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竟然還影響考大學?乙肝病毒攜帶者不能報考哪些專業?
根據《慢性乙肝防治指南》2015相關數據顯示,我們國家在對全國15-29歲人群調查研究,結果顯示乙肝表面抗原檢出率為4.38%,數據不可小視,如果乘以15-29歲這一龐大的群體數量,毫無疑問在適齡入學的準大學中,有上萬人屬于乙肝病毒攜帶者。
最近幾天被社會廣泛關注的“外賣平臺拒錄病毒性肝炎騎手”事件,表明了對于乙肝病毒以及乙肝患者的社會歧視還在繼續存在。
很多家長都在擔心,自己的孩子會不會因為乙肝病毒攜帶者的身份被大學拒之門外?并且前幾年天津師大乙肝學子因歧視而自殺的事件還沒有從人們的頭腦中淡去?那么自己的孩子會不會也因為乙肝病毒攜帶者的身份而遭受同學的歧視、從而引發更加嚴重的后果?
乙肝病毒攜帶者不影響正常入學
其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衛生部以及教育部三部委就曾經聯合發文,明確要求今后各級各類教育機構、用人單位在公民入學、就業體檢中,不得要求進行乙肝五項檢測,也不得要求提供乙肝項目檢測報告,也不得詢問是否為乙肝病毒攜帶者;入學、就業需要檢查肝功能的,應改為檢測轉氨酶項目。
從上面可以看出,乙肝病毒攜帶者是不影響正常的入學的。
但是由于乙肝病毒的傳染性,在相關專業的選擇上,特別是對衛生和公共安全健康要求比較高的一些專業,如軍校、餐飲、幼教等相關專業不建議選擇。
在入學之前,建議還是到醫院去做肝功能以及乙肝病毒定量檢測,如果肝功能正常可正常入學;但是肝功能出現異常并且乙肝病毒含量比較高的話,則說明乙肝病毒在體內活動強烈,不僅僅增大傳染概率,并且不采取積極有效的治療還會耽誤最佳時機,貽誤病情。
乙肝病毒雖然現在還沒有藥物可以徹底治愈,但是通過抗病毒治療可以將病毒含量控制在較低水平,并且達到臨床治愈,讓乙肝病毒感染者和健康人沒有任何差別。
乙肝傳播方式:
乙肝傳播方式有母嬰傳播、血液傳播、性傳播,隱匿的血液接觸如紋眉、修腳、打耳釘、紋身、靜脈注射毒品等也會傳播。
日常學習、工作、生活接觸、握手、擁抱、同一宿舍、公用廁所等無血液接觸不會傳播病毒。
乙肝病毒感染者日常應做到以下三點:
有良好的安全衛生觀念。在生活中應注意保管好自己的牙刷、刮胡刀、脫毛器等私人物品;并且不用血液故意污染易接觸物品,減少病毒傳播概率;不同性性交、與異性性交時應帶安全套。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對我們防治乙肝病毒具有積極作用。在飲食上減少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多吃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的食品;早睡早起、不熬夜;積極運動。
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很多人在得知自己得病后一蹶不振,惶惶不可終日,這樣反而會加重病情。平時保持樂觀積極心態,有助于疏肝理氣,促進病情恢復。
現在隨著科技的進步,離人們徹底治愈乙肝的日子越來越近,得了乙肝也不用怕,就當是人生道路上的磨礪。用愛和陽光去面對肝病和肝病患者,讓因為乙肝其實而發生的社會悲劇不在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