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理工學院教務管理系統http://210.34.213.105/default2.aspx或http://jxgl.xmut.edu.cn廈門理工學院位于中國東南海濱城市??廈門。1981年建校(前身鷺江職業大學),是福建省屬公立本科大學,實行省市共建、以市為主的管理體制。2004年經教育部批準升本并更名為“廈門理工學院”。2007年5月,通過學士學位授權單位及專業評估;2011年9月,成為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2011年10月,成為國家首批“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教育試點高校”;2012年6月,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合格評估。2013年1月,福建省人民政府批準為“省重點建設高校”。
現有集美、思明、廈軟三個校區,占地1464畝,建筑面積50余萬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21600余人(含研究生,留學生)。學校秉持“以學生為本,為產業服務”的辦學理念,確立了“開放式、應用型、地方性、國際化、親產業”的辦學定位,構建“以就業需求和素質養成為導向的實踐性、創新型人才培養體系”,遵循“明理精工,與時偕行”的校訓,建設親產業、開放式、國際化的高水平應用技術大學。
學校下設有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學院、光電與通信工程學院、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土木工程與建筑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應用數學學院、外國語學院、設計藝術與服裝工程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文化產業與旅游學院、數字創意與傳播學院、軟件工程學院、研究生學院、國際教育學院、思政部、公共體育部、繼續教育學院等19個院、部。
現有55個本科專業,72個單獨招生的專業(含類和方向),定位于“特色的工科、精致的理科、應用的文科”,緊密對接廈門/福建的支柱產業和新興產業,致力于打造“裝備制造、材料應用技術、電子信息類、城鄉建設與環保、軟件和信息服務、文化產業、創意與設計、金融服務與物流類”等8個服務地方產業的專業群,涵蓋了理、工、經、管、文、藝、法等學科門類,逐步形成“強工程、厚經管、大文化”的學科專業戰略布局。
堅持“人才強校”戰略,“外引”、“內培”與“柔性聘用”并舉,實施“251人才工程”、 “532人才結構計劃”等人才結構工程計劃,逐步形成了以碩博士學位教師比例高、具有企業工作經歷的教師比例高、具有海外經歷的人才比例高、外(臺)教比例高等“四高”為特點的師資結構。目前,全校專任教師1000余人,其中碩博士學歷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93%,高級職稱教師占49%。雙聘院士和*6名,全國優秀教師3名,榮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人員6名。學校的“教師發展中心” 被評為省級示范中心。
實驗教學用房近10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原值達3.3億元。建成了現代工程訓練中心;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8個,國家級校企合作實踐教學基地1個,省級校企合作實踐教育基地建設立項4項;文科情境體驗教室12個;校企共建實驗室18個,校企共建實習實訓基地310個。圖書館藏書170.8萬冊,電子藏書136.3萬冊。信息化、數字化校園高起點建設。
教學改革成效顯著:現有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省級特色專業9個,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7個,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專業5個,省級6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9個,省級精品課程29門,國家級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144項,省級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265個,省級教學名師12名;省級教學團隊2個,省級教學改革試點項目9項,國家級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省級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特等獎2項、一等獎5項、二等獎10項。
(我校與英國紐卡斯大學成立軌道交通研究中心)
學科建設與科學研究快速發展。2007年以來,科研項目的級別、數量和經費總額連續8年居省內同類高校前列;2015年,科研經費達7747萬元,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8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項,省部級項目61項,其中福建省重大產學項目1項、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項目6項,位列全省前5位,獲福建省科技進步獎5項、福建省社會科學人文優秀成果獎3項。現有省級重點學科5個,2011省級協同創新中心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等科研平臺17個;省級高校科技創新團隊2個;校企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80個。
