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下鄉活動計劃1:
一、活動主題
青春建功十三五 攜手共筑中國夢
二、總體思路
深入學習宣傳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以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為契機,以引領青年學生樹立和踐行,積極投身“十三五”建設為重點,堅持“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的宗旨,堅持社會實踐與社會觀察、志愿服務、專業學習、就業創業的有機結合,按照“目標精準化、工作系統化、實施項目化、傳播立體化”和“按需設項,據項組團,雙向受益”的原則,通過申報國家級重點團隊和專項計劃項目,實施省級、校級重點團隊項目和個人自行選擇項目,組織廣大學生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實踐服務活動,努力擴大活動覆蓋面、提升活動實效性,探索總結實踐育人新機制。
三、實踐內容
201X年我們將組建50支團隊,包括國家級重點團隊和專項計劃團隊若干支、省級團隊15支、校級團隊25支。校區將對立項團隊,根據團隊不同級別分別撥付一定活動啟動資金,若團隊榮獲國家級、省級“優秀團隊”稱號,活動資金分別追加至5000、4000元,同一個團隊若獲獎多次,按照最高級別追加。
(一)申報國家級重點團隊和專項計劃團隊 國家級重點團隊和專項計劃團隊由團中央發布,校區及時轉發,各團隊自行申報。具體相關信息可在“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官方網站上查詢,并按照通知要求及時進行申報,校區將對獲批團隊,撥付活動啟動資金3000元。
(二)實施省級和校級團隊項目 省級和校級團隊的立項要圍繞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踐行、精準扶貧等主題,動員大學生到愛國主義傳統教育基地、革命老區、貧困邊遠地區等,開展政策宣講、紅色教育、社會調查、掛職鍛煉、文化宣傳、科技支農、教育關愛、生態環保等活動;可以圍繞專業學科相關的行業企業開展專業認知和見習鍛煉等活動。對獲批省級、校級立項團隊,分別撥付活動啟動資金2000、1000元,若團隊沒有榮獲國家級、省級“優秀團隊”稱號,但必須經校區組織專家評議,認為達到活動效果,另外追加活動資金1000元。具體活動如下:
1.政策宣講:結合高校共青團學習宣傳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四進四信”活動開展,深入農村鄉鎮、城市社區、廠礦企業等,通過多種形式開展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普及宣講活動。
2.紅色教育:以建黨95周年,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為契機,深入革命老區、革命遺址、革命先輩故里和紅色教育基地等地進行實訪,走訪革命見證人、邀請相關專家介紹革命歷史,重溫艱苦卓絕的光榮歷史,緬懷革命先輩的光輝足跡,了解革命傳統知識,弘揚革命傳統精神,努力為當地發展貢獻力量。
3.社會調查:深入城鎮、鄉村及各類企業事業單位等基層,進行深入觀察和領會“十三五”規劃、“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調查各領域變遷發展的歷史和現實,切身感受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面貌、新成就,深刻理解以*同志為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
4.掛職鍛煉:組織學生骨干到農村、城鎮、街道、社區、企業等單位進行掛職鍛煉,在參與當地農村農民、城市居民、政府機關、公司企業生產生活的實際過程中,深入了解國情和民情,經受磨練,增長才干。
5.文化宣傳:以弘揚時代精神、倡導文明新風為目標,以反映為主要內容,大力開展基層人民群眾喜聞樂見、貼近基層生活實際的文化活動。
6.科技支農:與當地農業部門或農廣校合作,立足于培養現代職業農民、促進現代農業發展,開展農技人員培訓、農業科普講座、先進農技推廣、為農民提供“田間地頭”生產實踐指導等服務活動。
7.教育關愛:到基礎教育薄弱、教育資源匱乏的貧困偏遠農村或者少數民族聚集區的一線基層,協助當地教育部門開展教育幫扶,幫助當地優化教育資源、提升教學質量。同時,以關愛留守兒童為重點,組織開展課業輔導、素質拓展、親情陪伴、愛老敬老等活動。
8.生態環保:到農村基層、縣域城鎮和城市社區,圍繞環境污染、水資源保護、垃圾處理、氣候異常、資源開發、自然災害預防等,開展科普知識宣講、社會調查研究、發展建言獻策等活動,普及生態環保理念、引導健康生活方式。
9.專業認知:深入到與專業學科相關的企事業單位進行走訪參觀或者頂崗見習,了解專業發展方向和就業市場,科學規劃職業,提升就業能力,為求職擇業奠定基礎。
