科研成果逐年在數量和質量上都有突破。,我院獲授權發明專利數3項,教師出版專著2部,完成省部級課題立項5項,新增立項總經費200.3萬,新增到賬經費164.95萬。與同類院校相比,成績較好。
九、國際合作與聯合辦學
學院堅持開放辦學,通過學歷教育、非學歷教育及師生短期交流等多種形式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近年來,學院已成功與泰國宋卡王子大學等多所國外高校開展了包含碩士、本科、非學歷3+1、交換生留學在內的多種合作辦學項目;同時,學院還與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等一批國外高校建立了交流關系,為開展更廣泛合作打下了基礎。此外,學院積極開展了多種多樣的海外帶薪實習、互惠生、帶薪短期工作等合作項目,范圍覆蓋美國、德國、荷蘭、比利時、奧地利和新西蘭等國家。學院大力選送教師赴國外參加國際交流或短期培訓,努力提升教師的國際意識,為逐步推進學院雙語教師人才隊伍的建設工作奠定基礎。
十、招生與就業
1.招生。學院屬普通高校計劃內招生,在省內本科錄取批次中屬第二批本科B批次,學院面向全國30個省(直轄市、自治區)招生,現有在校學生8千余人。
2.畢業生就業。學院緊緊圍繞具有“三實”、“四會”品質和“四不唯”的創新精神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構建實踐教學課程體系以及相應的教學管理體系。根據社會市場需求,我院實行了“3+1”訂單培養模式,先后與多家協作單位簽訂了訂單培養學生協議;根據諸多用人單位的需要,與用人單位開展聯合辦班,逐步實施“3+1”或“2+2”的培養模式。十六年來,我院累計培養畢業生2萬5千余人,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0%以上,畢業生受到了就業單位的普遍歡迎和社會的廣泛贊譽。5月,我院在全省高校就業工作檢查評估中再次榮獲就業工作“優秀等級學校”稱號。
十一、育人成果
建院以來,學院已向社會輸送了2萬5千多名素質優良的本科畢業生,受到用人單位的許多好評。其中先后有近1000名學生考取了廈門大學等高校的碩士研究生,數百名學生被錄用為大學生村官、國家公務員、西部志愿計劃選調生等,畢業生就業率均在90%以上。人才培養的各種可比性質量指標始終處于全省同類院校的領先行列。近年來,學院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江西省大學生電子電腦科技大賽等各類大賽中屢獲佳績,均名列全省同類高校前茅。,我院學生參各級各類學科、專業競賽39項,獲得國家和省級獎項數百人,獲獎率高達28.67‰;其中獲國家級獎項近100人,獲獎率高達9.64‰;具有代表性的有: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中,獲得國家二等獎3項,江西省一等獎1項,三等獎5項,創下我院近年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獲獎項數最高的記錄;在第九屆全國大學生網絡商務創新應用大賽全國總決賽獲得二等獎,在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江西賽區)中,我院獲二等獎一項,三等獎四項;在江西省大學生物理創新競賽中,獲二等獎一項,三等獎兩項;在2016“商業貿促杯”內地與港澳地區數字經濟創新創業競賽中,我院榮獲銀獎;這樣的成績單,在全省乃至全國同類院校中,是可圈可點的!
學院高度重視文化育人,,涌現出吳娟秀、唐春雨等一批“見義勇為、樂于助人”學生先進典型,經濟管理系團總支獲評全國高校“活力團支部”。這些喜人的成績將激勵我院在未來深化教學改革、提升辦學質量上奮勇前行。
十二、主要榮譽
近年來,我院先后獲“改革開放30年中國十大品牌獨立學院”、“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等國家級榮譽近十項,“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進集體”、“全省教育系統規范管理年、創新發展年活動先進單位”等省級榮譽20余項。
十三、 綜合實力
在聚志愿《中國大學評價》中位列全國獨立學院排行榜第36名,在江西省獨立學院排行中位居第2。經過十余年的建設,學院已發展成為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同類高校前列、享有良好社會聲譽的應用型本科大學!(數據截止2017年2月)
地 址:江西省贛州市客家大道156號 郵編:341000
網 址:http://www.asc.jx.cn
電 話:0797-8312898(院辦)/8312603(就業)/8312688(招生)/8312630(人才引進)
傳 真:0797-8312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