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福建工程學院招生網和廣西招生考試院公布的錄取數據,廣西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績在390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80969名左右,才可以考上福建工程學院,不過每年福建工程學院在廣西招生人數不同、試卷難度也不同,所以錄取的分數也不會相同。
一、廣西高考多少分可以上福建工程學院
1、廣西高考2022年考生上福建工程學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2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0969名;
2、廣西高考2021年考生上福建工程學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2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0521名;
3、廣西高考2020年考生上福建工程學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4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9973名;
4、廣西高考2022年考生上福建工程學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50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8992名;
5、廣西高考2021年考生上福建工程學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50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6869名;
6、廣西高考2020年考生上福建工程學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39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6485名;
二、福建工程學院在廣西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福建工程學院在廣西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廣西 | 理科 | 本二 | 422 | 80969 | 省政府 |
2022 | 廣西 | 文科 | 本二 | 502 | 18992 | 省政府 |
2、2021年福建工程學院在廣西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廣西 | 理科 | 本二 | 424 | 80521 | 省政府 |
2021 | 廣西 | 文科 | 本二 | 502 | 16869 | 省政府 |
3、2020年福建工程學院在廣西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廣西 | 理科 | 本二 | 442 | 69973 | 省政府 |
2020 | 廣西 | 文科 | 本二 | 390 | 46485 | 省政府 |
文科350多分能上哪些公立大學
院校名 | 錄取分 | 文理科 | 批次名稱 |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 | 387 | 文科 | 本二批 |
三亞學院 | 387 | 文科 | 本二批 |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中外合作) | 385 | 文科 | 本二批 |
黃河科技學院 | 386 | 文科 | 本二批 |
寧夏大學新華學院 | 385 | 文科 | 本二批 |
河北東方學院 | 388 | 文科 | 本二批 |
湖南涉外經濟學院 | 388 | 文科 | 本二批 |
南昌工學院 | 387 | 文科 | 本二批 |
齊齊哈爾工程學院 | 388 | 文科 | 本二批 |
文科350多分值得報考的大學有哪些
1.寧夏大學新華學院
寧夏大學新華學院作為自治區第一所獨立學院,是由寧夏大學按照新機制、新模式舉辦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學院設有文學、工學、理學、管理學、法學、教育學、藝術學等7大學科門類25個本科專業,全日制本科在校生6700多名。
2.廣西科技大學
廣西科技大學坐落在南中國古人類“柳江人”的發祥地、廣西工業支柱和廣西第二大城市---柳州市,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學士、碩士學位授權單位,是“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直屬于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管理。
廣西民族大學
廣西民族大學由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建,為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建設高校、廣西壯族自治區重點建設高校。
平行志愿是什么意思
高考平行志愿是高校招生錄取投檔的一種方式。簡單來說,可以總結為分數優先、遵循志愿。即一個志愿中包含若干所平行的院校。是指考生在填報高考志愿時,可在指定的批次同時填報若干個平行院校志愿。
高考平行志愿錄取時,按照“分數優先,遵循志愿”的原則進行投檔,對同一科類分數線上未被錄取的考生按總分從高到低排序進行一次性投檔,即所有考生排一個隊列,高分者優先投檔。每個考生投檔時,根據考生所填報的院校順序,投檔到排序在前且有計劃余額的院校。
考生所填報的平行志愿的多個院校仍有自然順序。檢索考生所填報的幾個院校志愿時,是按考生填報志愿時排列的院校自然順序依次進行的。
友情提示:若想知道更多平行志愿的內容和數據,可在訪問“高考助手網志愿”查詢更多相關信息。
三、福建工程學院學校介紹
福建工程學院坐落于素有“海上絲綢之路”門戶之稱的歷史文化名城福州。學校發端于1896年清末著名鄉賢名士陳璧、孫葆瑨、力鈞和著名閩紳林紓、末代帝師陳寶琛創辦的“蒼霞精舍”,首開福州近代新式教育之風。1907年開始舉辦工科教育,開設了鐵路、電報兩科,解放前為享有盛譽的“福建高工”。1953年后分立為福建機電學校與福建建筑工程專科學校,兩校隨時代更迭幾易其名,曾于1961年分別更名為福建機電學院和福建建筑工程學院,被譽為福建“建筑業的黃埔軍校”“機電工程師的搖籃”。2000年福建高級工業專門學校與福建中華職業大學合并組建福建職業技術學院,2002年福建建筑高等專科學校與福建職業技術學院合并升格為福建工程學院。2013年獲批碩士學位授權單位、增列為福建省重點建設高校,2018年入選福建省示范性應用型本科院校、福建省博士學位授予培育單位、福建省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辦學120余年來,學校秉承“真、誠、勤、勇”校訓精神,弘揚“大機電、大土木”傳統優勢,面向“大海洋”新興領域,發展成為一所以工為主,工、管、文、理、經、法、藝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應用型本科高校,先后為社會輸送了20多萬各級各類人才。 現有旗山、鱔溪、浦東、銅盤等校區,占地2074.8畝,校舍建筑面積70.35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46327.66萬元,館藏紙質圖書226.51萬冊,電子圖書198.34萬冊,全日制在校生21336人,其中在讀碩士研究生1475人(含外國留學生),17個學院(部),69個本科專業,涵蓋工學、管理學、文學、理學、經濟學、法學、藝術學等學科門類。