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兩依據、一參考”,就是指高校依據統一高考成績、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進行擇優錄取。但很多同學及家長對于這些“高考名詞”一頭霧水,今天我們就來看下“兩依據,一參考”到底是什么。
1、“兩依據,一參考”指的是什么
新一輪考試招生制度改革,要求探索基于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簡稱統一高考)和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的多元錄取機制,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模式,簡稱“兩依據、一參考”。
“兩依據”是統一高考成績和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一參考”是綜合素質評價。
首先看兩依據
依據一:統一高考成績。
語文、數學、外語這是所有地區都考的。
選考科目成績。第一第二批改革的地區都是6選3(浙江是7選3),從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門科目任選3門參加高考,實行等級賦分制。
第三批以及今年公布的第四批采用3+1+2模式,其中3是語數外,1是從歷史和物理中選一門參加高考,稱為“首選”,成績按照卷面原始分計入高考總分;2是從剩下 的政治、地理、化學、生物中選2門參加高考,實行等級賦分制。
依據二: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
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分為合格性考試和選擇性考試。合格性考試成績是普通高中學生畢業的重要依據,選擇性考試成績是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錄取的依據之一。
合格性考試:相當于會考,合格考時間提前到高一第二學期期末,不再有等級劃分。
合格性考試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學、信息技術、通用技術、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等14門。
選擇性考試:即考生選考科目的原始分數將被轉換為高校招生過程中使用的錄取分數,具體轉化原則每個省市情況各不相同。
選擇考科目包括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和生物學。考試范圍以各學科國家課程標準為依據,范圍為必修和選擇性必修內容。
再來看一參考
一參考:綜合素質評價
綜合素質評價內容分為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勞動與社會實踐五個方面,主要考察學生愛國情懷、遵紀守法、創新思維、體質達標、審美能力、勞動實踐等。
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是客觀反映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情況的系統評價,是培育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以及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的重要手段,是深化教育評價改革,深入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是高考綜合改革“兩依據、一參考”的重要內容。
2、“兩依據”與“3+3”模式
自2020年起,我省夏季高考取消了文理分科,實行“3+3”模式。前一個“3”是指全國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三科,每科滿分均為150分。
后一個“3”是指考生可以在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科目中自主選擇3個高中學業水平等級考試科目,每科滿分均為100分。
在這里我們補充一個概念,自2017年秋季高中入學新生起,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分為合格考試和等級考試。需要注意的是,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任何一門合格考試不合格,就不得作為等級考試的科目,所以大家也一定要重視合格考試。“兩依據”中的“學業水平考試成績”指的是等級考試成績。
3、綜合素質評價重要嗎
新高考改革正是要改變以考試成績為唯一標準評價學生的做法,從過于關注學生成績向更加關注學生發展過程轉變,切實轉變教育觀念和人才培養模式。
綜合素質評價是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錄取提供重要參考,綜合素質評價關系到升學的問題,重要性有時不次于考試成績。
參加綜合評價、強基計劃招生的考生尤其要關注自己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或者是說走一些學校的提前批招生的話,那么你必須要把這個填好,因為你的綜合素質決定了你是否能夠提前被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