(三)個人自行選擇項目:學生個人本著自愿的原則,根據學校和系的要求,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在家庭所在地就近選擇項目,或者參考以上項目進行實踐。
四、省級和校級團隊申報和審批
1、申報內容與要求
申報者須認真填寫《201X年大學生暑期“ 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團隊立項申報表》(附件一)。其中,申報方案要突出主題、方案的亮點,要多視角關注社會熱點、焦點問題,能緊密結合基層需求,滿足實際需求,解決實際問題。每位老師只能指導一支團隊。每個團隊報送1名通訊員,在學生工作辦公室/團委備案。
2、團隊推薦程序
申報者需將《201X年大學生暑期“ 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團隊立項申報表》上報至團隊負責人所在系團總支,由系團總支初審后,確定推薦的團隊并排序,將團隊申報表及《201X年大學生暑期“ 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團隊立項申報匯總表》(附件二)的紙質版和電子版各一份,于6月10日前統一報送至行政樓420室,電子郵箱,直屬團學組織請將申報相關材料直接報送至行政樓420室。
3、團隊審批程序
校區在各系推薦省級團隊(原則上每個系不要超過5支團隊)、校級團隊的基礎上,組織專家評審,按照主題切合度、方案可行性、活動實效性和基地傳承性,評選出15支團隊立項為省級團隊。未被獲批省級團隊的列入校級團隊評審,評選出25支團隊立項為校級團隊。
五、評選和表彰
校區將開展示范團隊、優秀團隊、優秀調查報告(論文)、優秀實踐感悟、優秀實踐日記、優秀攝影、優秀微電影,以及先進個人、優秀指導教師、優秀宣傳報道獎、優秀組織獎的評選和表彰工作。
六、相關要求
1、高度重視,積極行動。社會實踐團隊立項工作是社會實踐活動開展的重要基礎,各單位要高度重視,積極行動,在認真總結經驗的基礎上,精心策劃,注重創新,積極申報國家級重點團隊和專項計劃項目,以及省級和校級團隊。
2、充分調研,按需組隊。社會實踐團隊的立項要貫徹“按需設項,據項組團,雙向受益”原則,先期扎實開展基層需求調研工作,有重點、有針對性地了解基層干部群眾生產生活中需要幫扶的實際需求。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精心設計實踐方案,開展立項申報工作,不斷提升社會實踐的實效性,切忌走馬觀花、變相旅游等形式主義。
3、注重基地建設。各系要認真梳理已經建立的社會實踐基地信息,注重已建基地的維護和新基地的拓展。在實踐方案設計中,要在已經開展的活動的基礎上,結合基地發展的實際情況,選擇實踐的重點方向,不斷提高社會實踐的系統性和創新性。
4、擴大學生參與面。社會實踐團隊成員的構成要鼓勵跨年級、跨專業組隊。
5、加強安全教育和保障。各系要對獲批團隊做好前期安排和出發準備,保障學生人身和財產安全,特別是要高度關注極端氣候變化和服務地區的自然條件,做好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的應對預案。
6、加強活動宣傳力度。在活動開展過程中,各系要充分利用各類媒體對社會實踐活動進行廣泛宣傳,擴大活動影響力。
7、在社會實踐活動結束后,每位學生需認真填寫《201X年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鑒定表》(附件三)。
暑期三下鄉活動計劃2:
為積極響應學院團委的號召,進一步增強青少年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引導廣大青少年學生樹立和落實發展觀,學習十八大的思想精神,同時,進一步發揮社會實踐在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積極作用。為此,在唐山職業技術學院團委的倡導下,財經系的學子們組建了自己的“新青年隊”社會服務團,下鄉去基層鍛煉自己,體驗生活,豐富閱歷,提高自生素質。
201X年的暑期我們“新青年隊”五人前往灤南縣的潘家戴莊開展“三下鄉活動”。
1.準備工作
在開始活動前,我們要分配好任務,確定好個人責任。
2.活動計劃
關愛留守兒童和慰問老人。兒童和老人本來就是社會的弱勢群體,而他們在這方面的問題更是尤為突出,因此他們更需要我們的關懷和照顧。鑒于這個問題,我們才有了這次活動。而我們的目標則是一方面通過實地的關心、照顧他們,至少解決他們暫時的一部分問題,同時通過對留守兒童和孤寡老人家庭實地走訪考察和調研,對他們所存在的問題有更全面的了解,從而呼吁社會上更多的人對他們進行關注。
3.活動后
社會實踐活動結束后,進行認真全面的總結,通過網站形式進行廣泛宣傳,進一步擴大社會實踐活動的影響和效果;每一位隊員完成一篇心得體會,反映自己的感受,總結活動的重要意義和在實踐活動中取得的經驗和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