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廈門興才職業技術學院招生網和貴州招生考試院公布的錄取數據,貴州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績在202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209759名左右,才可以考上廈門興才職業技術學院,不過每年廈門興才職業技術學院在貴州招生人數不同、試卷難度也不同,所以錄取的分數也不會相同。
一、貴州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廈門興才職業技術學院
1、貴州高考2022年考生上廈門興才職業技術學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20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09759名;
2、貴州高考2021年考生上廈門興才職業技術學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21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07803名;
3、貴州高考2020年考生上廈門興才職業技術學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30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89157名;
4、貴州高考2022年考生上廈門興才職業技術學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34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09608名;
5、貴州高考2021年考生上廈門興才職業技術學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29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2321名;
6、貴州高考2020年考生上廈門興才職業技術學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43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2176名;
二、廈門興才職業技術學院在貴州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廈門興才職業技術學院在貴州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貴州 | 理科 | 專科 | 202 | 209759 | 省教育廳 |
2022 | 貴州 | 文科 | 專科 | 345 | 109608 | 省教育廳 |
2、2021年廈門興才職業技術學院在貴州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貴州 | 理科 | 專科 | 213 | 207803 | 省教育廳 |
2021 | 貴州 | 文科 | 專科 | 293 | 122321 | 省教育廳 |
3、2020年廈門興才職業技術學院在貴州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貴州 | 理科 | 專科 | 309 | 189157 | 省教育廳 |
2020 | 貴州 | 文科 | 專科 | 430 | 72176 | 省教育廳 |
高考提前批是什么意思
高考提前批是指比普通批次要早,一般高考結束以后,提前批次就開始報名,如果提前批報了沒被錄取不會影響其他批次的填報錄取。
提前批次錄取院校包括本科提前錄取的部分普通高校、軍隊【國防生(17年已取消)】院校、公安院校、司法院校及民航、空軍招飛院校。提前批主要為:藝術、體育、軍事、公安、武警和其他(偵察、治安、法律等)。
根據國家教委的有關規定,將一部分招生類別、性質、專業基本相同或相近的學校和國家教委批準提前錄取的一些學校集中起來,在大規模招生之前進行提前錄取,這部分院校即提前錄取院校。
高考志愿錄取狀態有哪些
1、自由可投
這個狀態表示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該考生的檔案沒有投出去;第二種就是,檔案投出去以后被學校退檔了,如果被學校退檔,考生是可以看到最近一次院校退檔的理由。
2、已經投檔
這個狀態就表明考生電子檔案已經投給了院校,但院校還沒有下載考生電子檔案,所以考生要注意查詢檔案所投學校的動態。
3、院校在閱
這表示院校已經下載了投檔信息,正在審閱考生的電子檔案,將根據招生章程公布的錄取規則,確定“預錄取”或“預退檔”考生名單,但尚不能確定是否正式錄取。
4、預退檔
這就表示院校按學校錄取規則錄取時,對成績偏低且不服從專業調劑或體檢、單科成績等原因不能錄取的考生,做出“預退檔”,也就是準備退檔處理,并且向省高考錄取場提交“預退檔”考生電子檔案等待錄檢審核。
5、預錄取
當考生的狀態顯示為預錄取時,是指院校對符合錄取條件的考生進行專業安排之后,已經下載了擬錄取考生名單及錄取專業,處于預錄取狀態并不表明正式被錄取,須經省高考錄取場錄取檢查組審核通過后方為正式錄取。
6、錄取
“預錄取”考生經省高考錄取場錄檢審核,審核通過后即變為“錄取”,處于“錄取”狀態的考生,就是已經被高校成功錄取了,就可以等待收取自己的錄取通知書了。
三、廈門興才職業技術學院學校介紹
學校概況 廈門興才職業技術學院創始于1983年,是經國家教育部核準并納入全國統招計劃的高等職業院校,學校堅持內涵發展,勇創職業教育改革開放之先,與廈門特區共成長,是廈門經濟特區設立以來創立的第一批民辦職業學校。學校秉承“厚德精技”校訓,弘揚“嘉庚”之精神,培根鑄魂,啟智潤心。經過38年的發展,已形成涵蓋教育、信息、機電、藝術、建筑、經濟、管理、醫護等多門類特色高職專業27個,在校學生規模已達到7000多人,在區域經濟發展中已形成較高的教育品牌。 學校充分利用地處廈門軟件園三期高新產業園區的地理優勢,大膽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建立校企雙主體協同育人機制,實現了專業與產業對接,課程與崗位對接,教學與生產對接,提升學生的技術技能水平,現已形成高度契合福建省和廈門市主導產業發展的先進制造類、電子信息類、建筑工程類、經貿管理類、藝術設計類和現代服務類六大專業群。2018年4月,學校通過“福建省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工作二輪評估”。 