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師范學院截至2015年6月,學校有東海和詩山兩個個校區。學學校占地1185畝,建筑面積37萬平方米。學校下設15個二級學院,擁有省級重點學科3個,設置58個全日制本科專業;有教職員工1104人,全日制在校生18703人,其中校本部學生14787人(研究生40人,本科生14396人)。思而學教育網 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的泉州師院教育在線 泉州師范教育在線登錄供大家參考選擇。
泉州師院教育在線 泉州師范教育在線登錄
泉州師院教育在線:http://www.qzycjy.net/
泉州師范學院歷史沿革
學校前身
原泉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1958年5月1日,在大躍進的形勢下,福建 晉江專區委員會決定創辦泉州大學。泉州大學下設工學院、農學院、醫學院、師范學院等四個學院。師范學院設有中文、數學、物理、化學四個專業,錄取新生419人,學制一年、二年兼有。1958年5月8日,福建 晉江專區第一所高等學校泉州師范專科學校正式開學上課。1958年9月7日,泉州大學新生報到。1958年10月1日泉州大學全體師生舉行開學典禮,晉江專署 王德秀 專員,地委宣傳部 朱展華 副部長出席典禮并講話、副校長陳金源向全體師生員工作了開學報告。1958年秋,創辦泉州大學,下設工、農、醫、師范四個學院,師院校舍暫寄于泉州師范學校。 1958年10月3日泉州大 學正式上課。
1959年3月27日,中共晉 江專區委員會決定把泉州大學幾個學院分開設立,泉州大學工學院稱泉州大學,單獨設院;農學院和晉江專區農校合并,掛泉州農學院牌子, 醫學院和晉江專區 醫士學校合并,改為晉江專區醫學專科學校。1959年7月24日,成立泉州師范專科學校校務委員會。1960年6月24日泉州師范學院成立,師范學院共設8個專業(政教、中文、外語、數學、物理、化學、生物、體育)教職工252人,在校生達1151人。1960年7月23日啟用“泉州師范學院”印章。1960年9月泉州師范學院院部遷往清源山新校園。1962年秋并入設址漳 州的福建第二師范學院,校舍后改辦為晉江專區華僑子弟補習學校。
1978年3月,晉江地委決定復辦泉州師專,成立復辦泉州師專籌備領導組。1978年4月,省政府批準先辦晉江地區師范大專班,師范大專班與泉州師范學校一套班子,兩塊牌子,合署辦公,設政教、中文、英語、數學、物理、化學6個專業,學制二年。當年5月正式開學。招收1977年高考考生492名,此外還擴招1489名新生,大部分安排在地區各縣(市)分班入學。1978年5月8日,首批500名師范大專班新生舉行開學典禮。1978年12月15日,“福建省晉江地區師范大專班籌備組”改為“福建省晉江地區師范專科學校籌備組”。啟用“福建省晉江地區師范專科學校籌備組”印章。1981年泉州師專在晉江地區師范大專班的基礎上正式復辦了,校名全稱:泉州師范專科學校,1981年7月21日,國務院批準建立“泉州師范專科學校”。1986年,福建省教育委員會將泉州師范專科學校列為“七五”期間重點建設師專之一。1994年3月29日,福建省教育廳調整高校名稱,泉州師范專科學校改名為“泉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原泉州教育學院
泉州教育學院創辦于1951年。初名為晉江專區小學師資訓練班,主任、黨支部書記吳秀瓊,校址設在鯉城區承天寺內。1955年改名為晉江專區小學教育行政干部訓練班,移址北門頂埔。1960年再改名為晉江專區教育行政干部學校。1969年至1971年停辦。
1971年復辦,校名為晉江地區中學教師學習班,校址設鯉城區二郎巷現 泉州財貿干校內。1975年改校名為晉江地區中教師資訓練班,1977年改為晉江地區教育干部學校。1977年改為晉江地區教育干部學校。1979年6月10日,經晉江地委決定,更名為晉江地區教師進修學院。
1980年,校址由二郎巷遷至鯉城區學府路。1985年元月,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準,并報教育部備案,升格為泉州教育學院,屬具有師范性質的地方成人高等學校。
1997年底,福建 泉州市委、市政府研究決定,從1998年春季開始,逐步將泉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泉州教育學院、泉州師范學校合并成一所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并在此基礎上擴大征地,增加投入,籌建泉州師范學院。
原泉州師范學校
泉州師范學校創辦于1952年11月1日。先后開設初級師范班、速成師范班、藝術師范班、普通師范班和函授班。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停辦。
1972年復辦并更名為晉江地區師范學校,招收工農兵學員。1977年恢復正常招生,1981年恢復校名為泉州師范學校。學校復辦后,先后辦了普通師范班、體育班、文科班、數理班、大專班、民師班、英語班、音樂師范班、美術師范班、特殊教育師資班、普師函授班等。
1998年8月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準,泉州師范學校與泉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泉州教育學院合并,組建新的泉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原來由泉州師范學校招收初中畢業生四年制的音樂、美術、特師、普師專業,并入泉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的藝術系(音樂、美術專業)和普初教系(特教專業和普通小學師資專業),改為大專統一招生。泉州師范學校原有97級、98級中專師范生繼續留校學習,按原學制讀至畢業。泉州師范學校的人事、資產、業務權限和黨團、工會組織關系移交泉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原南安師范學校
