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安徽醫科大學招生網和河南招生考試院公布的錄取數據,河南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績在518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105128名左右,才可以考上安徽醫科大學,不過每年安徽醫科大學在河南招生人數不同、試卷難度也不同,所以錄取的分數也不會相同。
一、河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安徽醫科大學
1、河南高考2022年考生上安徽醫科大學(較高收費)的理科最低分需要51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05128名;
2、河南高考2022年考生上安徽醫科大學的理科最低分需要56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8099名;
3、河南高考2021年考生上安徽醫科大學的理科最低分需要53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7392名;
4、河南高考2021年考生上安徽醫科大學(較高收費)的理科最低分需要54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1978名;
5、河南高考2020年考生上安徽醫科大學的理科最低分需要63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6139名;
6、河南高考2022年考生上安徽醫科大學的文科最低分需要52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2832名;
7、河南高考2021年考生上安徽醫科大學的文科最低分需要56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1385名;
二、安徽醫科大學在河南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安徽醫科大學在河南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518 | 105128 | 省政府 |
2022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569 | 38099 | 省政府 |
2022 | 河南 | 文科 | 本一 | 528 | 22832 | 省政府 |
2、2021年安徽醫科大學在河南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532 | 97392 | 省政府 |
2021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544 | 81978 | 省政府 |
2021 | 河南 | 文科 | 本一 | 561 | 21385 | 省政府 |
3、2020年安徽醫科大學在河南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637 | 16139 | 省政府 |
偏遠地區的公辦二本大學有哪些
偏遠地區的公辦二本大學有齊齊哈爾大學,佳木斯大學,呼和浩特民族學院、呼倫貝爾學院、河套學院、赤峰學院、畢節學院、遵義師范學院、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六盤水師范學院、興義民族師范學院、安順學院;
昭通學院、隴東學院、河西學院、青海民族大學、寧夏師范學院、寧夏理工學院、伊犁師范學院、喀什師范學院、右江民族醫學院、百色學院、欽州學院;
貴陽學院、凱里學院、銅仁學院、玉溪師范學院、楚雄師范學院、曲靖師范學院、普洱學院、紅河學院、大理學院、昆明學院、保山學院、文山學院等。這些地區的院校錄取分數線相當要低一些,相比之下還是不錯的。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嘗試填報。
專業代碼是什么意思
專業代碼就是用來指示大學專業的數字編號,全國統一。在網上填報中,為了簡便明了,以及避免一些學校的名稱太過難找等問題,各個學校會把自己的學校名稱、專業等編上相應的代碼,這樣可以在網報時更加方便。當你在網上填報志愿時,進入填報系統后在相應的位置分別填上學校代碼、專業代碼等,點擊確認后系統會顯示學校全稱、所報專業,然后點擊確認即可。
專業代碼是大學或者其他專科學校,其專業的代碼,而且大學也有自己的代碼。專業代碼通常由6位阿拉伯數字組成,前兩位代表專業所在門類,中間兩位代表專業所在學科,最后兩位代表該專業的標識符號
三、安徽醫科大學學校介紹
安徽醫科大學是安徽省辦學歷史最早的高等學校之一,是安徽省第一所高等醫科院校。學校坐落在有“江南唇齒,淮右襟喉”之稱的歷史文化名城——合肥,承立德樹人之使命,育精醫報國之英才。學校是安徽省屬重點大學,是教育部、國家衛健委和安徽省共建高校,是安徽省第一批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學和第一批綜合改革試點學校。學校前身是1926年始創于上海的東南醫科大學,1949年響應*華東局“面向農村,走向內地”的號召,內遷安徽懷遠。1952年定址合肥,改名安徽醫學院。1985年更名安徽醫科大學。作為安徽醫藥高等教育的發源地,學校始終是安徽省高等醫學教育事業和衛生健康事業的開創者、孕育者和引領者。 學校創立之初,胸懷仁心醫民、精醫報國夢想的郭琦元、張錫祺、湯蠡舟、余云岫、李祖蔚、胡定安、陳邦典、萬昕等一大批醫學教育家在校任教,著書立說、陶育良醫、康民濟世。95年來,薪火相傳的一代代安醫人,始終秉承“好學力行,造就良醫”的校訓精神,弘揚“厚德至善,博學濟世”的校風、“崇教、樂教、善教”的教風和“求真、求精、求新”的學風,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數以十萬計的醫學高等專門人才,涌現出以毛澤東主席的保健醫生朱仲麗、被稱為“中國手”的于仲嘉、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秦伯益、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德培、服務“兩彈一星”工程的蔣本沂,臨床藥理學開創者徐叔云等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校友。 學校現有梅山路、翡翠路、第四臨床醫學院、巢湖臨床醫學院、阜陽臨床醫學院等5個校(院)區。擁有研究生學院、基礎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口腔醫學院、衛生管理學院、藥學院、護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生命科學學院、生物醫學工程學院、第一臨床醫學院、第二臨床醫學院、巢湖臨床醫學院、國際教育學院、人文醫學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第五臨床醫學院、臨床醫學院、精神衛生與心理科學學院、法學院(籌)等20個直屬教學機構以及安徽省轉化醫學研究院這一我省首個轉化醫學科學領域實體性研究機構。另有第一附屬醫院、第二附屬醫院、第四附屬醫院、省口腔醫院(附屬口腔醫院)、附屬巢湖醫院、附屬阜陽醫院、附屬宿州醫院、附屬海螺醫院、附屬安慶第一人民醫院、附屬阜陽人民醫院、附屬亳州醫院、附屬滁州醫院、附屬六安醫院等13所直屬附屬醫院,非直屬附屬醫院7所。 