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徽的誕生
1949年6月16日,周恩來主持召開了新政協籌備會常委會第一次會議,決定在常委會領導下設立6個工作小組。第6小組的任務是研究草擬國旗、國徽、國歌、紀年、國都等方案,馬敘倫,副組長葉劍英、沈雁冰任組長。
1949年7月10日,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擬就《征求國旗國徽圖案及國歌辭譜啟事》,對國徽設計提出要求:“(甲)中國特征;(乙)政權特征;(丙)形式須莊嚴富麗。”9月25日,毛澤東、周恩來在中南海豐澤園召開會議,協商國旗、國徽、國歌等問題。這次會議上,大家對國徽應征圖稿都不滿意。毛澤東最后說:國旗決定了,國徽是否可慢一點決定,原小組還繼續設計,等將來交給政府去決定。9月27日召開的新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討論并通過了國旗、國都、紀年、國歌4個決議案。大會主席團決定,邀請專家另行設計國徽圖案。清華大學和中央美術學院收到了政協的邀請,分別組成了由建筑學家梁思成、林徽因領導的清華大學營建系設計組和以美術家張仃為首的中央美術學院設計組,展開設計競賽。
1950年6月20日,國徽審查小組召開會議,最后一次評審清華大學營建系與中央美術學院分別提出的方案,最終確定清華大學營建系梁思成、林徽因等8位教師設計的國徽方案中選,并送政協大會表決。此后又根據周恩來總理的意見,改進了國徽的稻穗細部形象。
1950年6月23日,全國政協一屆二次全體會議上,毛澤東主席主持通過決議,同意國徽審查組的報告和所擬定的國徽圖案。9月20日,毛澤東主席簽署中央人民政府命令,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圖案及說明:“國徽的內容為國旗、天安門、齒輪和麥稻穗,象征中國人民自‘五四’運動以來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斗爭和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的誕生。”1950年下半年,中央人民政府把制作國徽的任務交給了沈陽第一機床廠。1951年5月1日,由沈陽第一機床廠青年工人焦百順、裴慶江、朱風儀等鑄造出的中國第一枚金屬國徽正式懸掛在天安門城樓上。
國慶節的習俗
悠久歷史燦爛文化
尼日利亞其民族獨立日為10月1日。它是非洲古老的、人口最多的國家,有1000多年的悠久歷史和燦爛的民族文化,在過去的100多年間,尼日利亞一直是英國的殖民地,經濟相當落后,人民生活十分貧困。尼日利亞人民經過長期英勇斗爭,終于在1960年10月1日贏得了民族獨立。
集會閱兵游行三部曲
越南為慶祝越南國慶日,9月2日國慶當天在首都河內都要舉行隆重的集會、閱兵和游行等活動。節日之前,越南政府會向各省市人民委員會發出通知,就國慶慶祝活動作出具體部署。一般情況下,在首都河內將隆重舉行集會、閱兵和游行,電視臺和廣播電臺將現場直播上述慶祝活動的實況。9月2日晚,在河內、海防、順化、奠邊府、新潮、邦美蜀、峴港、芹苴和胡志明市施放焰火。
根據政府通知精神,政府各部門、各省市和各地方要舉行切合實際的慶祝活動,把慶祝活動同開展愛國競賽、發展經濟和扶貧結合起來。各地根據具體條件,本著節約、安全的原則,開展各種文化體育活動。
閱兵游行震耳欲聾
朝鮮9月9日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成立紀念日。國慶前夕,國旗插遍了平壤市的大街小巷,巨型標語佇立在市區交通要道。9日,在平壤市中心的金日成廣場舉行慶祝國慶的盛大閱兵式和群眾游行。在全場一片震耳欲聾的歡呼聲中,朝鮮黨政軍*來到廣場主席臺。朝鮮陸海空三軍近百個方隊通過主席臺接受檢閱,之后,便開始了100萬平壤各界群眾大游行。整個金日成廣場成為一片紅色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