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廈門東海職業技術學院招生網和湖南招生考試院公布的錄取數據,湖南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績在200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244174名左右,才可以考上廈門東海職業技術學院,不過每年廈門東海職業技術學院在湖南招生人數不同、試卷難度也不同,所以錄取的分數也不會相同。
一、湖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廈門東海職業技術學院
1、湖南高考2022年考生上廈門東海職業技術學院的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27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59567名;
2、湖南高考2021年考生上廈門東海職業技術學院的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30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42737名;
3、湖南高考2022年考生上廈門東海職業技術學院的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27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44174名;
4、湖南高考2021年考生上廈門東海職業技術學院的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分,錄取最低位次為-名;
5、湖南高考2020年考生上廈門東海職業技術學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20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12592名;
6、湖南高考2020年考生上廈門東海職業技術學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31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36402名;
二、廈門東海職業技術學院在湖南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廈門東海職業技術學院在湖南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湖南 | 歷史 | 歷史+不限 | 專科 | 277 | 159567 | 省教育廳 |
2022 | 湖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專科 | 274 | 244174 | 省教育廳 |
2、2021年廈門東海職業技術學院在湖南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湖南 | 歷史 | 歷史+不限 | 專科 | 303 | 142737 | 省教育廳 |
2021 | 湖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專科 | - | - | 省教育廳 |
3、2020年廈門東海職業技術學院在湖南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湖南 | 理科 | - | 專科 | 200 | 212592 | 省教育廳 |
2020 | 湖南 | 文科 | - | 專科 | 310 | 136402 | 省教育廳 |
最新985大學排行榜
序號 | 名稱 | 省份 |
1 | 北京大學 | 北京 |
2 | 清華大學 | 北京 |
3 | 上海交通大學 | 上海 |
4 | 復旦大學 | 上海 |
5 | 浙江大學 | 浙江 |
6 | 國防科技大學 | 湖南 |
7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安徽 |
8 | 中國人民大學 | 北京 |
9 | 南京大學 | 江蘇 |
10 | 同濟大學 | 上海 |
11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北京 |
12 | 北京理工大學 | 北京 |
13 | 東南大學 | 江蘇 |
14 | 武漢大學 | 湖北 |
15 | 華中科技大學 | 湖北 |
16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黑龍江 |
17 | 西安交通大學 | 陜西 |
18 | 南開大學 | 天津 |
19 | 北京師范大學 | 北京 |
20 | 華東師范大學 | 上海 |
21 | 電子科技大學 | 四川 |
22 | 中山大學 | 廣東 |
23 | 天津大學 | 天津 |
24 | 廈門大學 | 福建 |
25 | 華南理工大學 | 廣東 |
26 | 四川大學 | 四川 |
27 | 西北工業大學 | 陜西 |
28 | 山東大學 | 山東 |
29 | 重慶大學 | 重慶 |
30 | 中南大學 | 湖南 |
31 | 吉林大學 | 吉林 |
32 | 湖南大學 | 湖南 |
33 | 蘭州大學 | 甘肅 |
34 | 大連理工大學 | 遼寧 |
35 | 中國農業大學 | 北京 |
36 | 東北大學 | 遼寧 |
37 | 中國海洋大學 | 山東 |
38 | 中央民族大學 | 北京 |
39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陜西 |
醫學類二本大學排名整理
排名 | 學校名稱 | 院校類型 | 批次 |
1 | 安徽醫科大學 | 醫學類 | 二本 |
2 | 大連醫科大學 | 醫學類 | 二本 |
3 | 福建醫科大學 | 醫學類 | 二本 |
4 | 河北醫科大學 | 醫學類 | 二本 |
5 | 廣東醫學院 | 醫學類 | 二本 |
6 | 昆明醫科大學 | 醫學類 | 二本 |
7 | 廣東藥學院 | 醫學類 | 二本 |
8 | 成都中醫藥大學 | 醫學類 | 二本 |