黨的十八大以來,學校貫徹****思想,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學校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國家高職優質校為新標桿,把學校建設成符合“中國制造2025”和“一帶一路”等重大戰略需求,緊密對接“福建自貿試驗區”和“廈門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服務區域產業和中小微企業,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和創新創業人才的高等職業教育特色強校。 育人特色 學校從高職學生特點出發,根據高職學生特點,創新育人模式,著力打造“立德為本”課程育人、“潤德為綱”實踐育人、“化德為要”活動育人、“行德為范”管理育人的“四位一體”育人平臺,構建全員、全方位、全課程育人的大思政格局。 通過增設養成教育課,開發校本教材,實施三階段、108周、35個主題的“百周養成﹒終身德育”方案,提高課程平臺結構與功能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發揮課程育人的基石作用;通過實習實訓、技能競賽、創新創業教育等實踐教學項目課程思政的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發揮實踐育人的內化作用;通過建立孝親感恩主題教育等典型活動矩陣,發揮活動育人的養成作用;通過細化“四自管理”的方法手段,發揮管理育人的升華作用。 通過“四導一服務”導師制、家校聯系百千萬工程等項目,實施全員育人;通過“課內+課外、線上+線下、校內+校外”的手段,以學分認定與轉換制度、學生綜合素質考評和文明修身素質拓展評價體系為基礎,實施全方位育人;通過樹立課程思政的大課程觀,完善課程平臺結構,提高育人功能針對性,實施全課程育人。 教學成果 學校自建校以來,堅持走內涵式發展之路,學校教育教學成果豐碩。目前已建成中央財政支持實訓基地2個,教育部高職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項目骨干專業 2 個,省級服務產業特色專業群 2 個,省級高水平專業群1個,市級服務產業特色專業群3個,省級示范專業 2 個,省市課題立項 122 個。榮獲福建省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3個,二等獎 3 個,省級校園文化建設成果2項,并獲批省級“****思想讀書社”、“首批福建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示范項目”。 人才培養質量位居全省同類院校前列。學生技能競賽屢創佳績,在福建省高等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連續三年榮獲團體二等獎,團體總分位列同類院校前五,近三年在廈門市高等職業院校技能競賽中團體總分位列前二。2018年-2019學年,學生參加省級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獲得最多,雙師素質教師人數位居第一。學生參加全國“挑戰杯”創新創業大賽獲得省級金獎2項,參加全國機械行業創新創業大賽獲得一等獎5項,參加第九屆全國海洋文化創意設計大賽獲得銅獎。根據福建省評估中心發布的《福建省普通高校發展潛力檢測報告》顯示:近三年在全省一般高職高專院校發展潛力排名中“人才培養”指標位居民辦院校前三,綜合排名前十, 校企合作 ????我校致力于構建“產、學、研”一體化的高等職業教育基地,為培養大國工匠不斷探索努力,充分發揮地理優勢,建立“校企合作地圖”,努力探索 “學校辦在軟件園區,專業建在產業鏈上”辦學模式,整體推進校企深度融合項目,形成一定的特色。 ????“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專業與國內領先的IT高等教育服務提供者、中國最大的IT解決方案與服務提供商的“東軟教育科技集團”共建;“大數據技術”專業、“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與產教融合龍頭企業“華晟經世集團”共建,與廈門泛鈦共建舍內設計專業、與國科信息、招商銀行共建智慧校園。 ?????開展廈門市人社局“企校合作學徒制”項目,為宏發集團、美科等企業提供員工技能培訓,規模全市第一。實現“校企合作培養高職工科專業技術技能人才”;建設工程管理、廣告藝術設計等9個專業分別對接福建省“土木工程建筑行業協會”、福建省“工業設計協會”等九家省市級行業協會,實現政校企“跨界融合”,專業建設與產業發展實現精準對接;與“廈門名鞋庫科技有限公司”共建“電子商務”專業、與“京東智慧物流”共建“現代物流管理”專業、與“北華博鰲體育投資(北京)有限公司”開展訂單班合作、與“廈門佰翔酒店”共建廈門市“現代學徒制”,與“廈門眾冠捷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共建“市場營銷”菁英班,積極推進校企辦學機制和人才對接機制。 創新就業 ????學校實施“校—院—班”的三級聯動機制,多措并舉,不斷提升學校高就業率,連續五年學校就業率保持在95%以上,自主創業率2%左右。通過職業規劃大賽、簡歷大賽、創業訓練營、創業模擬實訓平臺等多種形式的創業就業教育,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創業帶動就業,增強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提高我校畢業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同時,對我校家庭困難和就業困難畢業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就業幫扶,由專人負責幫扶工作,并建立“一人一檔”的工作臺賬,幫助此類學生最終走上適合的工作崗位。還特別注重對困難畢業生的就業幫扶工作,“興才智谷”是我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秉承“以創業促就業、以創新促發展”的理念,集創業、辦公、生活、休閑于一體,為大學生提供方便快捷的“一站式”辦事服務平臺,提供包括創業啟動資金、風投基金、小額貸款、創業補貼、稅收優惠等“一攬子”金融解決方案。近三年,興才智谷累計入住項目58個,帶動就業人數115人,創新創業項目榮獲國家、省、市級大賽金、銀、銅獎30多項。2018年以來“興才智谷”獲得“福建省級眾創空間”、省級“大學生創業驛站”、“廈門市級眾創空間”、“廈門市創業大本營”、“廈門市創業孵化示范基地”等諸多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