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可以報的專業主要有物理學與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航空航天技術、能源動力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海洋技術、通信工程、軟件工程、核工程與核技術、無人系統工程、機械工程等。
1、物理學的好可以報哪些專業
1,電子科學與技術是以近代物理學與數學為基礎,研究電磁波的生產、運動及在不同介質中相互作用的規律,以及在此基礎上發明和發展各種信息電子材料、元器件、集成電路乃至集成電子系統的學科。
2,通信工程專業培養具備電子通信、信號與信息處理、計算機通信、應用電子技術、通信系統和通訊網等方面的知識,能在電子通信與信息系統領域中從事研究、設計、制造、運營及在國民經濟各部門和國防工業中從事開發、應用通信技術與設備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3,核工程與核技術主要學習工程熱物理、核工程、核技術的基礎理論,受到核工程、核技術方面的實踐訓練,具有從事核工程、核技術的實驗研究、設計建造、運行管理的基本能力。畢業生一般在醫療、 衛生、國防、工業農業的政府部門、規劃部門和經濟管理部門,核電工程的科研設計單位、工礦企業、高等院校等從事研究規劃、設計.施工、核電廠運行管理及設備制造、研發、技術咨詢等工作。
2、與物理相關的大學專業
1.物理學
大學通常把物理直接相關的專業設置為物理學(系),選擇大學物理專業學習,本科畢業能做什么呢?
以浙大物理學系的培養方案為例,物理學本科專業的培養目標為:“培養具有良好的數理基礎和實驗技能,并能運用物理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且具有創新意識的高級研究人才或應用、開發型人才。畢業生除作為國內外高校和研究所的研究生生源外,還可在材料物理、量子信息、納米科技、新型能源等高科技交叉領域或金融、電信等部門從事原創性開發、應用技術開發和相關管理工作。”
這段點明了物理本科畢業兩個方向(出路),一是讀研,二是在一些領域從事技術開發和管理工作。
本科畢業要求為:“主要學習物質運動的基本規律,掌握物理學科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實驗技能;具有英語進行交流的能力;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所需資訊的能力;接受運用物理知識和方法進行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的訓練,使其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和一定的科學研究與應用開發能力;并對理論物理、凝聚態物理、光學、等離子體物理、無線電物理等二級學科的現代發展有深入而廣泛的了解,或者對當代高科技相關領域的發展有廣泛而深入的了解。”
本科畢業,學習掌握了一定的理論和基本的實驗技能,本來按教學研究的人員配置,本科畢業可以做大學的助教、實驗人員以及研究助手,但國內高校,中科院的入職門檻逐年抬高,要申請上述崗位,一般都要求碩士以上(目前城市的重點中學入職也要求碩士)。因此,物理本科畢業,其專業就業的主要方向是去相關公司企業,從事技術開發工作。
物理學專業的主干課程為:物理學/大學物理、原子物理、物理學實驗、近代物理實驗、計算物理 、理論力學、電動力學、量子力學、熱力學與統計物理。基本是最基礎的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能學習。
大學四年,學習的時間有限,物理學的分支又較多,如前述的力學、電磁、光學等,大學期間不可能觸及所有分支方向。為使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今后讀研及就業方向進行不同分支知識的學習,學校又開設了不同方向專題的選修課程。如:光學專題,電子與無線電專題,凝聚態物理專題,理論物理專題等相關課程,如激光原理及應用,光電子物理,半導體器件學等。
2.應用物理
應用物理:主要培養掌握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光纖通信技術、生物醫學物理等方面的應用基礎知識、基本實驗方法和技術,能在物理學、郵電通信、航空航天、能源開發、計算機技術及應用、光電子技術、醫療保健、自動控制等相關高校技術領域從事科研、教學、技術開發與應用、管理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應用物理學針對實際用途而進行的物理研究,應用物理和工科最接近,但應用物理學與工程學(工科)不同,應用物理學不會特別地設計某種元件或機器,而是用物理學或從事物理研究來發展某種新科技或解析某問題。