專任教師1260人,其中高級職稱625人,國家級、省級高層次人才近100人,省級以上教學及科技創新團隊19個。聘任了400多位國內外知名專家為名譽教授、特聘教授、兼職教授和客座教授。現有6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9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擁有2個省級高原學科、4個省級應用型學科、2個省級應用型培育學科。土木工程和材料科學與工程2個學科進入“2021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全國前50%,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科進入2021“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301~400,位列2021中國學科排名73名。 學校堅守“以工為主、區域性、應用型”辦學定位,緊扣福建省主導產業和戰略新興產業發展,形成了以服務裝備制造、電子信息、建筑業、現代交通運輸、生態環保等產業為重點的8大專業集群,成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試點高校。現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0個、國家級特色專業3個、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9個。國家級一流課程5門, 國家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1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2門,省級一流課程83門。國家級教學實踐平臺6個,其中“電子信息與電氣技術實驗中心”入選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土木工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入選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省級課程思政示范中心1個,省級教學成果獎37項,國家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建筑學、土木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12個專業通過住建部專業評估認證或教育部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專業認證評估通過數居省內高校第二、全國同類高校前列。 學校主動聚焦區域產業發展和技術創新需求,科技創新成效顯著。2013年獲國家科學技術發明獎二等獎1項,2014獲國家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現有省(部)級以上科研創新平臺51個。2016年以來,承擔國家級項目92項,省部級項目537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人文社科基金項目80項,國家科技重點研發計劃項目6項,福建省科研重大(重點)專項51項。獲省(部)級科技獎和社會科學成果獎39項,其中省(部)級科技獎32項(含一等獎8項),省(部)級社科優秀成果獎7項;獲授權發明專利445項,多個項目入選省、市“揭榜掛帥”項目。 學校重視學生素質的培養教育,大學生綜合素養不斷提高。近五年學生在省級以上的創新創業、學科競賽中共獲國際級榮譽262項、國家級2110項、省級1937項,如獲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亞洲區決賽銀獎、中國大學生方程式汽車大賽一等獎、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銀獎、“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銅獎等。學校實施“本科生專利提升計劃”,資助學生作為第一發明人獲批專利授權85項。實施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獲國家級立項305項。創新創業教育成果獲福建省2018年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獲評“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經驗高校”、躋身“全國普通本科類高校團學創業教育工作指數100強”、入圍福建省創新創業創造教育示范建設院校、入圍福建省產創融合教育實踐示范建設基地。在文體藝術方面,獲評全國第六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優秀組織獎”、捧得第四屆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校長杯”,原創藝術精品《光》《海那邊的愛》《文脈》在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海峽兩岸大學生舞蹈大賽中斬獲殊榮;校男子籃球隊參加CUBA中國大學生籃球聯賽(陽光組)曾榮獲冠軍、亞軍,是唯一一支連續五屆入圍全國八強的球隊。畢業生深受歡迎,近五年應屆畢業生平均就業率92.25%。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與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德國、希臘等全球近20多個國家的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主動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與馬來西亞、捷克、波蘭、泰國等高校建立深入合作,在學生聯合培養、教師學術交流和科研合作、引進海外智力、來華留學生教育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學校于2012年開始招收來華留學生,具備招收中國政府獎學金、福建省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資格,現有來自“一帶一路”有關20余個國家的近百名留學生來校學習本科或碩士研究生課程。依托國家留學基金委的“優秀本科生國際交流項目”、“中美人才培養計劃”121雙學位項目、德國高校的“質量工程”交換項目、馬來西亞大學交換生項目、捷克奧斯特拉發大學交換項目等國際交流項目,選派百余名優秀大學生赴國(境)外名校留學或長短期學習。 學校積極服務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與臺灣多所大學聯合培養學生,引進優秀臺籍教師近70人。2019年獲批招收港澳臺地區學生資格備案單位。 當前,學校進入全面建設一流應用型大學新階段,明確了“十四五”期間要深入貫徹落實****思想,堅持黨的全面領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持續攻堅“三大目標”,實施追求高質量、深化優服務、增強新動能“三大方略”,推進增強二級單位活力、提高資源使用效益、完善人才評價體系“三大改革”,夯實思想基礎、教學基礎、服務基礎、數字基礎、治理基礎“五大基礎”,緊扣**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為早日建設成為一流應用型大學、助力福建省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努力奮斗,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數據更新至2021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