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高考新方案或不分文理
英語一年兩考是嘗試
根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決定”,將探索招生和考試相對分離、學生考試多次選擇、學校依法自主招生、專業機構組織實施、政府宏觀管理、社會參與監督的運行機制,以解決“一考定終身”的弊端。
業內表示,這一“風向”或將影響下一輪的自主招生,目前的自主招生仍在高考大框架下運行,如果今后的自主招生能成為獨立的招生方式,這對提高學生的選擇積極性和高校的選拔自主性都有好處。“高考有可能因此變活,學生也將能根據興趣和特長規劃自己的未來研究。”
“實現英語一年兩考,也可成為對高考未來發展思路的嘗試。”市教育考試院一位相關人士介紹。“當然,英語多考、不分文理,都要建立在一套不給學生增加壓力的高考系統內,否則,不分文理變成簡單的科目相加,英語多考流于形式,都不利于學生成長及高考選拔人才。”
此前,江蘇高考新方案傳言一直在發酵,而如今,取消文理分科或將進“高考新方案”。
不分文理 千萬別變“大綜合”
關鍵在于取消后怎么考
“我覺得取消文理分科勢在必行,因為現在從就業來看,文科生比理科生的選擇空間要小許多。”市區一所四星高中一位老師認為,“如果今后不再區分文理,那么考生的選擇面就要變寬,競爭也不會像現在這么激烈了。”
不過,他不能肯定的是,取消文理是重新搭配組合,還是簡單地改為“大綜合”,如果是后者,對學生反而壓力大了,對現在的文科生壓力最大。
不過昨日媒體報料稱,包括文理科是否分科在內,備受關注的我省高考改革新政策及新方案【全文】在調研中全部涉及,但方案真正揭曉時間尚未確定。
那么,對待取消文理分科,市民們怎么看?市民博友“bruce_bravo”表示,支持不分文理科, 語文和數學學好就可以了。博友“大橋-老曹”則聲援說,高中教育屬于基礎教育,其功能主要是為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奠定基礎,必須強調培養學生的基本素質,而不是培養專業或某些專門人才。支持不分文理科。
博友“大橋-老曹”還表示,眼下的關鍵應該是:不分文理科的高考科目如何設置?高校錄取怎么進行?不分文理科,會不會變相加重學生的學業負擔?高中學校如何形成辦學特色?怎樣發展學生的特長?希望教育部門就這些問題給出明確的解答。
“不分文理只是一個緩解之策,現在國人意識里總是覺得理科科目一定比文科科目好,文理不分也只是讓文科地位稍微提高,不可能達到理科的分量,真正做到全面發展,還是要讓學生家長[微博]了解到均衡的重要性。”市民博友“夜先生Zero_Zoe”也支持不分文理。
【權威聲音】
不分科可防知識結構偏差
但根本仍是招考分離
研究教育的專家又如何看待取消文理分科?知名教育學者熊丙奇告訴記者,推進高考不分文理科,這一構想是很好的,可避免中學過早分文理科,導致學生知識結構出現偏差。但是,實行這一改革,必須與考試、招生分離同步推進,如果離開考試招生分離,而在現在的集中錄取框架之下,實行不分文理科,可能會出現兩方面問題。
其一,可能增加學生負擔。“眾所周知,目前的集中錄取制度,使得‘教招考一體化’,應試教育嚴重,中學教育是考什么,就教什么,學生就學什么。為做到文理不分科,就將既考文科科目,也考理科科目(如果不考,老師、學生則不會重視),這無疑會增加學生負擔。這也是2009年討論中學文理是否取消分科時,公眾比較集中的意見。事實上,我國高考實行文理分科,就為了減輕學生的負擔。”
其二,無法通過“文理不分科”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和人文精神。在應試教育之下,幾乎所有學科,都重視知識教育,存在嚴重的應試化和功利化趨向。“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和人文素精神,顯然難以通過增設考試科目來實現,否則就不會出現我國的理科生照樣缺乏科學素養,文科生照樣沒有人文精神的問題了。那種通過增設科目來提高學生素質的想法,是不顧當前應試教育的現實的。”
熊丙奇因此稱,如果真正實現考試、招生分離,就不用強調文理不分科問題;更進一步說,當前高考改革的關鍵就在考試、招生分離,應努力突破集中錄取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