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河北中醫學院招生網和黑龍江招生考試院公布的錄取數據,黑龍江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績在392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46258名左右,才可以考上河北中醫學院,不過每年河北中醫學院在黑龍江招生人數不同、試卷難度也不同,所以錄取的分數也不會相同。
一、黑龍江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河北中醫學院
1、黑龍江高考2022年考生上河北中醫學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2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9227名;
2、黑龍江高考2021年考生上河北中醫學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39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6258名;
3、黑龍江高考2020年考生上河北中醫學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7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3741名;
4、黑龍江高考2022年考生上河北中醫學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46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264名;
5、黑龍江高考2021年考生上河北中醫學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46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915名;
6、黑龍江高考2020年考生上河北中醫學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48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572名;
二、河北中醫學院在黑龍江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河北中醫學院在黑龍江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黑龍江 | 理科 | 本二A | 425 | 39227 | 省政府 |
2022 | 黑龍江 | 文科 | 本二A | 460 | 8264 | 省政府 |
2、2021年河北中醫學院在黑龍江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黑龍江 | 理科 | 本二A | 392 | 46258 | 省政府 |
2021 | 黑龍江 | 文科 | 本二A | 464 | 8915 | 省政府 |
3、2020年河北中醫學院在黑龍江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黑龍江 | 理科 | 本二A | 473 | 33741 | 省政府 |
2020 | 黑龍江 | 文科 | 本二A | 481 | 8572 | 省政府 |
志愿填報專業能不能多選
可以,一個學校是可以填報多個專業的志愿的。錄取時,學校會根據考生所填專業按順序錄取,不會對錄取有影響。
在填報志愿時,志愿填多少不重要,錄取才重要。盡量把靠近自己分數的專業放在最前面,這樣錄取時才會盡可能地獲取到心儀學校的錄取通知書。另外,除提前批次外,批次越靠后,錄取控制線會逐步降低,前一批次若不能錄取,后續批次還有錄取的機會。
高考志愿可以填幾個
一般高考志愿每個批次的院校可以填6-8個平行志愿。另外每個學校后面都有六個專業可選,具體情況還是要看各省的志愿設置。
第一批本科:可填報A、B、C、D四個院校志愿
第二批本科:可填報A、B、C、D、E、F六個院校志愿
高職(專科):可填報A、B、C、D、E、F、G、H八個院校志愿
第一批本科征求志愿:可填報A、B、C三個院校志愿
第二批本科征求志愿:可填報A、B、C、D、E、F六個院校志愿
高職(專科)征求志愿:院校志愿數量不限
每個院校志愿中可填報6個專業志愿,還有是否愿意調劑等選項。征求志愿環節中,每個院校志愿可填3個專業志愿及是否愿意調劑選項。
三、河北中醫學院學校介紹
河北中醫學院前身是1956年在保定市成立的河北省中醫專科學校,1957年開始招收首屆中醫學專業本科生,1958年定名為河北中醫學院。1962年與天津中醫學院合并,校名為天津中醫學院,隸屬河北省。1969年天津中醫學院整建制遷至石家莊市,與河北醫學院合并組建為河北新醫大學。1979年恢復獨立設置,重新使用河北中醫學院校名。1995年與河北醫學院、石家莊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合并組建為河北醫科大學。2013年重新恢復獨立設置。雖歷經分合,但中醫藥本科教育持續開展。建校60余年來,培養出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石學敏、吳以嶺、張英澤,國醫大師李士懋、李佃貴在內的數萬名優秀人才。現為河北省人民政府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建高校、河北省屬重點骨干大學、河北省“雙一流”建設高校、博士學位授予單位、教育部卓越醫生(中醫)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高校、中醫學專業“5+3”一體化培養院校,具有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資格。 學校擁有杏苑、橘泉和祁州三個校區,總占地面積582621.78平方米(873.93畝),建筑面積29.30萬平方米,主校區為杏苑校區,位于石家莊市鹿泉區杏苑路,環境優雅,風景宜人;橘泉校區位于石家莊市橋西區新石南路,毗鄰火車站,交通便利;祁州校區位于千年藥都安國市,中醫藥文化濃厚,區位優勢明顯。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2.39億元。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94.33萬余冊,其中線裝古籍圖書22906冊,珍善本1299冊。現有本科生實踐教學基地107個,含直屬附屬醫院2所,非直屬附屬醫院21所,教學醫院40所,社區實踐教學基地7個,其他實習實訓基地37個。研究生培養實踐基地16個,其中5個獲批省級研究生實踐培養基地。 學校設有基礎醫學院、中西醫結合學院、針灸推拿學院、藥學院、護理學院、研究生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國際教育學院、公共課教學部、馬克思主義學院(社會科學教學部)、臨床醫學院等11個教學機構。