用一個通俗例子—手機來說明,應用物理和以物理知識為主干的工科的區別是,應用物理可以研究手機的芯片,電路,底層通信系統軟件等,就是不做手機整機,而工科則是把手機做成商品。
3.光學
光學是研究光輻射的性質及其與物質相互作用的一門基礎學科,具有悠久的歷史。光學研究光輻射的基本性質及其與物質相互作用的基本特征,包括光的產生、傳輸與探測規律,光與原子、分子、凝聚態物質、等離子體相互作用的線性和非線性光學過程及光譜學特征。研究光學與其它學科交叉的有關問題及應用。
本世紀六十年代初激光問世,開創了光學學科新的紀元,不僅使光學再度成為人類探索大自然奧秘的主要手段及前沿學科,也帶動了科學技術和工業的革命性變化。
激光為人類提供了性能奇特的相干光源新的光學效應隨之不斷涌現,新的分支學科如非線性光學、量子光學、光電子學、原子光學等層出不窮。激光與其它學科的結合又使諸如激光化學、激光生物學、激光醫學、光量子信息科學等交叉學科應運而生。激光的應用從核聚變、光通信、光信息處理到印刷、記錄技術幾乎無所不在。
近年來飛秒高功率激光、X射線激光、光集成、光纖技術、激光冷卻、光量子通訊、量子計算機和量子密碼術等的迅速發展使光學學科的地位與作用與日俱增。
光學在大學學科專業設置中,一般作為物理學的二級學科或研究方向,工科專業設置為:光學工程或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理科本科畢業去向同物理系;應用可去技術檢測部門,與光學有關的公司企業從事檢測、產品研發設計制造等工作。
4.地球物理學
地球物理學 (geophysics): 通過定量的物理原理和方法(如:地震彈性波、重力、地磁、地電、地熱和放射能等方法),以強有力的數學和計算機應用為工具,來研究固體地球的整體行為及其內部結構、物質組成、狀態和運動規律、各圈層的演化和相互作用等動力學過程及其對人類的影響;以及尋找地球內部礦藏資源的一門綜合性學科,研究范圍包括地球的地殼、地幔、地核和大氣層。地球物理學研究分支包括:固體地球物理學,地球動力學,地震學,大地測量學,地熱學,地磁學,水文地理學,海洋學,氣象學,地核構造學,勘探地球物理學,比較行星學,大地構造物理學和大地天文學;傳統地球物理學主要指固體地球物理學,現代地球物理學的研究延伸到地球大氣層外部的現象(例如電離層電機效應、極光放電和磁層頂電流系統甚至延伸到其他行星及其衛星的物理性質。
地球物理學屬于理科,學生畢業授予理學學位,專業課程有: 連續介質力學、波譜分析和數字信號處理、地震學、地震分析與地震預報、地質學基礎、野外地質學、重力與固體潮、應用地球物理學、地震勘探引論、普通地球化學等。本科畢業主要兩個去向:繼續深造讀研和去地質、工程、公司等單位,進行礦產資源勘查,地質災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研究、預報及處理,以及從事能源開發、工程建設、污染治理和環境保護等工作。
地球物理學的延伸是空間物理學,因研究地球必須考慮近地層的影響, 近地(包括電離層、磁層)和行星際空間的各種物理過程,太陽活動的規律等,它們會對地球環境,地質結構變化,地球環境產生影響。
因此,地球物理系二級學科(專業)設置一般包括兩個:地球物理學和空間科學與技術。上一層專業為地質學,相關專業包括地球信息科學(遙感),地理信息科學等。
5.材料物理
材料物理是從物理學原理出發研究材料結構、特性與性能的一門新興交叉學科,主要面向新能源與新信息等新功能材料的研究與制備。
相關專業有材料學,材料加工工程,凝聚態物理,固體化學,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高分子化學與物理等。
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太陽能電池、晶體材料、光電材料、納米材料 、電子陶瓷、半導體材料等等。
本科畢業可以繼續讀研深造,也可以在新能源行業,半導體,電子元器件制造企業從事產品研發、設計及制造工作。
3、為什么要學習物理
物理能擴展著我們關于大自然知識的疆界。物理是現代技術進步所需的基本知識,而技術進步獎持續驅動著世界經濟發動機的運轉。物理有助于技術的基本建設,它為科學進步和發明的利用,提供所需訓練有素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