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招生網和河北招生考試院公布的錄取數據,河北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績在408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179501名左右,才可以考上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不過每年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在河北招生人數不同、試卷難度也不同,所以錄取的分數也不會相同。
一、河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
1、河北高考2022年考生上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的歷史最低分需要41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4480名;
2、河北高考2021年考生上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的歷史最低分需要44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5582名;
3、河北高考2022年考生上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的物理最低分需要42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79501名;
4、河北高考2021年考生上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的物理最低分需要40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66215名;
5、河北高考2020年考生上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3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74485名;
6、河北高考2020年考生上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46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8189名;
二、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在河北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在河北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河北 | 歷史 | - | 專科 | 418 | 84480 | 市政府 |
2022 | 河北 | 物理 | - | 專科 | 428 | 179501 | 市政府 |
2、2021年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在河北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河北 | 歷史 | - | 專科 | 443 | 75582 | 市政府 |
2021 | 河北 | 物理 | - | 專科 | 408 | 166215 | 市政府 |
3、2020年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在河北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河北 | 理科 | - | 專科 | 433 | 174485 | 市政府 |
2020 | 河北 | 文科 | - | 專科 | 466 | 58189 | 市政府 |
查詢自己是否被大學錄取方法有哪些
1、通過電話進行查詢。按照電話中的內容進行輸入就可以查詢錄取結果。
2、通過到填報的高校的校網進行查詢。按照身份證信息和姓名進行查詢,查詢到了信息統一那就是被錄取。(只限于未選擇學校服從調劑的考生)
3、省招生考試院、省教育廳官網查詢
這一查詢方法大家最熟悉,不再贅述。想提醒大家的是,現在很多省教育考試院都已經開通了小程序以及官微,這讓查詢錄取結果變得更方便。
4、高校本科生招生網查詢
很多高校的本科生招生網,也提供了高考錄取結果查詢入口。
然后,由于高校查詢系統與各省招辦更新信息是相對獨立的,這就意味著我們有可能在這里會更早查詢到錄取結果。
5、征集志愿填報系統“查詢”
很多批次,特別是二本批次,在首次錄取結束后,一般都會有征集志愿(征詢志愿)填報。
然后,我們如果不確定自己是否被錄取,也可以登錄該系統嘗試著進行征集志愿填報。
然后,如果系統提示你“無法填報征集志愿”或者你“不符合本次志愿填報”。
那么恭喜你,說明你的檔案并不是“自由可投”狀態,而是已經投遞到了某大學,可能馬上就會變成“擬錄取”狀態,請耐心等待結果即可。
志愿填完多久知道錄取結果
一般是半個月或者一個月后就能知道。填報志愿后可以在報考學校網站上查到自己的錄取信息,確認錄取后5-15天會發放錄取通知書。各個省之間的錄取規則有差別,公布時間也有差異,具體還是以當地招生辦出的公告為準。
查詢自己是否被錄取的方法有很多,第一種方法就是記住你報考的學校,然后去學校官網查看最新動態,看看錄取名單里有沒有你的名字或者給該學校打電話咨詢;第二種是看你檔案是自由可投還是被退檔了,亦或是被錄取了,這是最直接的方式,錄取是最好的狀態;第三種方法是給本省招生辦打電話詢問。
高考是否被錄取可以通過以上幾種方式去查,如果沒有被錄取就要接著參加下一批次的錄取或是補錄了。如果被錄取了,那么,7-15天內就會發放錄取通知書了。
三、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學校介紹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是由重慶市政府舉辦、重慶市教委主管、市教委與市經信委共建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學校始建于1965年,位于重慶市沙坪壩區大學城,占地1371畝,固定資產10.64億元,校舍62.46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2.62億元,全日制在校生25449人,館藏圖書166萬冊。 在長期的辦學歷程中,學校堅持“人才強校、文化興校、特色立校”的發展理念,秉承“厚德強能、求實創新”的校訓,傳承“龍翔馬越、博潤致遠”的人文精神,形成“智聯六合、信安九州”的辦學特色,主動服務國家戰略、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學校是“*高水平高職學校建設單位”“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國家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教育部“首批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工作試點單位”“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全國重點建設職業教育師資培養培訓基地”“首批職業院校校長培訓培育基地”;人社部、財政部“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國管局、發改委、財政部“國家級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國家級能效領跑者單位”;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理事單位、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職業技術教育分會副理事長單位和重慶市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單位。 