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東華理工大學招生網和貴州招生考試院公布的錄取數據,貴州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績在471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50719名左右,才可以考上東華理工大學,不過每年東華理工大學在貴州招生人數不同、試卷難度也不同,所以錄取的分數也不會相同。
一、貴州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東華理工大學
1、貴州高考2022年考生上東華理工大學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7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7391名;
2、貴州高考2021年考生上東華理工大學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7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8100名;
3、貴州高考2020年考生上東華理工大學的理科最低分需要50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4396名;
4、貴州高考2020年考生上東華理工大學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7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0719名;
5、貴州高考2022年考生上東華理工大學的文科最低分需要55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142名;
6、貴州高考2021年考生上東華理工大學的文科最低分需要56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194名;
7、貴州高考2020年考生上東華理工大學的文科最低分需要56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433名;
二、東華理工大學在貴州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東華理工大學在貴州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貴州 | 理科 | 本一 | 473 | 37391 | 省政府 |
2022 | 貴州 | 文科 | 本一 | 552 | 9142 | 省政府 |
2、2021年東華理工大學在貴州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貴州 | 理科 | 本一 | 475 | 38100 | 省政府 |
2021 | 貴州 | 文科 | 本一 | 565 | 8194 | 省政府 |
3、2020年東華理工大學在貴州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貴州 | 理科 | 本一 | 501 | 34396 | 省政府 |
2020 | 貴州 | 理科 | 本二 | 471 | 50719 | 省政府 |
2020 | 貴州 | 文科 | 本一 | 563 | 6433 | 省政府 |
讀鐵路二本大學好不好
讀鐵路二本大學很好,原因如下:
1.因為鐵路行業是社會需要的,我們現在社會發展非常快,運輸行業當然是起著非常重要作用的。
2.二本鐵路學校有著非常好的管理體制,他們的教育質量非常高家長們非常放心,孩子們在這里可以學到專業素質的知識,培養扎實的專業技巧就業當然是非常順利的。
3.一般鐵路二本學校都是有著很強大的就業處和國家支持的,所以在這樣的完備體制幫助下我們的就業是非常有保障的。
公辦二本大學排行榜
全國排名 | 院校名稱 | 辦學性質 | 批次 |
1 | 廣東財經大學 | 公辦 | 二本 |
2 | 貴州醫科大學 | 公辦 | 二本 |
3 | 重慶醫科大學 | 公辦 | 二本 |
4 | 遵義醫科大學 | 公辦 | 二本 |
5 | 上海海關學院 | 公辦 | 二本 |
6 | 廣東金融學院 | 公辦 | 二本 |
7 | 天津理工大學 | 公辦 | 二本 |
8 | 西安郵電大學 | 公辦 | 二本 |
9 | 四川外國語大學 | 公辦 | 二本 |
10 | 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 | 公辦 | 二本 |
11 | 集美大學 | 公辦 | 二本 |
12 | 重慶理工大學 | 公辦 | 二本 |
13 | 北京聯合大學 | 公辦 | 二本 |
14 | 上海商學院 | 公辦 | 二本 |
15 | 蘇州科技大學 | 公辦 | 二本 |
16 | 成都大學 | 公辦 | 二本 |
17 | 福建中醫藥大學 | 公辦 | 二本 |
18 |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 公辦 | 二本 |
19 | 廣東醫科大學 | 公辦 | 二本 |
20 | 重慶工商大學 | 公辦 | 二本 |
21 | 貴州師范大學 | 公辦 | 二本 |
22 | 廈門醫學院 | 公辦 | 二本 |
23 | 云南師范大學 | 公辦 | 二本 |
24 | 天津外國語大學 | 公辦 | 二本 |
25 | 新鄉醫學院 | 公辦 | 二本 |
26 | 湖北醫藥學院 | 公辦 | 二本 |
27 |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 | 公辦 | 二本 |
28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 | 公辦 | 二本 |
29 | 溫州大學 | 公辦 | 二本 |
30 | 廈門理工學院 | 公辦 | 二本 |
三、東華理工大學學校介紹
東華理工大學(原華東地質學院),簡稱東華理工,創辦于1956年,是中國核工業第一所高等學校,是江西省人民政府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自然資源部、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共建的具有地學和核科學特色,以理工為主,經、管、文、法、教、藝兼備的多科性大學,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教育部“111計劃”入選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支持高校、“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和“新文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全國國防教育特色學校、國家語言文化推廣基地,中國人民海軍士官選拔培訓基地,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人才培養基地。 學校始終堅持*辦學方向,堅持國家利益至上、民族利益至上的宗旨,牢記服務國防軍工的歷史使命,堅持“為核成立、因核成名、以核成勢”的發展思路,高擎“核學”“地學”兩桿大旗,加速內涵發展、強化學科特色,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為我國核大國地位的確立、為國防科技工業發展和地方經濟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被譽為“中國核地學人才搖籃”和“世界原子能事業的寶貴財富”,為國防軍工事業和江西省經濟社會發展輸送了24萬余名各級各類專門人才,其中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和一大批政府部門領導、商界精英、科技領軍人才和高級技術專家。 學校現有南昌、撫州兩個校區,校園總面積2500余畝。設有地球科學學院、地球物理與測控技術學院、水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測繪工程學院、化學生物與材料科學學院、核科學與工程學院、機械與電子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學院、理學院、土木與建筑工程學院、軟件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文法學院、外國語學院、撫州師范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體育學院、藝術學院、研究生院、國防教育學院、國防科技學院(核能學院)、創新創業教育學院(人工智能學院)、國際教育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等20余個教學單位。 