形成了普通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學生教育、成人教育等多層次、多類型的辦學格局。在校全日制學生9383人,其中普通本科生8397人,碩士研究生872人,博士研究生114人。 學校開設中醫學、中西醫臨床醫學、針灸推拿學、中醫兒科學、中醫養生學、中藥學、護理學、中藥資源與開發、醫學影像技術、康復治療學、醫學檢驗技術、生物工程、制藥工程、公共事業管理、藥學、口腔醫學技術、應用心理學、中草藥栽培與鑒定、市場營銷、漢語國際教育、中藥制藥、助產學、衛生檢驗與檢疫、健康服務與管理24個本科專業,涵蓋醫學、理學、工學、管理學、文學5個學科門類。強化以中醫學、中西醫結合、中藥學等中醫藥學科為主體的特色優勢專業建設,注重中醫經典能力和臨床實踐能力培養。擁有中醫學、中西醫臨床醫學、中藥學、護理學4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2門,國家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1門,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0個、省級品牌特色專業2個、省級本科教育創新高地2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2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4個,省級一流本科課程16門、省級精品課程12門。擁有河北省重點學科2個,河北省國內“一流學科”建設項目3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重點學科7個,省局共建中醫藥重點學科6個;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1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4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重點專科7個,河北省中醫重點專科5個。擁有中醫學、中西醫結合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與中醫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中醫學、中西醫結合、中藥學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與中醫、中藥學、護理3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共涵蓋博士學位授權點24個、碩士學位授權點28個。 學校現有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1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重點研究室1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公共衛生服務傳承基地1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科研Ⅱ級實驗室2個,省重點實驗室6個,省工程實驗室1個,省技術創新中心6個,河北省協同創新中心(培育)1個,省中醫藥重點研究室3個,省中醫藥數據中心1個,河北省高校應用技術研發中心2個。 學校現有在編教職員工2758人(含直屬單位),其中,校本部845人,第一附屬醫院1617人,第二附屬醫院209人,省中醫藥科學院87人,正高職稱287人、副高職稱474人。學校擁有專任教師725人,其中,博士學位201人,碩士學位423人。 學校擁有一支學養深厚的研究生導師隊伍,其中,博士生導師54人、碩士生導師415人。擁有一批學識淵博、享有盛譽的名醫名師,李士懋、李佃貴教授分別于、2017年被授予“國醫大師”榮譽稱號,李佃貴、方朝義教授2016年12月被評為全國中醫藥高等學校教學名師,梅建強教授2020年9月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抗疫優秀先進個人”榮譽稱號,同時擁有包括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名中醫、“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國家級人選、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全國優秀教師、國家青年岐黃學者、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以及省管優秀專家、省級教學名師等各類人才工程專家人選共計100余人。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發布的《全國普通高校教師教學競賽分析報告(2012-2020年)》結果顯示,我校在全國新建本科院校教師教學競賽狀態數據中總分排名第一。 學校堅持對外開放,是全省最早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的高校之一。與巴西戈亞斯聯邦大學聯合創辦拉美地區首家中醫孔子學院,與十余個國家的20所大學、醫療科研機構、國際組織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積極參與“一帶一路”教育行動,與韓國、美國、新西蘭、巴西等多個國家開展學術交流。 學校認真貫徹**關于高等教育和中醫藥的重要論述,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秉承“博學求源,厚德濟世”校訓,恪守“傳承與創新并重,科學與人文相融”辦學理念,堅持“以學生為中心”,遵循中醫藥教育和人才成長規律,深入推進院校教育與師承教育相結合培養模式改革,深化醫教協同,注重學生綜合素質和個性發展,不斷提升辦學水平。學生社團蓬勃發展,社會實踐、志愿服務豐富多彩,創新創業能力不斷提高,在全國中醫大學生臨床能力大賽、《黃帝內經》知識大賽、“中醫藥社杯”“挑戰杯”“創青春”等多項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畢業生專業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受到用人單位的高度肯定。 作為中醫藥的重要發祥地和中醫鼻祖扁鵲故里,河北中醫藥文化底蘊深厚,歷代名醫輩出,中藥資源豐富,是全國有影響的中醫藥大省。面對中醫藥振興發展和“雙一流”建設的良好機遇,河北中醫學院將進一步發揚優良的辦學傳統和作風,著力建設高水平有特色中醫藥大學,為河北中醫藥強省建設和中醫藥事業振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數據截至2021年9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