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座落在世界著名的風景游覽城市和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是工業和信息化部與廣西壯族自治區共建高校、廣西壯族自治區重點建設高校。中國繞月探測工程總設計師、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孫家棟院士為學校名譽校長。
學校始建于1960年,1980年經國務院批準成立桂林電子工業學院,2006年更名為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學校先后隸屬于第四機械工業部、電子工業部、機械電子工業部、中國電子工業總公司、信息產業部。2000年管理體制轉為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1990年,時任*江澤民同志親臨學校視察,并為學校親筆題詞“為發展電子工業培養更多的合格人才”。
辦學條件 學校現有金雞嶺校區、六合路校區、花江校區、北海校區(高職),分別位于桂林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桂林市堯山風景區、北海市銀海區,校園總面積4153畝。學校圖書館建筑面積4.5萬余平方米。館藏紙質圖書183.2萬冊、電子圖書148.4萬種、高品質外文學術數據庫30個、中文數據庫44個、中外文期刊(含電子期刊)達36000多種。具有先進的網絡信息平臺和智慧校園平臺。
學科專業 學校開設有本科專業65個,其中,國家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5個,通過工程教育認證專業1個;現有國家級精品課程3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1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2門。學校獲得“十一五”和“十二五”國家級規劃教材9種。學校獲得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4項。
學校現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1個、一級學科未覆蓋的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個;工程、工商管理、會計、法律、翻譯等5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其中,工程碩士授權領域11個。
師資隊伍 學校現有教職工2600余人。教師隊伍中有“*”特聘教授1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4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4人、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1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2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34人、中科院“*”人選4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4人、廣西“八桂學者”7人、廣西優秀專家7人、廣西特聘專家3人、廣西教學名師10人等。有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自治區級教學團隊10個;廣西人才小高地3個、廣西高校創新團隊3個。教師中有教育部高等學校本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人、委員6人。
人才培養 學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實施高校、教育部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示范點學校,學校是國防生培養單位、全軍邊防軍人子女預科生培養單位。現有國家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國家實驗教學示范中心4個、國家工程實踐教學中心2個、國家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全國首批大學生“小平科技創新團隊”1個;教育部大學生網絡文化工作室1個。
學校大學生創新實踐基地被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命名為“全國青年科技創新示范基地”。學校被評為“2012-度國家級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實施工作先進單位”。學生在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創新設計、數學建模等比賽中屢獲佳績,曾獲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最高獎“索尼杯”。
科學研究 學校承擔了國家科技重大支撐計劃項目、國家“973”重點項目、國家863計劃重大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和面上項目等。近五年,新增國家級科研項目262項;發表SCI、EI收錄論文2060篇,出版學術著作112部。學校長期從事國防科學研究,是總裝備部通信裝備預研項目定向發布的30所高校之一和北斗ICD授權的高校之一。承擔了軍隊“973計劃”、軍工型號、先進武器裝備、國防關鍵技術等國防軍工科研項目。近五年,學校獲得省部級科研成果獎勵83項。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科技園于獲批為國家大學科技園。學校現有“國家軟件與集成電路公共服務平臺”廣西平臺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廣西重點實驗室7個、廣西2011協同創新中心及培育基地3個、廣西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個;廣西信息科學實驗中心1個;廣西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3個。
國際交流 學校和亞洲、歐洲、美洲、大洋洲與非洲的80余所大學和學術機構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學校每年選拔部分優秀學生赴境外高校學習深造、并長期招收來華留學生。學校是教育部“中國政府獎學金”和“廣西政府東盟國家留學生獎學金”的接受培養單位,現有中法、中愛和中英等中外交流項目。
今天,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在“正德厚學 篤行致新”校訓和“艱苦創業、自強不息”桂電精神的引領下,正朝著建設成為電子信息特色鮮明的國內高水平大學這一宏偉目標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