9 | 山西醫科大學 | 醫學類 | 二本 |
10 | 南京中醫藥大學 | 醫學類 | 二本 |
11 | 廣西醫科大學 | 醫學類 | 二本 |
12 | 成都醫學院 | 醫學類 | 二本 |
13 | 徐州醫學院 | 醫學類 | 二本 |
14 | 天津中醫藥大學 | 醫學類 | 二本 |
15 | 遼寧醫學院 | 醫學類 | 二本 |
16 | 西安醫學院 | 醫學類 | 二本 |
17 |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 | 醫學類 | 二本 |
18 | 湖北中醫藥大學 | 醫學類 | 二本 |
19 | 安徽中醫藥大學 | 醫學類 | 二本 |
20 | 貴陽醫學院 | 醫學類 | 二本 |
三、廈門東海職業技術學院學校介紹
"廈門東海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準、國家教育部備案,納入全國高考統招計劃,具有獨立頒發國家承認學歷文憑資格的全日制綜合性普通高等職業院校。 學校坐落在我國改革開放最早經濟特區之一、“國際花園城市”— 廈門,校址位于廈門市最大的行政區、地處福建省東南沿海的千年文化古城同安區。校園環境優美,教學與生活條件優越,配套設施完善。學校現有在校學生5000余人,教職員工277人。學校目前設有信息工程學院、商學院、傳媒與藝術學院、航空旅游學院、工程技術學院、健康產業學院、公共教學部、創新創業學院、繼續教育學院、思想政治教學部10個二級院部。 在專業建設方面,共設有31個緊貼區域經濟發展需求的高職招生專業,其中省級“二元制”試點專業12個,“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3個。全校設有省級精品課程2門,省級示范專業1個,市級重點專業3個,校級特色專業9個,校級精品課程22門;獲得省級以上科研課題立項33項,省市級教學質量工程項目16項。 在技能競賽方面,2016年學校在全國金融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主辦的“全國金融與證券投資模擬實訓大賽”和“全國大學生投資理財規劃大賽”中榮獲2個團體一等獎,1個個人一等獎。在第九屆、第十屆外研社杯全國高職高專英語寫作大賽(福建賽區)、外研社杯全國高職高專英語寫作大賽總決賽均榮獲省級特等獎和國家級三等獎。2019年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養老服務技能賽項中,榮獲國家級二等獎,在中國零售新星大賽華東二區區域賽、中國零售新星大賽總決賽均榮獲團體賽一等獎,在福建省職業院校技能競賽企業沙盤模擬經營賽項中榮獲團體賽一等獎。2020年在廈門市職業技能競賽市場營銷賽項、建筑CAD賽項中均獲得團體一等獎。2021年榮獲國家級行業賽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省級行業賽中銀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 在人才培養方面,學校始終堅持走“育人為本,素質為先,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辦學道路,與廈門航空有限公司、泉舜集團、廈門公交集團、用友新道、廈門好慷家政服務有限公司、上海豪生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廈門天鵝國際大酒店、大唐移動、宗城(廈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廈門國際大酒店有限公司、泉州酒店、廈門市第三醫院、廈門市伍心養老院(連鎖)等知名企業聯合建立長期穩定的緊密型合作辦學關系,合作共建二級學院,實行校企“合作招生、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的辦學模式,將學生就業率和就業質量作為衡量辦學水平的第一指標,為社會輸送大批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高素質專業型人才,實現畢業生高就業率和高質量就業。學校畢業生就業率均在95%以上,畢業生工作能力得到了用人單位的肯定,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在校園建設方面,學校已在數字化校園工作中取得顯著成效,超星學習通智慧教學平臺、超星數字圖書館、校園一卡通系統、青果教務管理系統、學院網上辦公系統、學院網站群系統、校園消防監控中心系統、網上心理測評系統等主要信息化平臺投入使用;教學資源庫有廈門東海學院 VR 課程資源庫和廈門東海學院校本資源庫。學校辦公及教學骨干網絡帶寬達萬兆,出口帶寬800M(電信600M、移動200M),共計1600 余個信息點。教學樓及宿舍樓的每個房間都有無線AP接入,校園無線網絡基礎設施實現全校WIFI全覆蓋。建設云平臺,資源池包含CPU核心數356個,內存總量952GB,總存儲容量約為32TB,云桌面用戶110個,虛擬主機42個。學校構建了優質課程資源庫,提供大量的電子圖書資源供師生閱讀,其中包括文學、經濟、計算機等五十余大類,630萬冊電子圖書,500 萬篇論文,全文總量13億余頁,超16萬集的學術視頻等,數據總量達100萬GB。 辦學二十年來,學校連續榮獲“市民最喜愛的廈門職業院校”和“市民最喜愛的教育培訓機構”兩項榮譽,并在廈門市綜治考評中獲“5A級平安校園”的稱號。作為福建省首批“二元制”、“現代學徒制”試點學校,學校在積累辦學經驗,鞏固辦學成果的基礎上,以改革為主線,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重心,堅持“致知力行,崇真至善”的校訓,倡導“為師生謀幸福、為社會擔責任”的辦學理念,做有擔當的教育,扎扎實實辦學,為廈門經濟特區,特別是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培養生產、經營、管理、服務一線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初步形成了“以高職教育為主,職業技能培訓和職業資格鑒定為補充”的辦學格局,學校知名度不斷擴大,是莘莘學子深造成才的理想學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