學校在近三屆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評審中,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學校獲教育部2015年“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 、2017年“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2019年“全國職業院校學生管理50強”。學校連續四年蟬聯“全國高職院校服務貢獻50強”,連續兩年獲“全國高職院校教學資源50強”。 戰略區位顯要。黨中央對重慶實施“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目標,要求發揮好支撐、帶動、示范“三個作用”。作為直轄市的重慶,是國家物流樞紐、西部大開發重要戰略支點,“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聯結點,正在加快建設內陸開放高地、山清水秀美麗之地,努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正在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一項重大舉措。學校位于重慶大學城,地處西部(重慶)科學城“智核區”,緊鄰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重慶西永微電子產業園、重慶金鳳電子信息產業園、西部現代物流園,產教融合、科教并進的背景極為深厚,學校戰略區位獨特顯要。 專業特色鮮明。學校以專業特色統領辦學特色,緊密對接重慶市“芯屏器核網”全產業鏈、“云聯數算用”要素集群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通過關停并轉,重構“物聯網應用技術”“信息安全與管理”“建筑智能化”等突出電子信息和智能化特色的12個專業群,打造專業群“高峰”“高原”“高崗”,形成對接智能全產業鏈的專業群品牌。以群建院,建有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學院、電子與物聯網學院、通信工程學院、智能制造與汽車學院、財經管理學院、數字媒體學院、建筑與材料學院、智慧健康學院8個(專業)實體性學院以及通識教育與國際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體育與國防教學部3個(育人)功能性學院。學校主持國家級專業教學資源庫3個,主編國家規劃教材65部,建成國家級重點(骨干)專業18個、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資源共享)課程11門、國家級實訓基地13個。 杰出人才輩出。學校堅持人才強校戰略,“培引并舉”打造高水平團隊和領軍人才。學校現有教職工1332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18人、正高級職稱124人(二級教授3人),柔性引進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系統與控制科學院院士各1人,自主培養2名國家“*”教學名師、8名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等省部級杰出人才100余人。建成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1個、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1個。近五年,教師技能競賽獲國家級獎項15項(一等獎2項),其中,獲全國職業院校教學能力競賽教學設計賽項一等獎(第1名)1項,獲全國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三等獎2項。 育人成效明顯。學校凝煉出“十用十不用”等核心育人理念方法,全面推進“大思政”三全育人改革,重點突破、整體提升立德樹人水平和育人質量。同時,率先提出了“技術技能教育的英才育人”理念,創新實施了“卓越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計劃”“工匠工坊支持計劃”“星光大道獎勵計劃”,為“重電學子”開出個性化成長清單,著力培育卓越大國工匠。培養了諸如“十一屆全國大學生十大年度人物”楊成興、長安集團“全國技術能手”田鈄、華為HCIE-cloud(云計算領域)重慶市高校在校生認證第一人潘治宇等一大批卓越技術技能人才。學生男子足球隊連續十一年蟬聯中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重慶賽區冠軍,并于2016年問鼎全國總冠軍。學校啦啦操隊代表中國勇奪2019年國際技巧與舞蹈啦啦操錦標賽銀牌。近五年,學生獲“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獎項278項(一等獎59項),其中,獲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金牌、銀牌各1枚,獲全國“挑戰杯”大賽金獎1項、銀獎3項。 研發服務強勁。學校建有“沈昌祥網絡空間安全院士專家工作站”“硅光子千人專家人才培養與技術創新中心”“重慶海智工作站”和科技部“重電e家”國家級眾創空間,建成“城市建筑智慧運維管理重慶市高校工程中心”“重慶精密加工及在線檢測智能制造應用技術推廣中心”等7個市級研發平臺/團隊以及“機器人技術應用協同創新中心”“智能制造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2個國家級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建成“許磊市級技能大師工作室”等4個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聚集人才、技術、政策等要素資源,繁育“環重電”創新生態圈。《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學報》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近五年,教師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6項、省部級社科獎2項,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國家發改委項目1項、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項目2項、教育部社科項目6項/科技項目1項、重慶市科技局重大/重點項目10項,在2020年高職發展智庫年報中,國家級科研項目立項數位列全國第2;授權國家專利1665項,其中發明專利128項,在2020年高職發展智庫年報中,授權發明專利數位列全國第8;第一作者在國際頂級期刊、國內一級學報等期刊發表高水平論文22篇;學校技術服務年經費持續增長,突破3000萬元。 開放合作廣泛。學校牽頭組建“重慶電子信息職教集團”“長江經濟帶產教融合發展聯盟”,率先發起成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教融合發展聯盟”,對接專業群建有“中國通信工業協會信息安全與云計算校企聯盟”等9個校企聯盟以及“重電-華為ICT學院”等 14個產業學院。學校是教育部“中德職業教育汽車機電合作SGAVE項目”示范學校,與國外部分高校開展中外合作辦學聯合培養學生389人;面向10個國家招收來華學歷留學生90人;推動“中文+職業技能”國際項目,承擔中國教育部和重慶市教育援外項目,為南非、巴基斯坦、馬來西亞、泰國等國培訓專業技術人員;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建成“中泰國際學院”“中非(烏干達)ICT學院”等海外分校和培訓中心;牽頭成立中非(重慶)職業教育聯盟,整合優質資源,為中國職業院校赴非洲國家開展國際合作搭建平臺、整合資源、提供服務。 社會聲譽斐然。學校招生規模、錄取分數、入學報到率位列重慶前茅且逐年遞升,是重慶市最受考生歡迎的高職院校之一。學校在第三方機構排名中位列全國高職院校前列。在中國高教學會全國普通高校大學生競賽(高職)排名中,2016-2020年全國第2,2020年全國第1。在廣州日報數據和數字化研究院(GDI智庫)發布的“廣州日報高職高專排行榜”中,2021年列全國第4。在聚志愿中國高職高專排行榜中,2020年列全國第9、2021年全國第8。 (以上信息數據統計截至日期為202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