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華夏理工學院是經國家教育部批準、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普通高等學校。原名武漢理工大學華夏學院,5月經國家教育部批準,正式更名為武漢華夏理工學院。學院以普通全日制本科教育為主,納入國家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計劃,面向全國招生。學校占地面積1550余畝,現有在校生11000余人。
辦學理念
學校始終堅持“育人為本,質量至上”的辦學宗旨和“質量求生存、管理求規范、特色求優勢、創新求發展”的辦學理念,以教學和培養人才為中心,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著力培養有較扎實的基礎理論、較強的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有健康的心理素質和創新精神的應用型人才。
學科專業
學校緊密圍繞湖北汽車(新能源汽車)產業、化工與制藥產業、電子信息產業等重點產業,立足湖北及武漢城市圈,學科專業面向重點行業、服務地域經濟發展。設立了機電工程學院、汽車工程學院、商學院、生物與制藥工程學院、土木建筑工程學院、外國語學院、信息工程學院、藝術設計與傳媒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創新創業學院和體育課部。開辦34個專業,80%以上專業與湖北十大支柱產業以及節能環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生物醫藥、生物育種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適應。其中:
信息與通信工程為省級重點培育學科;
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車輛工程專業為省級重點培育專業;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制藥工程、電子商務專業為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
制藥工程專業(生物制藥方向)為湖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
師資隊伍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擁有專任教師600余人,生師比為17.7:1。專任教師中,具有副高以上專業技術職務占專任教師總數的40%,具有碩士及以上學歷占專任教師總數的70%。
人才培養
學校牢牢把握人才培養的根本任務,結合學生的特點和“應用型”培養目標,“因材施教”,按照“既有統一要求,又彰顯個性;既能保證質量,又各具特色”的思路,改變傳統“公共基礎課,學科基礎課,專業課”三段式知識結構,實施“六模塊”(理論教學模塊、集中實踐教學模塊、個性發展模塊、素質拓展與創新教育模塊、職業技能教育模塊和綜合教育模塊)人才知識體系,創新人才培養方案。
實踐條件
學校注重加強實踐教學的條件建設。以學科專業群共享平臺為基礎,以平臺建設為重點,每年約投入充足資金,按照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標準建設,已形成“校內實驗中心與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相結合的、涵蓋基礎、專業、綜合與創新實踐組成的實踐教學平臺”。
學校現有公共基礎、專業基礎及專業實驗室84個,其中,公共基礎實驗室14個,專業基礎實驗室12個,專業實驗室58個。目前已與武重集團、中冶南方、人福醫藥等企業簽訂了校企合作協議,建立校外實習實踐教學基地128個,建有校內實習實訓基地9個。
育人成果
學校高度重視對學生的專業素養和綜合能力的培養。通過多種方式方法,培育學生創新能力。以“挑戰杯”系列競賽為龍頭,積極組織參加各類學科專業競賽。學生先后獲第五屆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一等獎、湖北省普通高校大學生化學實驗技能競賽一等獎、湖北省“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金獎、第四屆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一等獎、第四屆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優秀獎等。
近三年,學院學生共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競賽獎近700人次,學生獲得國家專利70余項,發表論文40余篇。
學校先后涌現出“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 標兵、“湖北省道德模范”劉普林,“全國優秀村官”許琦,獲“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提名獎“搬磚學子”學子馬曉劍榮,全省“見義勇為優秀大學生”周林峰、作品獲6部委金獎的楊成佳、“微笑女神”代瑞雪,堅強樂觀、自強不息的品學兼優學生張娟、命運坎坷但內心堅韌的優秀學生張琛、“校園發明家”劉飛、“設計之星”盛海波,“自強不息的網絡寫手”管飛揚,翻譯國際暢銷書的“蹭聽學子”姜勝利,收到8所外國著名大學讀研錄取通知書的王馮駿子、養鴿創業的吳錦阜等幾十名具有較大社會影響力的典型。
校園文化
學校實施大學精神培育與弘揚工程、校園文化載體建設工程、師德和精神文明建設工程、形象標識系統建設與品牌創建工程、校園文化精品建設工程、特色校園文化研究工程、制度文化建設工程、校園環境美化工程、經典閱讀工程等九大工程。
高品位的校園文化創造了優質的校園品牌。學校“華夏講壇”每年邀請多位院士、知名學者、著名企業家來校講學;校體育舞蹈隊多次獲國家級比賽冠軍;由在校生組建的賽艇俱樂部乃全國同類高校中首創。
學校開辦有有“科技文化節”、“英語文化節”、“汽車文化節”、“華夏杯”系列球類比賽、“乘著歌聲的翅膀”主題晚會、元旦游園會等深受學生歡迎的品牌活動。設立院級志愿服務隊7支、系級志愿服務隊10余支,每年開展志愿服務活動超過70項。“電腦維修隊”、“義務獻血”、“關愛老人”、“外語講師團”、“關愛留守兒童”等服務隊已成為校內外志愿服務特色名片。
學生就業
學校建立了完善的畢業生就業服務體系,以“讓學生好就業、就好業”為工作重點,以提升工作質量和細化工作要求為保障,逐漸形成了一套多元化、立體式的畢業生就業工作體系。
學校采取“政策引導就業、教育指導就業、實習帶動就業、資源幫助就業、創業推動就業、服務促進就業、獎勵刺激就業、領導聯系就業”八大舉措,全方位地推動了就業工作的開展。現建就業實習基地百余個,近年來,我院畢業生就業率一直穩定在92%左右,協議就業率保持在60%以上。始終處于全省同類院校前列,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和社會各界的好評。對愿繼續深造學習的學生,學院提供一切便利條件(免費考研輔導、考研專用自習室,出國學習咨詢服務等)。
服務育人
學校成立了首家“湖北民辦高校教育基金會”,投入原始基金200萬元。設立“愛心接力基金”;開展教職工及社會愛心人士實行“一幫一”資助貧困生;為家庭遭受重大變故學生,設立臨時困難補助,鼓勵社會企業在學校建立助學金等系列資助措施,已經形成了“獎、貸、助、勤、補、幫、緩”七位一體的資助模式各級各類資助。建立大學生事務中心,開通網上辦事大廳為學生現場辦理學籍、證件、戶籍等事務,提供一站式服務。
學校榮譽
學校先后獲得“全國學籍學歷管理先進單位”、“全國高校征兵先進集體”、“湖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湖北省轉型發展試點本科高校”、“湖北省委基層黨建工作先進單位”、“湖北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進單位”、“湖北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進集體”、“湖北省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先進單位”、“武漢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武漢市社會消防工作先進單位”、武漢市大中專院校“十佳文明寢室”及“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