學校在職教職醫護員工(含直屬附院)15163人。校本部教職工1400人,專任教師778人,專任教師隊伍中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占94.37%,其中正高職稱144人,副高職稱426人。榮獲首批教育部“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學團隊”1個,擁有國家級、省級人才項目稱號300多人,10余人獲得全國、全省模范教師、優秀教師稱號。目前學校全日制在校生總規模為20367人,其中普通本科生14631人,碩士研究生4906人,博士研究生411人,留學生419人。此外繼續教育學生15513人。 學校醫學及相關學科門類齊全,已形成學士、碩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教育培養體系。設有臨床醫學(“5+3”一體化)等40個本科專業。擁有臨床醫學、藥學、基礎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4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有13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76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擁有1個博士專業學位類別,8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建有藥學、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基礎醫學4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擁有1個國家級重點學科,3個省級重點學科,8個國家級臨床重點專科,75個安徽省臨床重點專科。臨床醫學、藥理與毒理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藥學、生物學等5個學科獲安徽省屬公辦普通本科高校一流學科獎補資金項目。藥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臨床醫學、生物學、基礎醫學等5個學科獲批安徽省高等學校高峰學科。臨床醫學、藥理學和毒理學、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生物與生物化學、免疫學、神經科學與行為學、社會科學總論等7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 學校建有1個“一室一中心”安徽省實驗室,3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重點實驗室,37個省部級科技平臺。有1個教育部科技創新團隊,2個安徽省科技創新團隊,6個安徽省“115”產業創新團隊,3個安徽省高校科研創新平臺團隊,1個安徽省高校智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數連續17年保持省屬高校領先地位,年度國自然立項數在省屬高校中率先突破百項。研究成果分別入選2010、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和2012年度中國高校科技十大進展。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一等獎1項、中國青年科技獎2項、中華醫學科技獎一等獎4項,安徽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6項、二等獎11項,安徽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7項。先后在《細胞》《新英格蘭醫學雜志》《自然遺傳》等國際著名SCI刊物發表多篇高水平論文。 學校現有4個國家級高校特色專業建設點,11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3個國家級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8門國家級一流課程,2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國家級臨床教學培訓示范中心,68個國家級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9個國家級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3個國家級產學研教研項目,2個國家級示范性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1門課程入選教育部來華留學英語授課品牌課程。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學校先后通過教育部本科教育水平評估和審核性評估,口腔醫學、臨床醫學、臨床藥學等3個專業通過教育部專業認證。 學校編輯出版的具有CN刊號的醫學學術期刊有《安徽醫科大學學報》《中國藥理學通報》《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中華疾病控制雜志》等12種,其中CSCD核心期刊3種,北大核心期刊4種。校圖書館藏書142萬冊,是全國生物醫學文獻資源共享網絡安徽省級中心館,為安徽省高校數字圖書館醫學分中心、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 學校堅持開門開放辦學,堅持高質量發展,深入推進校地、校院和校企廣泛合作,積極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主動對接長三角一體化戰略布局,成為長三角醫學教育聯盟創始副主席單位。加快融入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承擔大健康研究院重要建設任務。采取“學院+中心”的產學研用一體化建設模式,積極推進新醫科中心項目建設,為推動我省醫學教育創新、支撐大健康產業發展貢獻重要力量。學校建有高質量的實踐教學體系,擁有臨床學院達50余所,實踐教學基地90余所,分布于安徽省各地市及北京、上海、江蘇、山東、浙江、廣東、福建、新疆等省(市、自治區)。同美國、德國、英國、俄羅斯、澳大利亞、加拿大、意大利、日本、西班牙、瑞典、馬來西亞、加納、埃塞俄比亞、韓國以及臺灣地區、香港地區等16個國家和地區的高等院校廣泛開展合作交流與合作辦學,雙方互派專家學者、互派學生、相互交流信息資料、共同開展人才培養和科研合作。 面向未來,學校將高舉****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堅定不移貫徹“兩個堅持”實現“兩個更大”目標要求,弘揚安醫精神,深化綜合改革,搶抓機遇,迎難而上,開拓創新,積極作為,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護佑人民健康的“大國良醫”,推動學校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奮力開創國內一流高水平醫科大學建設新局面。(以上數據截至202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