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過后緊隨而來的就是填報志愿,這也將是決定你考入大學成敗的關鍵。但是切記家長只能當“參謀”,讓孩子最終“拍板”。每年都有因為填報志愿不恰當的考生與心儀的大學失之交臂。小編為您盤點十大填報志愿誤區。
誤區一:考后不了解招生新規
考后到出分前的“空白期”內考生和家長也不要閑著,首先要了解今年高校錄取的全方位信息。首先要了解今年招生形勢,包括新政策、辦法、全省各科類的報考人數、各批次各科類的招生計劃數、錄取比例等。招生政策和規定,要了解錄取批次的劃分、錄取辦法、優先錄取照顧政策、錄取程序、各批次投檔辦法、高考體檢(軍校軍檢、公安現役院校軍檢、公安院校體檢)指導意見等。有意報考高校的招生章程和院校及專業就業情況等信息。
誤區二:拿調檔線當成院校錄取線
今年高考錄取方式采取先出分并且劃定各批次錄取分數線,然后再進行各批次院校錄取。
但是考生一定要注意公布的各批次調檔分數線,這個分數線只能決定你是否能夠進入到該批次內錄取,但是并不是意味著進入到這個批次線內就能被該批次內的高校錄取,還需要達到這批次內的院校分數線和專業分數線才能被錄取。
誤區三:不看分數盲目“隨大溜兒”
考生千萬不要跟風追捧院;蛘邔I,更不要見別人填的學校好,感到自己填低了沒面子,也就跟著“摸高”。
誤區四:填報志愿只選熱門專業
部分考生出于對未來從事職業的考慮,填報志愿時僅追捧“熱門”專業。在填報志愿時如果前面已經有時下熱門的專業,那后面的專業千萬不可輕視冷門專業。只有這樣“冷熱兼顧”結合填報方法,對于剛剛進入到該校分數線的考生會更為安穩被錄取。
誤區五:校內高分就盲目報考名校
因為高考是在全省范圍進行統一錄取,例如認為自己在某某學校高考成績名列前茅就一定會錄取到名校,就開始非常傲慢地僅填報名校、熱門專業,一旦落掉上一批次這樣就很容易高分還名落孫山。
誤區六:畏首畏尾 從低填報
還有一部分考生和家長將高考填報志愿看得過于嚴重,瞻前顧后、畏首畏尾只求穩妥保險,怕高就低,往往造成高分低就,這種事情往往發生在平時成績處于中上水平的考生中。這樣大可不必,成績好的學生要勇于報考重點大學,高分考生還要勇于填報熱門或者自己喜歡的專業。
誤區七:看院校名稱就定下志愿
有些人填報志愿僅看校名,認為大學校名中有“地質”、“石油”“農業”、“師范”等字樣的學校,就認為這些學非常的艱苦。其實現在多是綜合性大學,學校內也有其他專業,此外大學學習的是綜合能力,畢業后也不一定就從事相關的專業。還有就是對較遠的省份高校不太了解,就是因為不在該省的省會或者大型城市就不愿填報。
誤區八:認為“熱門”專業永遠熱門
熱門專業就是時下就業和工資情況較好的相關專業,會有很多人爭著報考的專業,其結果是錄取分數水漲船高。這樣地盲目追求熱門專業其實不可取的,因為熱門專業并不會一成不變,隨著時代發展和時代的變遷,現在的“紅花”未來不一定還“紅”。
還有的考生押寶賭冷門,這樣也容易將冷門專業炒成“熱門”,將這些冷門專業分數炒高。其實報考志愿不要被“冷”、“熱”所左右,還要看興趣、愛好和個人實力填報志愿。
誤區九:家長“包辦”孩子志愿
考生家長、學校老師可以憑著人生閱歷和社會理解能力給考生有必要的輔助引導,但是不可過分干預。有些家長考試后對孩子填報志愿采取全盤包攬的方式,這樣容易出現家長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考生,這樣即便孩子被錄取了,但是孩子不喜歡,大學讀書會很痛苦。
誤區十:緊盯北上廣一線城市
我國部分重點大學都會集中在北京、上海、廣州、天津等中心城市或者集中在直轄市、省會等大城市內。每年報考的考生都相當多,但由于招生計劃少,造成很多考生落選。因此,建議考生和家長在填報志愿時,根據高考成績,對這些區域的高校慎重選擇。
盤點十大填報志愿誤區就分享到這里了,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高考志愿填報欄目全面指導考生根據各省高考政策填報志愿,有效指導考生理性填報志愿,確保您報考理想院校的同時及時掌握高考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