南安師范學校創辦于1939年。校址位于南安縣詩山、碼頭兩鎮接壤的高蓋山北麓。初名為省立德化國民師范學校,中華民國29年(1940年)春季開始招生。開設半年制甲種簡易班,1年制丙種簡易班、2年制乙種簡易班,4年制簡易師范本科班。
1940年更名為省立德化簡易師范學校,1942年再更名為省立德化師范學校。增設高中普通師范科,學制3年。1946年易名為南安師范學校。1947年秋,增設高中藝術師范科。1949年10月1日,人民政府接管學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先后開設有普通師范班、1年制師范速成班、小學教師輪訓班、師范專科班等。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停辦。1978年秋復辦,先后開設2年制普通師范班。4年制普通師范班、3年制普通師范班、2年制民師班、老區預科班和扶貧預科班。
2001年11月,經市委、市政府上報教育廳同意批準,南安師范學校并入泉州師范學院,并在此基礎上組建泉州師范高職學院。南安師范學校的人事、資產、業務權限和黨團、工會組織關系移交泉州師范學院,南安師范學校原有98級、99級師范生繼續留校學習,按原學制讀至畢業,由新組建泉州師范學院高職學院管理。
合并以后
1998年8月24日,經福建省長辦公會議研究,同意將泉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泉州教育學院、泉州師范學校三所學校合并,組建新的泉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2000年2月24日,全國高校設置評議委員會廣州會議經過投票表決,全票通過同意泉州師專改為本科層次的泉州師范學院的動議。2000年3月21日,國家教育部復函福建省人民政府,同意在泉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基礎上建立泉州師范學院。2000年4月17日,福建省人民政府下文同意建立泉州師范學院。2001年11月23日,南安師范學校正式并入泉州師院,成為泉州師范學院所屬的高等職業技術學院。2003年2月16日,泉州師范學院第一屆董事會上,泉州政府表示將從政策、人才、資金、用地等方面予以扶持,爭取早日在泉州師院基礎上建成泉州大學。
2004年5月8日,福建省學位委員會正式發文,批準學校列為學士學位授予單位。2005年5月9日,接《教育部關于公布北京化工大學等54所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評估結論的通知》,順利通過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合格評估。2011年正式獲批培養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試點工作單位,系全國新建本科院校中首批擁有碩士專業學位點的高校之一。2013年學校獲批福建省碩士學位授予培育建設單位和福建省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
泉州師范學院學校簡介
泉州師范學院坐落在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著名僑鄉、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東亞文化之都??福建省泉州市。現有三個校區:東海校區、詩山校區、江南校區(校企合作),占地1290.77畝。
學校前身為創辦于1958年的泉州大學師范學院。1998年,泉州師專、泉州教育學院、泉州師范學校合并組建新泉州師專。2000年,經教育部批準升格為泉州師范學院。2001年,南安師范學校并入泉州師范學院。2004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2011年,獲批培養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試點工作單位,系全國新建本科院校中首批擁有碩士專業學位點的高校之一。2013年,獲批福建省碩士學位授予培育建設單位、福建省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福建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
學校下設二級學院18個,擁有省級重點學科7個,設置全日制本科專業60個,涵蓋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等9大學科門類。面向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8306人,研究生80人。
學校現有教職工1330人,其中專任教師931人。專任教師中,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人、國家“*”特聘專家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人;福建省特殊支持高層次人才“雙百計劃”2人、福建省閩江學者特聘(講座)教授11人、福建省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3人、福建省教學名師5人、福建省高校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0人、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計劃8人;泉州市桐江學者特聘教授11人、泉州市優秀人才3人、入選泉州市“海納百川”高端人才聚集計劃40人;校清源學者特聘(講座)教授21人、受聘博士研究生導師6人、受聘碩士研究生導師64人。
