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重慶工程學院招生網和江西招生考試院公布的錄取數據,江西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績在473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89758名左右,才可以考上重慶工程學院,不過每年重慶工程學院在江西招生人數不同、試卷難度也不同,所以錄取的分數也不會相同。
一、江西高考多少分可以上重慶工程學院
1、江西高考2022年考生上重慶工程學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7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9758名;
2、江西高考2021年考生上重慶工程學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7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6750名;
3、江西高考2020年考生上重慶工程學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8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6429名;
4、江西高考2022年考生上重慶工程學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49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2969名;
5、江西高考2021年考生上重慶工程學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52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2582名;
6、江西高考2020年考生上重慶工程學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50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4866名;
二、重慶工程學院在江西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重慶工程學院在江西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江西 | 理科 | 本二 | 473 | 89758 | 市教委 |
2022 | 江西 | 文科 | 本二 | 498 | 32969 | 市教委 |
2、2021年重慶工程學院在江西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江西 | 理科 | 本二 | 475 | 86750 | 市教委 |
2021 | 江西 | 文科 | 本二 | 521 | 32582 | 市教委 |
3、2020年重慶工程學院在江西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江西 | 理科 | 本二 | 483 | 86429 | 市教委 |
2020 | 江西 | 文科 | 本二 | 500 | 34866 | 市教委 |
新高考志愿填報需要注意什么
首先、立足高考成績,這是志愿填報的最重要依據,如果高考分數一塌糊涂,其他的想法都只能是胡思亂想、不切實際。2020年高考已經結束一段時間了,各地新高考成績也已經全部發榜,接下來填報志新高考愿就成為了考生的重中之重;怎樣志愿填報,最主要的依據當然是高考成績,高考分數的高低好壞,可以說直接決定著,你將能夠讀什么樣的大學和專業。
其次、遵從內心,就是在立足高考成績的前提下,依據個人的興趣愛好,選擇自己比較理想的大學和專業,力爭夢想成真。考生在正視新高考成績這個最大現實的前提下,才能充分考慮個人的興趣愛好,否則就是脫離實際、一事無成;因為我們都是社會的人,離不開社會的現實需要,只有擺正自己的位置,才能不會與社會脫節,才能在社會中發揮更好的作用。
高考志愿填報方法
1、根據位次確定大學,由于每年考生人數、試題難度、高校招生計劃都可能有變化,每一年的院校錄取分數線會有波動,但是排名是相對穩定的,因此考生最好采用排名法對自身報考進行定位。
2、根據興趣能力明確專業方向,志愿填報之前,考生要對自己的興趣、能力和性格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一個專業的就業率再高,如果自己不感興趣,就很難憑借理性和毅力學好,有時連畢業都成問題,因此考生一定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專業。
3、優選目標志愿,所謂優選,就是在前兩步圈定可以報考的院校和專業后,進行組合取舍。這一步需要考慮的是如何讓自己的志愿更穩妥,確保每個院校的每個專業都心中有數。
4、根據往年錄取數據做好排序,在填報志愿時,考生應該將最想上、預計門檻高的院校放在前面,將錄取幾率大的院校放在后面,也就是為報考設保底院校。把握沖穩保大原則,沖一沖不要盲目亂沖,穩一穩要重點考慮專業及自己比較滿意的高校,保一保要選好保底學校,避免高分低就。
三、重慶工程學院學校介紹
