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財經大學商務學院創建于2001年,是一所涵蓋經濟學、管理學、理學、工學、文學、法學、藝術等七個學科門類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財經類獨立學院。下面是思而學教育網 小編為大家帶來的2017年貴州財經大學商務學院教務系統,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2017年貴州財經大學商務學院教務系統
貴州財經大學商務學院-教務管理系統:http://portal.gzife.edu.cn/eapdomain/static/component/cms/cmp_cms_pim_show/gzife/shangwu/jw.jsp
(點擊下面圖片直接進入界面)
學院簡介
貴州財經大學商務學院于2001年經貴州省教育廳同意成立,貴州省人民政府批準設置,2004年經教育部確認,2011年貴州省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批準成立為正縣級事業單位,具有法人資格并獲得辦學許可的實施本科學歷教育的獨立學院。機構代碼為:59076668-9。
學院現設有金融學、國際經濟與貿易、財政學、保險學、經濟統計學、工商管理、市場營銷、物流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會計學、財務管理、審計學、工程管理、房地產開發與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行政管理、旅游管理、土地資源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電子商務、法學、漢語言文學、音樂學等本科專業24個,涵蓋經濟學、管理學、理學、工學、文學、法學、藝術等七個學科門類。目前在校生10000余人。有相對穩定的專任教師500余名,其中副高以上職稱的占50%。
學院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學生為本樹立服務意識,以素質教育,努力把貴州財經大學商務學院建設成為西部有影響、省內一流、經管特色鮮明、商科優勢突出的教學型獨立學院;著力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有社會責任感、有扎實專業基礎和較強動手能力,滿足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以經濟管理為主的實用型人才,即“兩有一強”人才。
學院以本科教育為中心,依法辦學治校,遵循教育規律,面向社會需求,優化結構布局,提升教學質量,強化實踐教學,建立符合各專業培養目標的實踐、實驗教學體系;科學設置能力提升課、綜合素質課和專業選修課,為學生提供多樣化選擇,多方向培養專業人才;創新部分選修課程學分獲取方式,培養學生專長興趣,塑造專長能力;我院積極探索分層教學模式,從2008年至2012年,我院在會計學和金融學兩個專業開設實驗班,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商務學院學生按教學計劃完成學業后,頒發貴州財經大學商務學院本科學歷證書,符合學位授予條件的,授予貴州財經大學商務學院學士學位證書。
學院一直重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努力推動校園文化建設和開展大學生社團活動,積極投入志愿者服務和社會公益工作。2004年商務學院黨總支獲得了高教工委授予的“貴州省屬高校先進黨總支”稱號,2009年商務學院團委被團中央確定為基層組織建設和基層工作試點單位,成為貴州省內唯一獲此殊榮的高校;2010年,商務學院被貴州省高校工委授予省直高校“五好基層黨組織”。2011年近1200人參加了第九屆民族運動會的志愿者服務和開幕演出,為此,獲得了組委會和社會的高度贊揚。學院田徑代表隊已經連續十二屆取得貴州財經大學校運會團體第一,2012年,體操表演獲得全國大學生一等獎。商務學院注重校園課外科技文化活動,內容豐富多彩,成績斐然,近四年獲得各種競賽238余項。
校徽注釋:
院標沿用“貴財紅”作為底色,象征著貴州財經大學的文化傳承,中間一個簡明清晰的篆體“商”字,沿用貴州財經大學“儒魂商才”之“儒商”,也象征“商務學院”“商”之內涵,同時凸顯我院“經管特色鮮明,商科優勢突出”的辦學理念。標識造型簡潔、大氣莊重、古雅清晰、韻味悠長、文化底蘊深厚,具有很強的識別性、穿透力和傳播感。圖標左右對稱,符合公眾審美要求,預示2001年成立的貴州財經學院商務學院隨著母體學校從貴州財經學院到貴州財經大學的歷史性轉變又站在新的起點上,為貴州經濟發展培養更多優秀的、符合“兩有一強”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用型人才。
校訓
厚德 博學 篤行 鼎新
釋義
身養性,保持高尚的品德和情操;勵學善思,追求廣博的學識和才干;知行統一,投身事業和社會實踐;開拓進取,適應不斷
辦學特色
