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寧夏民族職業技術學院王牌專業名單
《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 年)》項目認定骨干專業:護理、室內藝術設計
教育部第二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建設專業:現代紡織技術、室內藝術設計
自治區高水平專業:護理、學前教育、室內藝術設計
自治區高水平高職在建專業群:護理、機電一體化技術
二、寧夏民族職業技術學院專業設置
序號 | 專業名稱 |
1 | 畜牧獸醫 |
2 | 動物防疫與檢疫 |
3 | 動物營養與飼料 |
4 | 機電一體化技術 |
5 | 機電一體化技術 |
6 | 工業機器人技術 |
7 | 汽車制造與試驗技術 |
8 | 汽車制造與試驗技術 |
9 | 現代紡織技術 |
10 | 紡織機電技術 |
11 | 物聯網應用技術 |
12 | 大數據技術 |
13 | 云計算技術應用 |
14 | 云計算技術應用 |
15 | 護理 |
16 | 護理 |
17 | 助產 |
18 | 康復治療技術 |
19 | 康復治療技術 |
20 | 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 |
21 | 老年保健與管理 |
22 | 大數據與會計 |
23 | 大數據與會計 |
24 | 市場營銷 |
25 | 市場營銷 |
26 | 電子商務 |
27 | 電子商務 |
28 | 旅游管理 |
29 | 旅游管理 |
30 | 廣告藝術設計 |
31 | 廣告藝術設計 |
32 | 室內藝術設計 |
33 | 室內藝術設計 |
34 | 攝影與攝像藝術 |
35 | 攝影與攝像藝術 |
36 | 早期教育 |
37 | 學前教育 |
38 | 學前教育 |
39 | 小學教育 |
40 | 小學英語教育 |
41 | 現代文秘 |
三、寧夏民族職業技術學院師資力量
學院現有在讀博士4人,研究生100人、講師94人、副教授64人,教授4人,外聘企業廠長、經理、工程師兼職教師29人,學院堅持“五級教師”(合格、雙師、骨干、專業帶頭人、教學名師)遞進成長培養機制,不斷推進教師、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持之以恒堅持“教學評價改革、教學反思、課程革命”,建設了一支師德高尚、素質過硬、技藝精湛、專兼結合、實踐技能水平和專業教學能力較高的教師隊伍。現有自治區名師工作室1個,院級教學名師5名,專業帶頭人17名,骨干教師31名;自治區級“黃大年式”教學團隊1個,職業教育教學創新團隊3個。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各類專利25項。
四、寧夏民族職業技術學院簡介
寧夏民族職業技術學院是吳忠市唯一一所高校,是吳忠市政府直屬事業單位。生源主要來自寧夏和鄰近的甘肅、內蒙古、青海、新疆等省(自治區)。
近年來,學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按照國家、自治區和吳忠市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安排部署,堅持“政府所想、社會所需、學生所盼、學院所能”的辦學原則,在優化專業結構、轉變教學模式、促進內涵發展、提升教學質量等方面進行綜合改革和有效探索。
一是堅持開放辦學,強力推進“校校、校企、校地、國際交流”四個層面的合作,牽頭成立由多家行業、企業組成的“吳忠市職業教育聯盟”,建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與北京財貿、常州工程、成都紡織、山東商業、寧德職院等知名院校在教師互換、專業建設、實習實訓、學生交流、專業培訓等方面開展實質性合作。二是堅持靈活辦學,提出并實施了“兩員”、“兩聯一促”等現代學徒制辦學模式,產教融合得到進一步深化。三是持續轉變教學模式,堅持五個對接”(專業與產業、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職業教育與終生教育),建立教、學、做、賽、創“五位一體”的教學體系,教育教學質量得到大幅提升。去年首次參加第四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獲得全國銅獎和自治區金獎。四是推進創業就業。采取就業推介、幫扶訂單班、項目培訓、職業生涯規劃等措施,進一步提高學生就業創業能力。
學院的辦學能力得到上級部門和社會的充分肯定。先后被教育部確定為現代學徒制試點院校;2018年榮獲第六屆黃炎培職業教育獎、優秀學校獎;被評為“自治區民族團結工作先進集體”“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范學校”“2016年度吳忠市扶貧工作先進單位”;自2016年以來連續四年獲得吳忠市終效能目標考核一等獎。