重慶工程學院簡介(2021年) ◆ 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 中央財政支持建設院校 ◆ 全國物聯網技術應用人才培養基地 ◆ 全國動漫游戲產業人才培養基地 ◆ 重慶市軟件產業人才培養基地 ◆ 重慶市創意產業人才培養基地 ◆ 重慶市大學生創業示范基地 ◆ 重慶市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先進集體 ◆ 重慶市黨建工作示范高校 ◆ 首批全國高校黨建工作樣板支部 ◆ 重慶市依法治校示范校 學校概況 重慶工程學院是經國家教育部批準設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建校以來,學校緊跟國家*高等教育改革發展脈搏,以服務國家戰略和地方(行業)經濟社會發展為己任,堅持應用型辦學定位,形成了以工學為主,管理學、藝術學、文學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體系。學校以“信息技術+”為專業培養特色,開設有軟件、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電子信息、數字藝術、智能建造、電子商務等領域共24個本科專業(群),已培養了35000多名“理論基礎好、綜合素質高、專業能力強”的高素質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學校地處直轄市重慶,建有南泉和雙橋兩個校區,在校學生15000余人。南泉校區位于歷史文化底蘊厚重的南溫泉風景區,雙橋校區坐落在風景秀麗的大足龍水湖畔。校園占地810余畝,校舍建筑面積35余萬平方米,圖書館藏書208萬冊(含電子圖書93萬冊)。學校現有教師930余人,專任教師中具有副高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教師占比40.72%,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占比77.99%,專業教師中“雙師型”教師占比74.39%。“虛擬現實(VR)應用技術研究團隊”和“工業物聯網智能制造應用技術研究團隊”被授予市級高校創新團隊。 學校建有現代化的教學大樓、實驗大樓、信息科技大樓、學術報告廳、大學生服務中心和創新創業園,以及標準化塑膠田徑運動場和籃球場、網球場、羽毛球場等體育教學活動中心。建有軟件開發與大數據技術、計算機科學與云計算、物聯網與智慧城市、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工程、數字創意與虛擬現實技術、土木工程與智能建造、電子商務與大數據應用等8個實驗教學中心,下設100余個專業實驗室、20多個科技活動與創新中心。與騰訊云、阿里巴巴集團、無錫中興教育、奇安信科技集團等知名企業開展專業共建、協同育人,并與新華三、浙江大華、京東、旭碩科技、軟通動力、浙江中科視傳、永輝超市等企業共建了可滿足學生實習需要的校外實踐教學基地230余個,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校內外實習實訓條件和就業服務。 學校創新創業園是重慶市大學生創業示范基地、重慶市大學生微企創業孵化園、重慶市首批眾創空間、重慶市巴南區大學生創業園,同時被團中央、團市委認定為“青年創業就業見習基地”“青年創新創業學院教學基地”,為學校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搭建了良好的平臺。 學校圍繞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堅持“以創新促學業、以創新促就業、以創新促創業”的工作思路,通過“以賽促教、以賽促學”有力地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近三年來,學生在全國大學生“挑戰杯”創業大賽、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藍橋杯全國軟件和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大賽、“中國軟件杯”大學生軟件設計大賽、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全國高校數字藝術作品大賽等國家及省市級學科競賽中榮獲1400余項獎勵,在同類院校中位居前列。經第三方社會機構評估,學校近五年畢業生就業率均達到95%以上,一大批優秀學子被世界500強等知名企業錄用,部分學子響應黨和國家號召到國家機關、事業單位、部隊等參與基層建設,部分學子到國內外高校繼續深造,還有部分自主創業者成為了優秀企業家。學校被重慶市教育委員會授予“重慶市普通高校就業創業工作先進集體”。 “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面向*,學校將按照中央“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要求,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辦人民滿意的高等教育為宗旨,扎實推進*本科教育質量提升計劃,以新工科建設為抓手,抓住國家加快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等產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同各產業深度融合的契機,以跨越式姿態,朝著辦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工程技術大學目標奮力前行。 辦學特色 堅持“校企合作、產教融合”辦學模式,立足“信息技術+”的專業培養特色,通過共建產(行)業學院、共建專業、共建實驗室以及實踐教學基地等多種形式,開展校企深度融合,建有“騰訊云大數據學院”“中興ICT學院”“仙桃國際大數據產業學院”及“阿里巴巴新零售人才孵化基地”等產(行)業學院(基地)4個。與深信服、重慶華日軟件、慧與(中國)、新華三、重慶金科建筑設計院等為代表的知名企業共建專業4個,共建實驗室、大師工作室10個。此外,還建有“金融大數據智能應用重慶市高校工程研究中心”、“重慶市數字影視與新媒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華文化動漫研發傳播中心”等一批市級科研平臺,為學校各專業緊跟產(行)業技術發展步伐奠定了基礎。 產、學、研、用的有機結合,取得豐碩成果。2016年學校獲批重慶市應用型本科整體轉型發展試點高校,2017年學校成為全國應用技術大學(學院)聯盟成員,2018年學校軟件與人工智能學院獲批重慶市普通本科高校新型二級學院建設立項;物聯網工程專業獲批重慶市本科高校一流專業,軟件工程學科為重慶市高等學校“十三五”市級重點培育學科,軟件工程、物聯網工程專業為重慶市本科高校“三特行動計劃”特色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