貴州財經學院商務學院實施以全面素質教育為宗旨的人才培養模式,突出厚德、博學、篤行、鼎新的教育理念;樹立以人為本?德才并重的育人標準;確定專博結合?和諧發展的培養規格;強化注重素質?突出能力的人才培養目標。積極推行素質拓展工程,注重培養學生的寫作?英語?數學?計算機等基本技能,并通過思想政治教育?校園文化活動?社會實踐等加強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使學生成為有創新精神的"四有"人才。
貴州財經學院商務學院2001年8月經貴州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2004年元月被教育部確認為獨立學院。設有金融學、國際經濟與貿易、會計學、財務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法學、工商管理、電子商務、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人力資源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市場營銷、物流管理等本科專業13個,在校學生3815人。學院位于貴陽市北郊植物園側,坐落在松濤綠蔭之中。基本辦學條件為:使用的土地面積為152.8畝、另有164畝正在開發;校舍建筑面積80607平米,其中包括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室、語音室和衛生設施齊全的宿舍、食堂等;有相對穩定的專任教師190余名,其中副高以上職稱的占50%左右;與母體學校--貴州財經學院共享圖書資源。
學院以學生為本樹立服務意識,以素質教育,以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創業精神為特點。
教學成績
學校高度重視教學質量管理,建立了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加強教學管理制度和教學管理隊伍的建設,不斷提高教學管理隊伍的整體素質、服務意識和服務水平,不斷增強全員質量意識,確保教學質量的穩定與提高。
學校注重大學生素質教育,積極建設校園文化,開設人文、科技選修課,開展各種知識、技能比賽等活動,常年舉辦"人文論壇"、"經濟論壇"、"科技論壇",促進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與文化素質的提高。
學校通過學科建設積極帶動教學、科研工作,承擔省級以上科研項目169項,其中包括中國社會科學基金、中國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農業部以及貴州省社科規劃課題、科技廳和教育廳科研項目;在貴州省哲學社會科學成果評獎中,獲獎項數均居省內高校前列。
專業學科
行政管理、市場營銷、法學、統計學、音樂學、勞動與社會保障、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旅游管理、審計、物流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金融學、漢語言文學、會計學、工程管理、房地產經營管理、工商管理、財政學專業、財務管理專業、保險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土地資源管理專業
人才培養
學院在確保學生完成本科基本教學計劃和教學質量的前提下,針對社會人才需要狀況和學生特點,加強實踐環節教育,并注重利用多媒體手段進行模擬教學,培養學生動手能力;鼓勵與幫助學生參加各種從業資格考試和外語水平測試;組織數學、英語、計算機等基礎課程的專門補習,提高學生基本素質;設立科研基 金,鼓勵并指導學生開展課題研究。學生達到有關要求,由貴州財經大學授予學士學位證書。2005年畢業學生429人,其中獲得經濟學、管理學學士、法學學士401人,學位授予率為93.47% 。就業率達92.68%。
學校始終把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作為重中之重,黨團組織和管理人員運用新思路、新方法,創造性地開展學生管理工作。如在貴州省高等學校中率先實行了"把學生黨支部建在公寓,把團支部設在樓層,把文化活動開展在學生社區"的"思想政治工作進公寓"試點,通過實踐、摸索,形成了"堡壘建在公寓"的新時期的黨建工作經驗。貴州省各級領導都親臨貴州財經學院商務學院指導并提出寶貴的意見,認為這為高校如何在新形勢下開展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啟示與參考。貴州電視臺、《貴州日報》、《當代貴州》、《思想政治戰線》等多家媒體也對此作了報道。
學院的體育活動豐富多彩、成績斐然。學生田徑代表隊已連續五屆取得貴州財經學院校運會團體總分第一。此外,還有不少文體活動中在省內和校內取得好成績。2004年商務學院黨總支獲得了高校工委授予的"貴州省屬高校"先進黨總支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