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大部地區來說,高考志愿可以選4至6個學校,然后每一所學校都可以選擇6個專業填報,同時還可以選擇服從調劑。這樣計算下來的話,每個人都可以有很多個院校專業可選,如果報的不高的話,有很大可能被錄取。
一、2024年高考能填幾個志愿
1、新高考第一批省份
上海
零志愿批次:3個志愿,4個專業
本科普通批:24個志愿,4個專業
專科普通批:8個志愿,6個專業
浙江
普通類一段:20個專業
普通類二段:80個專業
2、新高考第二批省份
山東
第一志愿(一段線以上):96個專業
第二志愿(二段線以上):96個專業
第三志愿(剩余):96個專業
天津
本科普通批:80個專業
專科普通批:80個專業
北京
本科普通批:30個志愿,6個專業
專科普通批:20個志愿,1個專業
海南
本科普通批:24個志愿,6個專業
專科普通批:10個志愿,6個專業
3、新高考第三批省份
湖南
本科普通批:45個志愿,6個專業
專科普通批:30個志愿,6個專業
湖北
本科普通批:45個志愿,6個專業
專科普通批:20個志愿,6個專業
河北
本科普通批:96個專業
專科普通批:96個專業
遼寧
本科普通批:112個專業
高職專科批:60個專業
重慶
本科普通批:96個專業
高職專科批:96個專業
江蘇
本科普通批:40個志愿,6個專業
專科普通批:40個志愿,6個專業
福建
本科普通批:40個志愿,6個專業
高職專科批:40個志愿,6個專業
廣東
本科普通批:45個志愿,6個專業
高職專科批:45個志愿,6個專業
二、各省高考網上志愿填報入口匯總(2024參考)
安徽:https://www.ahzsks.cn/index.htm |
重慶:https://www.cqksy.cn/site/default.html |
浙江:https://www.zjzs.net/moban/index/index.html |
湖南:http://jyt.hunan.gov.cn/sjyt/hnsjyksy/ |
湖北:http://www.hbea.edu.cn/ |
黑龍江:https://www.lzk.hl.cn/ |
河南:http://www.haeea.cn/ |
西藏:http://zsks.edu.xizang.gov.cn/ |
云南:https://www.ynzs.cn/ |
新疆:http://www.xjzk.gov.cn/ |
天津:http://www.zhaokao.net/ |
四川:https://www.sceea.cn/ |
上海:https://www.shmeea.edu.cn/ |
陜西:http://www.sneea.cn/ |
山西:http://www.sxkszx.cn/index.html |
山東:http://www.sdzk.cn/ |
江西:http://www.jxeea.cn/ |
河北:http://www.hebeea.edu.cn/ |
海南:http://ea.hainan.gov.cn/ |
貴州:http://zsksy.guizhou.gov.cn/ |
青海:http://www.qhjyks.com/ |
寧夏:https://www.nxjyks.cn/ |
內蒙古:https://www.nm.zsks.cn/ |
遼寧:https://www.lnzsks.com/ |
廣西:https://da.gxeea.cn/Wish |
廣東:http://eea.gd.gov.cn/ |
甘肅:https://www.ganseea.cn/ |
福建:https://www.eeafj.cn/ |
北京:https://www.bjeea.cn/ |
江蘇:https://www.jseea.cn/ |
吉林:http://www.jleea.edu.cn/ |
三、高考志愿填報技巧有哪些
1、了解目標院校和專業
了解目標院校和專業是選擇志愿的首要步驟。考生需了解不同院校和專業的課程設置、學科特色、培養目標、就業情況等信息,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篩選和比較,以確定最適合自己的目標院校和專業。
2、掌握填報志愿的知識和技巧
填報志愿需要掌握一些填報技巧,如平行志愿的錄取規則、選擇學科組合的策略、避免風險的方法等。同時,了解歷年錄取分數線和專業的變化趨勢,還可以參考專業的就業形勢和發展前景,為自己的志愿填報提供更為科學的依據。
3、了解目標專業的就業前景
志愿填報的專業選定將直接決定個人的就業去向,因此考生要全面了解所選擇的專業的就業前景和發展趨勢,并考慮個人的興趣和愛好,才能做出更為準確和有前途的志愿選擇。
4、綜合考慮家庭經濟條件
家庭經濟條件也是志愿填報需要考慮的因素之一。考生要了解目標院校和專業的收費標準、學習年限等信息,以確保自己的志愿選擇合理和經濟實惠,同時還要考慮是否有學校提供的助學金或貸款等資助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