學校現有教育部“卓越教師”培養計劃改革項目1個、教育部教師隊伍建設示范項目“專業和課程改革” 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2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1個;省級精品課程26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立項9門、省級教育綜合改革試點項目3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6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項目11個、省級特色專業9個、省級教學團隊4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8個、省級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試點專業4個、省級服務特色產業專業8個、省級公共基礎課實驗教學平臺5個、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5個。學校參評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獲一等獎6項、二等獎11項。
學校現有省部級科研創新平臺6個,市廳級科研創新平臺10個,其中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大數據管理新技術與知識工程重點實驗室”、“海洋藻類活性物質制備與功能開發重點實驗室”,省部級行業技術開發基地“福建省輕紡化工清潔生產產業技術開發基地”,省級院士工作站“泉州市生態工業園區規劃與建設研究院士工作站”等。與中國社會科學院合作成立“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中心閩南文化研究基地”,與臺盟中央合作成立“臺盟中央閩南文化交流研究基地”,與《求是》雜志社合作建立“泉州師范學院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省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其主創南音新作《鳳求凰》展演引起熱烈反響,獲得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的高度評價,并在第六屆福建藝術節展演中榮獲一等獎(第一名)。
近三年來,學校獲批各級各類科研項目752項,其中國家自然基金項目15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6項、教育部社科項目7項、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2項、國家語委“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專項任務”6項。舉辦各級各類學術研討會24場,其中國際學術研討會6場,國家級學術研討會2場,省級學術研討會10場。獲得市級以上科研成果獎39項,其中省級科研成果獎10項。
2009年,學校成為福建省首批10所高校畢業生創業培訓基地之一,成立實體創新創業學院。學校入選“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學校”,近三年來,獲批各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258項,其中國家級64項,省級124項。近三屆畢業生中涌現出了一批產值超千萬、超百萬的優秀創業大學生。近三年來,學生在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大學生英語競賽、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創業”挑戰賽、“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等各級各類學科專業賽事中屢創佳績,累計獲得省級以上獎勵900項。近三年來,本科畢業生就業率均保持在97%以上。
學校與美國、德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巴西、韓國、日本、菲律賓等國家和港澳臺地區的多所高校開展交流合作。每年選派500多名師生赴國(境)外學習交流。2005年,成為福建省最早向菲律賓選派國際漢語教師中國志愿者的2所院校之一。2012年,獲批福建省海外華文教育基地。,與巴西駐廣州總領事館合作設立“泉州師范學院中國巴西友誼中心暨巴西藝術交流中心”。2015年,實施密克羅尼西亞留學生項目。
學校的建設和發展得到各級領導和海內外僑親的關心和支持。1999年10月18日和2001年4月20日,*、*、時任福建省省長*兩次蒞校視察指導工作,為學校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泉州社會各界和海內外泉州籍鄉賢為學校建設捐資逾1億,以捐資者命名的教學樓、實驗樓、公寓樓達20多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