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大連楓葉職業技術學院招生網和吉林招生考試院公布的錄取數據,吉林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績在144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89647名左右,才可以考上大連楓葉職業技術學院,不過每年大連楓葉職業技術學院在吉林招生人數不同、試卷難度也不同,所以錄取的分數也不會相同。
一、吉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大連楓葉職業技術學院
1、吉林高考2022年考生上大連楓葉職業技術學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21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7188名;
2、吉林高考2021年考生上大連楓葉職業技術學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25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3989名;
3、吉林高考2020年考生上大連楓葉職業技術學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14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9647名;
4、吉林高考2022年考生上大連楓葉職業技術學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18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1350名;
5、吉林高考2021年考生上大連楓葉職業技術學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19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8352名;
6、吉林高考2020年考生上大連楓葉職業技術學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25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7415名;
二、大連楓葉職業技術學院在吉林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大連楓葉職業技術學院在吉林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吉林 | 理科 | 專科 | 213 | 77188 | 省教育廳 |
2022 | 吉林 | 文科 | 專科 | 185 | 31350 | 省教育廳 |
2、2021年大連楓葉職業技術學院在吉林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吉林 | 理科 | 專科 | 258 | 63989 | 省教育廳 |
2021 | 吉林 | 文科 | 專科 | 191 | 28352 | 省教育廳 |
3、2020年大連楓葉職業技術學院在吉林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吉林 | 理科 | 專科 | 144 | 89647 | 省教育廳 |
2020 | 吉林 | 文科 | 專科 | 251 | 37415 | 省教育廳 |
高考志愿提前批院校組成
1.藝術類院校(專業)。例如中央音樂學院、北京電影學院、北京交通大學藝術類專業等。
2.軍事院校、武警院校、公安院校。例如解放軍海軍工程大學、武警部隊工程學院、中國刑警學院等,這些學校僅從名稱就可以辨別。
3.體育類院校(專業)。例如北京體育大學、中央民族大學體育教育專業。
4.國防生。例如: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大學、北京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很多高校都招收國防生。
5.小語種專業。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北京語言大學等部分高校的小語種專業放在提前批次招生。
6.幾所特殊隸屬關系的院校。國際關系學院、外交學院、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北京電子科技學院等。
7.部分院校的航海類專業。如:上海海事大學、大連海事大學、集美大學、武漢理工大學。
8.極個別師范類院校的部分專業。如東北師范大學、陜西師范大學。
9.兩所港校。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
中外合作辦學志愿填報方法
1.對中外合作辦學專業的錄取規則,各個學校要求不一,有的在招生章程中明確規定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只錄取有專業志愿的考生,有的院校沒有明確說明,考生填報時一定要向院校咨詢。如果明確說明了只錄取有專業志愿的考生,考生又想上此類專業,一定要填報專業志愿。
2.按國家規定,高考招生以院校為單位投檔,院校在投檔范圍內分配專業。如果院校將普通專業和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列在了同一院校代碼下,且招生院校已在招生章程中明確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只錄取有專業志愿考生的,考生雖然達到院校的提檔線但未填報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志愿,即使服從專業調劑,但也存在因總分低又不能調劑到中外合作辦學專業而被退檔的可能。
三、大連楓葉職業技術學院學校介紹
大連楓葉職業技術學院是遼寧省政府批準、國家教育部備案的普通高等職業院校,坐落于風光秀麗、鐘靈毓秀的大連市大黑石國家旅游度假區,背倚青山、面朝大海的花園式海景校園,為培養莘莘學子具有海一樣豁達、堅韌、拼搏的品格營造了良好的育人環境。學院現有在校生11000余人,設有財經商貿系、現代服務系、信息工程系、裝備技術系、醫養康護系和大連新港通關技工學校——“五系一校”,開設人工智能、醫養康復、財經商貿、數字藝術設計、工程軟件、旅游乘務、學前教育、珠寶八大專業群共44個社會急需及熱門專業,學生在校期間可以多渠道升本、讀研,出國留學,全方位提升畢業生的就業含金量。 學院立足大連、面向全國,重點服務于大連及沿海地區臨海臨港經濟建設與發展,以“提高質量、創建品牌、建設特色鮮明的職業院校”為辦學目標,以就業為導向,把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作為辦學方向和重要使命。學院為省級文明單位、省級平安校園、省級眾創空間、省級先進基層黨組織、大連市婦聯的“女大學生創業基地”、“大連市高技能人才培育基地”等。 實施“素養+能力+知識”教育工程,形成了“教、學、做、創”于一體,“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校企共育人才培養模式。以“開專業辦公司,以專業促產業,以產業興專業”的方式,實施校企合一,產學融合,大力開展行業協會、企業、學校協同育人,共建二級產業學院。與華為開展深度校企合作,共建楓葉-華為云學院人工智能中心。 始終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圍繞學生成長,抓牢思想教育,以養成性教育為手段,以學風建設為突破口,實施“德為行根、學為慧本、積學養德、律己至善、知行合一”的育人理念,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學院實行“四學期”制,增加了為期三個月的“社會實踐學期“和為期兩個月的“素質學期”。社會實踐學期主要培養學生自立自強、吃苦耐勞的精神、認真做事的態度、溝通交流與團隊合作等能力;讓學生了解社會,喚醒學生感恩意識,更好的適應未來崗位。素質學期以激發學生興趣愛好、規范行為、提高思想素質、培養良好修養為出發點,以體驗式學習為手段,通過拓展訓練、專題教育、專項技藝技能等多種形式,挖掘學生興趣,聚焦學生成長,增強自信心;尊重學生,給學生自由選擇的權力,快樂學習;實行“參與式學生管理”,軍訓教官、拓展訓練教練、多項工作助理等都由學生完成,學習、工作和鍛煉學生體驗多個角色,在參與式自我管理中成長成才。 學院高度重視就業工作,就業從入學開始,建立了黨、團、學、思政、就創業一體化的工作機制,成效顯著。我院就業率連續三年為95%以上,2020年疫情期間,在“六保六穩”形勢下,畢業生就業率為94.67%,在專本科高校聯合排名中,位居大連市第一名、遼寧省第三名,并在省、市兩級做經驗介紹,得到了各級領導的一致好評,年終就業率達到98.03%。 近年來學院辦學思路更加清晰,教學管理日益規范,校企合作不斷深化,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在我國職業教育及大連區域經濟發展前所未有的歷史背景下,學院必將伴隨著更大的機遇與挑戰,立足于更為廣闊的發展平臺,憑借對職業教育的忠誠與熱愛,勤奮耕耘,矢志不渝,在民辦職業教育道路上,后程加速,領跑前行。我們的夢想是:“辦一所社會需要、學生喜歡、家長放心、用人單位滿意的職業技術大學,讓學生自食其力上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