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九運動是指1935年12月9日發生在北平的一次偉大的抗日救亡運動。2015年的一二九運動紀念日將至,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于一二九運動的黑板報資料,歡迎閱讀。
一二九運動黑板報資料:關于一二九運動的意義簡介
一二九運動的意義(1)
一二?九運動公開揭露了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吞并華北的陰謀,打擊了國民黨政府的妥協投降政策,大大地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它配合了紅軍北上抗日,促進了國內和平和對日抗戰。它標志著中國人民抗日民主運動新高潮的到來。正如毛澤東所指出的,一二?九運動“是抗戰動員的運動,是準備思想和干部的運動,是動員全民族的運動,有著重大的歷史意義。
一二九運動的意義(2)
九一八事變后,日本帝國主義占領了東北,接著又向華北發動了新的侵略。1935年的華北事變充分暴露了日本帝國主義滅亡中國、獨霸亞洲、征服世界的野心,表明中華民族的危機已到了空前嚴重的程度。一二?九運動公開揭露了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并吞華北的陰謀,打擊了國民黨政府的妥協投降政策,大大地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它配合了紅軍北上抗日,促進了國內和平和對日抗戰。它標志著中國人民抗日民主運動新高潮的到來。正如毛澤東所指出的,一二?九運動“是抗戰動員的運動,是準備思想和干部的運動,是動員全民族的運動”,“有著重大的歷史意義”。
紅軍長征和一二九運動的密切關系。
一二九運動發生在紅軍北上抗日到達了陜北之時。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的勝利幫助了一二九運動,同時,一二九運動也幫助了紅軍,這兩件事的結合,就幫助了全民抗戰的發動,幫助了中華民族,增進了全民族的利益。
抗日統一戰線
北平學生的愛國行動,得到了全國學生的回應和全國人民的支持,形成了全國人民抗日民主運動的新高潮,推動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
一二?九運動公開揭露了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吞并華北的陰謀,打擊了國民黨政府的妥協投降政策,大大地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它配合了紅軍北上抗日,促進了國內和平和對日抗戰。它標志著中國人民抗日民主運動新高潮的到來。正如毛澤東所指出的,一二?九運動“是抗戰動員的運動,是準備思想和干部的運動,是動員全民族的運動,有著重大的歷史意義”。
一二九運動的意義(3)
一、推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
二、北平學生的愛國行動,得到了全國學生的回應和全國人民的支持,形成了全國 人民抗日民主運動的新高潮,推動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
三、 一二九運動公開揭露了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吞并華北的陰謀,打擊了國民黨政府的妥協投降政策,大大地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它配合了紅軍北上抗日,促進了國內和平和對日抗戰。它標志著中國人民抗日民主運動新高潮的到來。正如毛澤東所指出的,一二九運動“是抗戰動員的運動,是準備思想和干部的運動,是動員全民族的運動,有著重大的歷史意義”。
關于一二九運動的意義,希望對于同學們了解這段歷史和學習這段歷史有所幫助,祝大家的歷史越來越好,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強大!