學校現有1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個院士工作站,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9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5種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現有69個本科專業,其中59個本科專業面向全國招生,擁有國家級特色專業、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具有來華留學生招收資格。擁有“十三五”國家國防特色學科5個,“十三五”江西省高校一流學科3個,化學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13個本科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3個本科專業入選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測繪工程、資源勘查工程、勘查技術與工程、核工程與核技術、環境工程在內的5個專業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進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陣”。 學校現有教職工240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1630余人(正副教授620余人),國家級人才29人,省級人才150余人。學校聘請了諾貝爾獎獲得者、美國科學院院士、俄羅斯科學院院士、俄羅斯總統顧問等200余名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為學校的兼職或客座教授。學校始終堅持以人才培養為中心,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使命,近年來涌現了“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 水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環境工程系教工黨支部、國防教育學院師生黨支部)等先進集體和“全國教書育人楷模” “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周義朋、“感動江西教育年度人物”宋金如、李榮同等為代表的一批愛崗敬業、立德樹人的先進典型。 學校現有在校學生2.3萬余人。擁有“放射性地質”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國家級線下一流本科課程、國家級社會實踐一流本科課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教育部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和教學名師等高水平教學資源和國家級“本科教學工程”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擁有省級本科高水平教學團隊10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3個,獲批碩士、本科層次國家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學科領域(專業)10個。近年來,獲得省級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一等獎15項。學生在“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創青春”大學生創業大賽、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年會、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等國際國內各類賽事中,爭金奪銀,成績斐然,相繼涌現了全國“小平科技創新團隊”“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中國技術市場金橋獎”“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獲得者等一大批優秀學子。學校被授予全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獎、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全國五四紅旗團支部、全國大學生KAB創業教育基地、全國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團隊等榮譽。 學校在核燃料循環前端和后端形成獨特的優勢與特色,核地學及涉核相關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體系完備;擁有我國核資源與環境領域首個國家重點實驗室“核資源與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江西省目前唯一一個國際聯合研究中心“質譜科學與儀器”國際聯合研究中心,以及“放射性地質與勘探技術”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核技術應用”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國際原子能機構參比實驗室在內的30余個國家及省部級高水平科研平臺;擁有教育部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教育部科技創新團隊1個,自然資源部科技創新團隊1個,國家國防科技創新團隊1個,江西省科技創新團隊6個。 近年來,學校不斷加大科技研發投入,年均科研經費達2.8億元,先后獲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聯合基金重點項目、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國際(地區)科技合作重點研究項目等。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防科技進步特等獎與二等獎、國防技術發明二等獎、江西省自然科學一等獎、江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江西省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等國家級、省部級科技成果獎70多項。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先后與俄羅斯、美國、加拿大、法國、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南非、巴西、智利等20多個國家的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校際交流和學術聯系。積極參與“一帶一路” 建設、“金磚國家”創新行動計劃,承辦了尼泊爾特里布文大學孔子學院,與俄羅斯聯邦衛生部建立了長期科技合作關系并成立了 “質譜科學與儀器俄羅斯研發中心”。積極開展科技援外項目,與柬埔寨農業部對接,促進科技成果境外轉化。學校積極引進外國高端專家服務學校教學和科研,充分利用科研平臺吸引港澳臺青年學者前來工作,獲批科技部“發展中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家”(國際杰青)計劃、江西省首個“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基地,先后有3位外國專家獲得“中國政府友誼獎”。學校積極開展國際學生培養工作,來華留學生教育覆蓋本、碩、博三個教育層次,同時學校接受外籍博士后進站工作開展科學研究。學校是國際原子能機構技術合作項目(TC)承擔單位和咨詢專家派出單位,承擔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國際會議以及鈾礦地質與核技術人員培訓任務,獲得國際原子能機構首屆瑪麗·斯科洛多夫斯卡·居里獎學金,為世界和平利用核能做出積極的貢獻。 學校是花園式校園,先后被授予“全國綠化先進單位”和“江西省園林化單位”。學校面向全國招生與就業,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多次被評為“全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 進入*,東華理工人將堅持以****思想為指導,秉承“敦本務實、崇義奉公”的校訓,堅持質量立校、人才強校、特色興校的辦學理念,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扎實推進“雙一流”建設,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為早日建成“以工為主、理工結合、文理滲透、軍民融合、行業領先、區域一流”的特色高水平大學而不懈努力! (以上數據截至2021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