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建設,對東盟共同體的建設和RCEP談判具有積極的建設意義。下面是“一帶一路”學習心得體會,快來圍觀吧。
2017年“一帶一路”學習心得體會【篇一】
“一帶一路”是促進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繁榮的合作共贏之路,是增進理解信任、加強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誼之路。中國政府倡議,秉持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理念,全方位推進務實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
“一帶一路”貫穿亞歐非大陸,一頭是活躍的東亞經濟圈,一頭是發達的歐洲經濟圈,中間廣大腹地國家經濟發展潛力巨大。絲綢之路經濟帶重點暢通中國經中亞、俄羅斯至歐洲(波羅的海);中國經中亞、西亞至波斯灣、地中海;中國至東南亞、南亞、印度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點方向是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歐洲;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南太平洋。
根據“一帶一路”走向,陸上依托國際大通道,以沿線中心城市為支撐,以重點經貿產業園區為合作平臺,共同打造新亞歐大陸橋、中蒙俄、中國-中亞-西亞、中國-中南半島等國際經濟合作走廊;海上以重點港口為節點,共同建設通暢安全高效的運輸大通道。中巴、孟中印緬兩個經濟走廊與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關聯緊密,要進一步推動合作,取得更大進展。
“一帶一路”建設是沿線各國開放合作的宏大經濟愿景,需各國攜手努力,朝著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標相向而行。努力實現區域基礎設施更加完善,安全高效的陸海空通道網絡基本形成,互聯互通達到新水平;投資貿易便利化水平進一步提升,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基本形成,經濟聯系更加緊密,政治互信更加深入;人文交流更加廣泛深入,不同文明互鑒共榮,各國人民相知相交、和平友好。
2017年“一帶一路”學習心得體會【篇二】
由中國新聞社、中共海南省委宣傳部主辦的“一帶一路”世界華文傳媒經濟論壇當天在海南澄邁縣舉行,論壇以“新戰略與新機遇”為主題,來自海外24個國家和地區的60余家華文媒體代表、中國及東南亞旅游城市代表、專家學者、中國中央及地方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等200余人出席會議。
2013年,中國向有關國家提出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戰略構想。這是互利共贏、面向未來30年甚至更長一段時間的國際戰略。也是深化中國國內改革、優化經濟結構、提升經濟質量的重要舉措,更是沿線各國互相尊重、兼容并包、攜手共進的巨大發展平臺。其重要影響,將不止于這個世紀。
一年多來,“一帶一路”已獲得沿線50多個國家積極響應參與;中國周邊國家成為“一帶一路”落實進展最快、成果最實、合作最順的區域。今年,“一帶一路”建設步入務實合作階段,中國將進一步推進旗艦項目取得實質性進展,盡早確定今后幾年的時間表、路線圖,并有序推出一批有影響、關鍵性的標志性工程,力爭盡早“開花結果”。此次“一帶一路”世界華文傳媒經濟論壇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舉辦。
,經中宣部批準,中新社就于2月奪風氣之先率先主辦過“新世紀絲綢之路世界華文傳媒經濟論壇”,并展開了“新絲綢之路華媒萬里行”系列活動,目的是與絲綢之路沿線各國、特別是東盟國家,共商發展機遇與合作方向,共同探討“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意義。
過去幾個月中,中新社陸續派出六路記者分赴越南、老撾、孟加拉、印度、緬甸、泰國、馬來西亞、印尼、文萊、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東南亞、南亞及中亞國家進行采訪,并以文、圖、視頻、報刊、對外供版等多種方式進行全方位立體式報道,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在歷時近半年的“華媒萬里行”活動中,中新社記者親身走進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拜訪政府官員、商界領袖,聆聽學者建言、不同聲音,感受民風民俗、僑聲僑情,對“一帶一路”戰略構想,有了更深的理解、更新的體會。
2017年“一帶一路”學習心得體會【篇三】
“一帶一路”在建設中要處理好七大關系:
第一,近、中、長期目標的關系。“一帶一路”要在計劃長期合作的同時,注重近期收獲,使得各方得利,調動其積極性。
第二,重大創意與已有機制的關系,要充分利用已經建成的體制機制。
第三,政治、經濟、文化合作的關系,三方面要協調推進。
第四,雙邊合作、次區域合作與多邊合作的關系,積極推動雙邊合作有利于多邊合作開展。
第五,中國國內與國外的關系。“一帶一路”建設是中國的對外開放戰略,也促進國內產業結構調整。
第六,“帶”與“路”的關系。“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在國內經濟發展中具有相關性,各有其優勢,要爭取相得益彰。
第七,“一帶一路”域內外關系。要兼顧“一帶一路”國家和區域外相關國家的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