一二九運動的意義(4)
隨著××帝國主義的侵略,半殖民地的中國加速地殖民地化,中華民族遭遇到了歷史上從未有過的淪亡的危機;而國內的抗敵聯合戰線依舊沒有建立起來,全民族的民族解放斗爭的前途依舊是布滿著重重壓迫,重重障礙。學生救亡運動的任務是要在這重重壓迫和重重障礙之下掙扎過來,推動全中國的人民,發動神圣的民族解放斗爭。這必須是一個長期的,耐久的,極艱苦的斗爭。
一二九運動只是這一個斗爭的開始,它在中華民族解放運動的歷史上植下了一個新的里程碑,永遠刻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 在一二九的前夜,充滿了全國的只是屈服,投降的空氣;甚至在華北問題中心的北平,在國防前線的北平,我們所見到的也只是漢奸政客們的趾高氣揚,和名流學者的逃亡理論。 一二九運動是在這一切侵略,屈服,和投降的環境里爆發出來的。北平學生以英勇的群眾行動,沖破了一切高壓勢力,強力地表現出了全中國大眾不愿做亡國奴的鐵一般堅強的意志。正因為這一運動是配合了全中國人民的要求的,所以它立刻像野火般地飛速地傳遍了全中國的每一個角落。
在一二九以后沒有幾天里,全中國的學生都動了起來,在天津,在上海,在武漢,在廣州,在杭州,在南京,在開封,在濟南,在太原,在重慶,……甚至在云南,甘肅的每一個偏僻的小城市和小村鎮里的學生群眾都動了起來。罷課,示威,游行,在每一個地方舉行著。成千成萬的學生結合著堅強的隊伍,在軍警的打擊,逮捕,甚至屠殺下掙扎過來,喊出了“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的怒吼。全中國各地的學生群眾在這一次震驚世界的行動里所表現出來的英勇姿態,也可以說是歷史上空前的。在一二九和一二一六兩次行動里,北平學生在日本憲警和本國軍警的直接壓迫之下,在零下二十度的寒風里冒著軍警的大刀,皮鞭,水龍,刺刀,甚至槍彈,沖破了古老的城門,奔走呼號了整天,許多人被打傷砍傷,許多人被逮捕。十二月十九日上海全市學生向市政府請愿,奔走了整整一夜;二十四日復旦暨南等校數千學生赴京請愿,在鐵路上掙扎了三晝夜,忍受了三晝夜的饑寒,他們自己開火車,自己修理一段段的鐵軌,赤裸著身子跑到小河里把扔在河里的鐵軌抬起來,裝到鐵路上。
十二月二十日武昌漢口兩地的學生隔江游行,晚上幾萬學生在江邊守候了一整夜,終于以群眾的力量壓迫當局開放輪渡,在二十三日和二十四日,武漢三鎮的同學聯合游行了兩天,十二月十七日廣州全市學生大示威,遭遇到當地軍警的開槍屠殺,十二月二十四日開封學生南下請愿,在車站臥軌四晝夜,千百個十幾歲的小學生在大雪紛飛中,身上壓滿了凍結的雪,嘶聲地喊著口號,隴海路交通斷絕四日。這一切悲切的史實,將永遠是中國青年運動史上最大的光榮!
一二九運動的意義(5)
一方面,它是在共產黨被認為絕對無權、絕對不合法的國民黨統治一區 ,在國民黨反動派的“剿共”戰爭時期,在軍事“圍剿”和文化“圍剿”雙管齊下的情況之下發生的。在過去的所謂“剿共”戰爭中,共產黨和紅軍處境的艱難是無須多說的。后來紅軍長征了,一走走了二萬五千里,人家在后面也“歡送”了二萬五千里,并且在前面還有“歡迎”的,在天上加上“送禮”的,這禮物名曰炸彈。盡管“歡送”者一程一程地相送,“歡迎”者一站一站地相迎,紅軍仍然到了陜北。但敵人還是用子彈作禮物,前后迎送。這就是說,紅軍到了陜北,還是處在被“圍剿”的環境中。這就是軍事“圍剿”的情形。
文化“圍剿”怎么樣呢?敵人的“碉堡”是建筑在學校里、書報雜志上以及社會文教團體里,也大有“穩扎穩打、步步為營”之勢。關于這一點,我們只要看一看魯迅先生的雜感,就可以知道。他的抨擊時弊的戰斗的雜文,就是反對文化“圍剿”,反對壓迫青年思想的。另一方面,日本帝國主義已占領了東北,醞釀著“華北特殊化”,并積極準備滅亡全中國。因此,四萬萬五千萬人民,大家都要干,要打日本帝國主義。可是,有一些人偏偏不贊成。不過,他們也是要打的,打的是誰呢?是共產黨,是青年學生,是文化界的進步人士。全國老百姓對他們說:你們打的方向弄錯了,我們堅決反對。
這就是一二九運動所處環境的另一方面。一二九運動以后,事情就逐漸好辦了。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國民黨政府只打共產黨不打日本帝國主義的辦法行不通了,不得不放棄“剿共”政策而走準備抗戰的路,這就開了國民黨的三中全會,民族統一戰線也就在事實上宣告成立。對于這些,一二九運動的功勞都是很偉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