(我校與宸鴻科技簽署合作協議)
加強產學研合作,主動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在廈高校中率先啟動《服務海西/廈門行動計劃》;貫徹落實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快福建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部署、“美麗廈門”戰略規劃、廈漳泉同城化及“山海協作”發展戰略,制定并實施《服務閩西南產業發展行動綱要》;建設福建省客車及特種車輛研發協同創新中心、廈門市電力電器產業公共研發檢測平臺高壓電力試驗中心、廈門市軟件評測中心、龍巖市機械產業技術公共服務平臺等24個省市重點平臺;參加6?18、9?8投洽會、文博會,發布“兩岸創意經濟研究報告”;主辦“廈門軟件職業技術學院”;聯辦“附屬中專” 和“附屬中學”;是科技部“創新工程師培訓基地”和人社部專業技術人員繼教基地。
針對我校辦學特點,在廣大學生中大力培養與親產業人才相匹配的人文素質。精心實施“陽光雨露計劃”,培育了以“周末文化集市”、“文明班級創建”、“素質養成主題周”為代表的一批校園文化品牌活動,把學生帶進舞臺中央,最大限度地讓每一位學生都成為素質養成平臺上的主角。積極搭建線上線下良性互動的服務育人平臺,“廈理工e起來”微信公眾平臺獲福建省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成果一等獎。大力倡導“守望相助”的校園親情理念,激發學生自助互助的熱情,引導學生親情體驗,完善陽光健康人格。富有廈門理工特色的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有效保障了學校的快速發展,滿足了學生成長成才的需要。
(2015年文明班級星級爭奪賽)
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高。2012年以來,在福建省本二批高考文理科錄取分數線居省內同批次高校首位;自2013年起部分專業在福建省及其它部分省列入本一批招生。具有招收籃球和健美操兩個項目的國家大學生高水平運動隊資格。 是“教育部本科教學工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實施高校”。
(我校榮獲2014世界大學生方程式汽車大賽“燃油經濟性”項目冠軍)
學校已獲得國家級獎項近1000項,在大學生數學建模、電子設計、結構設計、英語競賽、工程算量、物流設計、機器人等國家級大賽中獲一等獎近100項;在省部級各類學科競賽中成績突出;在中國大學生方程式汽車大賽中獲油車組總冠軍,并代表中國參加“FSAE世界大學生方程式賽車大賽”,獲燃油經濟性單項冠軍,取得了中國高校參賽歷史最好成績,獲“2015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巴哈大賽”總冠軍;獲飛思卡爾杯全國大學生智能車競賽一等獎,獲中國機器人大賽暨RoboCup公開賽全國一等獎,連續三年在福建省大學生結構設計大賽中獲第一名,并獲兩次全國一等獎;在“廣聯達杯”全國高等院校工程算量軟件大賽中四次奪冠;獲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特等獎;在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創業”挑戰賽中獲特等獎;在第五屆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中獲二等獎;在“中國大學生莎士比亞英文戲劇大賽”中連續三屆獲第三名;在第十一屆“挑戰杯”福建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獲特等獎;獲第26屆世界健美操冠軍賽(美國)單項亞軍佳績;女籃兩次闖入CUBA中國大學生籃球聯賽十六強,2015年榮膺“東南王”。
畢業生以“務實精神好、動手能力強、創新意識足、外語水平高”等特點廣受業界歡迎,一次性就業率位居全省高校前列,連續多年被評為“福建省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
(我校與密蘇里大學簽訂合作交流協議)
國際交流多元拓展,閩臺合作成果豐碩。先后與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美國密蘇里大學、新西蘭維多利亞大學、加拿大里賈納大學、韓國蔚山大學等10多個國家49所高校開展合作交流。師生出國(境)訪學、研修頻繁,與國外多所知名大學開展本科和研究生的聯合培養項目,積極開展國際化課程改革,開辦教育部中外合作辦學本科教育項目,開展有特色的來華留學生教育。與26所臺灣高校簽訂了合作協議,是福建省閩臺高校聯合培養人才項目試點高校;與臺灣優質高校合作,開啟閩臺高校“4+0”試點的合作模式;與臺北科技大學聯合設立福建省師資閩臺聯合培養中心。
學校的快速發展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連續三屆獲評“省級文明學校”;獲評省“先進基層黨組織”,被譽為“地方經濟的人才搖籃”,“福建省最受考生歡迎的高校之一”等。《2009年廈門市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廈門理工學院辦學實力和社會影響力快速提升”;2010年,福建省委常委、副省長、教育工委書記陳樺高度評價我校“辦學定位準確、辦學思路清晰、措施有力、成效明顯”;在近幾年福建省本科高校內涵建設評價匯總中,我校主要指標均居同類高校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