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招生網和江西招生考試院公布的錄取數據,江西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績在404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15527名左右,才可以考上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不過每年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在江西招生人數不同、試卷難度也不同,所以錄取的分數也不會相同。
一、江西高考多少分可以上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
1、江西高考2022年考生上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0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1924名;
2、江西高考2021年考生上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0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5527名;
3、江西高考2020年考生上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1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823名;
4、江西高考2022年考生上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40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221名;
5、江西高考2021年考生上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41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4545名;
6、江西高考2020年考生上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42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0269名;
二、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在江西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在江西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江西 | 理科 | 專科 | 408 | 11924 | 省政府 |
2022 | 江西 | 文科 | 專科 | 407 | 12221 | 省政府 |
2、2021年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在江西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江西 | 理科 | 專科 | 404 | 15527 | 省政府 |
2021 | 江西 | 文科 | 專科 | 419 | 14545 | 省政府 |
3、2020年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在江西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江西 | 理科 | 專科 | 411 | 9823 | 省政府 |
2020 | 江西 | 文科 | 專科 | 422 | 10269 | 省政府 |
同一院校一批次和二批次錄取有什么差異
同一高校的一本和二本其畢業證根本沒有區別,也不會區分學校哪一個校區,只要達到符合畢業生條件的,其畢業證都是由國家統一印制的文憑證明,再由所在學校加蓋學校校名的鋼印印章即成。
1.教學資源不同
但是一批次錄取的專業和院系都是教學資源雄厚,實力底蘊很深的專業。一批次錄取的考生也是成績優異的學生。
二批次的錄取的考生成績和一批次相比會相差很大,專業也相對比較冷門,或許是新興專業,也或許是合并的二本或專科院校原本的專業,師資和學校重視程度都相差很多。
2.科研條件不同
一本學校的大部分專業都是有研究生點和博士點的,學生在就讀期間可以申請保研或碩博連讀。甚至可以在本科期間就參與課題的研究,這都依托于本專業強勁的師資和科研水平。
但是一本學校的二批次錄取專業普遍是比較邊緣化的,大多數是沒有博士點和碩士點的,學生畢業如果想要讀研,就只能跨考其他專業或者其他學校,相對比較困難。而且本科期間也很難接觸到更深層次的教學研究。
3.院校安排不同
一些一本院校的二本專業是由于院校合并的原因,因此這部分專業招生之后很有可能離主校區很遠,相應的待遇也會有所不同。圖書館館藏數量、食堂水準、寢室檔次甚至教室大小都會和主校區有極大差異。
已經提交的志愿怎么改
一,考生發現自己高考志愿填錯時,可以登錄填報志愿內的網頁在上面進行修改。
二,注意修改時間,例如:
考生在高考填報志愿的期限內進行修改,可以修改成功。
如果超出了高考填報志愿的期限,考生就不能進行修改了,因為志愿已經被提交了,志愿已經進入了投檔程序。
考生可以在志愿填報截止時間前多次登錄系統進行志愿修改,每次修改志愿后,均需要按“提交志愿”鍵,一般以規定填報時間內最后一次成功提交的志愿為最終志愿。
注意地區政策.例如:
高考志愿需要確認的省(市、區)比如廣東,在確認后是不能修改的.但是如果確實有錯誤的,采用更正的方法修改。
修改操作的方法.
修改前重新填寫高考志愿填寫草表,審核后將不要的志愿表刪除,重新在網上輸入新填的志愿表。
點擊查詢預覽進行復核。
三、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學校介紹
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位于歷史文化名城長沙。于1984年由民政部創辦,2000年部委學校改革成為湖南省人民政府和民政部共建、省教育廳直屬高校。是首批(28所)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教育部認定國家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2019年成功入圍*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簡稱“雙高計劃”)第一輪建設單位。 學校堅持以****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與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考察湖南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辦學方向,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堅持以民政民生為特色,面向湖南現代服務業,面向湖南智能制造業,提供人才供給和應用技術支撐,堅持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并舉,拓展留學生教育和國際交流,著力培養“留得住、用得上、發展好”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近年來,學校獲得“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國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獎單位”“全國模范教工之家”全國“敬老文明號”等國家級榮譽和成果。2018年全國高職三大標志性成果(國家級教學成果、教師教學能力競賽、學生職業技能競賽)綜合排名,名列全國第十;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與2018年兩屆獲獎數排名,名列全國第七;2015-2019年中國高教學會公布全國普通高校競賽評估結果(高職),名列全國第五。學校入選全國高職院校“教學資源50強”“教學管理50強”“學生管理50強”“實習管理50強”。 學校面向全國招生,現有在校生1.8萬余人。高考招生錄取分數線連續14年位居湖南省高職第一,多省份超過本科線,就業率和就業質量穩居同類院校前列。在全國率先開辦社會工作、社區管理、家政、養老、殯儀等專業,涵蓋“生老病養葬”全生命周期,是全國民政民生領域學歷教育開辦最早、規模最大、專業最全的高職院校。專業總計44個,涉及公共管理與服務、醫藥衛生、裝備制造、電子與信息、財經商貿等10個專業大類。建有6個專業群,其中有老年服務與管理、現代殯葬技術與管理2個國家高水平專業群,另外4個為省級一流特色專業群。形成了以民政民生類專業為特色,現代服務業和智能制造業專業為支撐的綜合性院校專業架構。 學校擁有一支師德師風高尚、專業技能精湛、育人水平高超、校企協同創新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現有專任教師總數1055人(校外兼課教師340人按2:1折算),碩士及以上學位864人,占比81.9%,高級專業技術職務321人,占比30.4%。專任專業課教師中,“雙師型”教師占比60.9%。現有國家級教學名師、全國優秀教師各1名,1人獲評國家技能人才培育工作突出貢獻獎。獲評民政部技能大師工作室1人,湖南省教書育人楷模1人,省級(芙蓉)教學名師3人,省級優秀教師、黃炎培職業教育杰出教師各2名,芙蓉學者講座教授1名,1人入選省121創新人才工程。近五年獲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國家級獎項6項,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團隊立項首批國家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 學校深化“三教“改革,形成了高質量的人才培養水平。率先探索學分制改革試點、現代學徒制試點,累計與36家企業合作開展訂單班71期,培養2688人。首批開展湖南省“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牽頭成立全國職業院校學生職業素養培育聯盟、全國職業院校課程思政研究院。開展18個“1+X”證書制度試點。與15個國家或地區的42所院校或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開創湖南高職院校學歷留學生教育先河,開辦中國-馬來西亞康復治療技術專業中外合作項目。與阿里巴巴國際事業部(ICBU)共建產業學院。組建了中國殯葬職教集團、中國殘疾人康復職教集團、湖南省健康養老職教集團。牽頭建設社區管理與服務、社會工作、視覺傳播設計與制作3個國家級專業教學資源庫,校企研制雙元教材141本,入選“十三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20本,數量排名全國第7。在近兩屆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評審中,獲得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5項。 面向新征程,學校將進一步深入學*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貫徹落實孫春蘭副總理視察學校的講話精神,不斷增強服務現代民政事業的能力,打造“現代民政、智慧民生”的職教名片,服務湖南“三高四新“戰略,積極創新、勇于擔當。為實現人才培養質量高、服務區域發展能力強、引領職教改革突出,建設“國內示范、國際窗口”的綜合性職業技術大學的愿景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